秦國統一六國被誰滅,秦國統一六國的,的過程中最後一個被滅的是誰

2022-01-30 07:17:11 字數 5163 閱讀 5864

1樓:匿名使用者

最先滅掉的是韓國,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韓國割地稱臣,也沒能挽救敗亡的命運。三年後,秦國俘虜了韓王,滅掉了韓國。

然後秦國攻打趙國,俘虜了趙王,公子嘉逃到了代郡(今河北蔚縣),稱代王。到秦王二十五年,代王也被俘,趙最後滅亡。

在秦王二十年,王翦領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敗了燕、代聯軍。攻佔了燕國都城薊城(今北京)。

燕王向遼東方向出逃。後來,燕王只得殺死了曾經派荊軻刺殺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頭獻給秦軍求和。到秦王二十五年,燕國最後的一個王——喜被俘獲,燕國也被滅了。

同時,魏國也被秦軍滅掉。

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國的秦軍因為兵力太少,被楚軍打敗。秦王又派老將王翦出征,並聽從他的建議,給了六十萬重兵,結果,王翦用了三年時間,終於拿下了楚國。

最後滅掉的是齊國。在秦國先後對其他五國用兵時,齊國不但袖手旁觀,而且和秦國結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國一樣。因此,齊國沒有做任何戰爭準備。

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國都被滅掉後,齊國這才派兵準備抵禦秦國,並和秦國斷交,但為時已晚。秦國大將王賁在最終滅掉燕國後,領兵大舉南下,一戰俘獲了齊王。至此,秦滅六國,十年統一了中國。

2樓:匿名使用者

大楚,也就是西楚霸王項羽~

秦國統一六國的,的過程中最後一個被滅的是誰.

3樓:阿沾

最後一個被滅的是齊國。

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

1、滅韓: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韓國降將內史騰率秦軍滅韓國,俘韓王安,韓亡。所得韓地置潁川郡。

2、滅趙: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國大將軍王翦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置邯鄲郡、鉅鹿郡、太原郡。趙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

3、滅魏: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軍王翦之子王賁率領10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3個月後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

4、滅楚: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領60萬大軍渡過淮水,圍攻楚國都城壽春。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軍鬥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

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佔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人復立昌平君為王。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置會稽郡,楚亡。

5、滅燕: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賁打下遼東,俘燕王喜;接著打下代城,俘趙代王嘉。燕、趙徹底滅亡,秦始皇於代地設定雁門郡。

6、滅齊:齊國經過燕軍進佔,元氣大為損耗,以至沒有力量參與東方各國與秦國縱橫捭闔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在秦軍並滅趙、韓、燕、魏、楚戰爭時期,齊國一直置身度外,坐視各國滅亡。

過去當秦趙長平之戰的關鍵時刻,趙向齊請求援助軍糧。

有政治遠見的周子曾向齊王說:「且趙之與齊楚,捍蔽也,猶齒之有脣也,脣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力主積極援趙。齊王競沒有接受這一具有戰略遠見的建議,爾後各諸侯國雖幾度聯合對秦作戰,齊都避免參加,或者參戰不力,企圖討好於秦。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不戰而降,齊亡。

4樓:匿名使用者

錯了,最後滅亡的是衛國,秦二世的時候才滅的。

秦國被誰滅的

5樓:利利聊娛樂

秦始皇贏政,贏姓,趙氏,名政(一說名「正」),又稱趙政、祖龍等,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秦始皇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後回到秦國。前247年,13歲的秦始皇繼承王位;前238年,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親政。

後來,他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建立起了一個**集權的多民族國家——秦朝。

說起秦始皇,那可是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人物。

我們從小就知道,享譽世界的萬里長城就是他建造的,而中外盛名的兵馬俑也與他有關。後來,長大一些,我們瞭解到,戰國時期,各勢力角逐爭霸,世間紛紛擾擾,而最終,是秦始皇將各路強君霸主一一剿滅,完成了大一統,將今日中國的大部分地區歸於他一人的號令之下。

因此,秦始皇之功,不僅在於他結束了東周以來中原地區的紛亂局面,還在於他為後世奠定了一塊不算小的疆域。秦朝雖然是二世而滅,但是,秦以後的漢、唐乃至更遠的明、清都是以秦時的三十六郡為基礎,逐漸向外擴張,從而,在東亞地區稱雄一時的,所以說,秦始皇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了無限榮光。

不過,因為他在位期間南擊百越,北抗匈奴,做的事情太多,步子邁的太大,最終,導致民怨四起。他在位期間,百姓尚且敢怒不敢言,帝國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平衡。但是,等到二世繼位,胡亥沒他父親那樣的魄力和能力,天下就亂軍四起了。

於是,有人據此將秦始皇評為「亡國之君」,但是,在我看來,這種說法有失公允。

把目光放長遠些,我們會發現,後世與他齊名的漢武帝,做的一些事情似乎與他沒有什麼兩樣。也是好大喜功,四處派兵征伐蠻夷之地,最終,漢武帝把文景兩帝積攢下來的家底,全部揮霍一空。為了戰爭,漢武帝持續不斷地向百姓增收各種名目的稅賦,這也使得普通百姓的日子過得是相當艱難。

雖然,晚年漢武帝意識到了自己之前的荒唐,下了一道「罪己詔」,做了自我批評,但是,錯已鑄成,這又有什麼作用呢?

然而,人們對漢武帝的評價明顯要高於秦始皇。那麼,原因何在?

那是因為:我們把許多該是胡亥承擔的責任都放到了秦始皇身上。要知道,秦始皇雖然暴虐,但是,他能鎮得住局勢,而秦二世卻根本沒有什麼治國能力,只是單純的為了榮華而登上了九五之位,再加上,他根本不會任用賢能,大秦帝國不亡何待?

所以,嚴格來講,胡亥才是秦朝的「亡國之君」。

我們有句話叫「逆取順守」,意思就是說:創業的君主,因為時勢艱難,做事情的時候,不能考慮得太周全,難免要用到一些粗暴的手段。但是,等到天下已定,地方無事的時候,坐江山的人就不能再這樣胡來了。

而應該採取一些比較懷柔的政策,慢慢彌補之前的一些錯誤,來安撫百姓,這樣國運才能長久。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那麼,秦始皇做得事情大體是沒有錯的,他在那個位置只能是唱黑臉,甚至,安排好了將來能唱白臉的人,也就是公子扶蘇。按照歷史上的記載,公子扶蘇是一位仁慈的人。若是他當上了秦國的二世領導人,憑藉著他父親為他打下得這麼好的基礎,那他一定會大有作為。

秦始皇如此「殘暴」的一個君主,卻選出了一個與他性格大相徑庭的兒子來擔當繼承人,那就說明:秦始皇還是非常知曉「逆取順守」之理的。若是歷史能像秦始皇事先安排好的那樣發展,那麼,秦國不說萬世,像漢朝一樣堅持三四百年,也是大有可能的。

但是,沒想到,事情卻出了些差錯,繼位的是胡亥。

胡亥根本不知道這些道理,而任用的又是趙高這種宵小。一個昏君,一個奸臣,他們不但不及時調整秦始皇時期的嚴苛政策,反而,變本加厲。最終,逼得陳勝在大澤鄉揭竿而起,項梁於江淮之處舉旗響應,以至於,秦國看似穩如磐石的天下,眨眼間變得分崩離析。

可以說,春秋到戰國的演化,是封建社會向吏治社會的轉變過程。當其時,基層組織戰鬥力仍在,國家又取得了對全民的動員強制力,兩者結合,形成了最強的戰鬥力,秦國以此一統天下。但這個階段猶如煙花綻放,當長平一代的耕戰良民逝去,章邯的囚徒軍隊登場,秦軍再也不是項羽江東子弟的對手。

此時,秦始皇雖然已死,卻也只能為他的兒子背這個鍋。不過,歷史的發展雖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卻有它自己的發展規律。秦始皇做的那些事情,沒能惠及他的子輩,卻也福澤了其他人,那就是後來的劉氏家族。

漢朝算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開明的朝代,前期雖然有些波動但總體而言還算安穩。

那是因為:有了秦始皇此之前為其奠定的一些基礎。而漢朝不但可以吃個現成,還不用背上那些歷史包袱。以後的隋之於唐,情況也很類似。

總的來說,秦始皇在位期間,雖然做了一些不得人心的事,但是,把「亡國之君」的帽子扣在他頭上未免也有些過分。以至於,連我們偉大領袖都曾經說過,「百代猶行秦法制」: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這裡,所謂的「秦政法」,是指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了「封建制」,改成「郡縣制」,郡縣長官由**王朝任命,從而穩固了**集權,也就成為幾千年來中國政治體制的一個基本格局。並且,唐代的柳宗元還為此專門寫了一篇《封建論》,裡面也稱讚秦始皇的這個改革。

6樓:光弘電子商務

劉邦滅了秦國。

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勝、吳廣因可判死罪的失職而領導民工起義。反秦鬥爭隨後由項羽與劉邦分別領導,西入關中攻秦。這時趙高殺丞相李斯,殺二世,立始皇孫子嬰為秦王。

公元前207年,項羽大破秦軍,鉅鹿一戰,秦軍被殲滅殆盡。公元前206年劉邦入關,子嬰出城降,秦朝滅亡。

7樓:貞觀之風

前207年十月,劉邦攻到咸陽城下,子嬰出城投降,秦朝滅亡。

楚懷王熊心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又令劉邦西向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關中者為王,項羽矯殺宋義,在鉅鹿之戰中大敗章邯。

劉邦迂迴進入武關,到達咸陽附近,那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殺死,繼立的子嬰貶去帝號,稱秦王,向劉邦投降,劉邦攻佔咸陽,公元前207年秦亡。

8樓:恏乄亖

秦國被劉邦所滅。因為秦滅亡的標誌時間就是: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

秦末農民戰爭:

陳勝起義後,舊楚名將項燕之子項梁和項梁侄項羽在吳(今江蘇蘇州)殺掉秦會稽郡守,起兵響應。

不久項梁率領八千子弟兵渡江北上,隊伍擴大到六七萬人,連戰獲勝。閩越貴族無諸和搖也率領族人,跟著秦番陽令吳芮反秦。原沛縣亭長劉邦和一部分刑徒逃亡山澤,也襲擊沛令起事,歸入項梁軍中。

項梁立楚懷王之孫為楚王。以後,項梁在定陶敗死,秦章邯軍轉戈北上,渡河擊趙。這時,代替蒙恬戍守朔方邊塞的王離,也率大軍由上郡(治今陝西榆林東南)東出,包圍了張耳和趙王歇駐守的鉅鹿城(今河北平鄉境)。

楚王派宋義、項羽救趙,派劉邦西入關中。宋義北至安陽,逗留不進。項羽殺宋義,引兵渡漳河,經過激戰,解鉅鹿之圍,被推為諸侯上將軍。以後,秦將章邯率二十萬人向他投降。

劉邦迂迴進入武關,到達咸陽附近。那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殺死,繼立的子嬰貶去帝號,稱秦王,向劉邦投降。劉邦攻佔咸陽,秦亡。

拓展資料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第一個統一的**集權的封建王朝秦誕生了,共兩帝一王,國祚共十四年。因秦朝王室為嬴姓,故史書上別稱嬴秦,以區分其他國號為秦的政權。

秦國原為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到秦始皇繼位後,於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後攻滅關東六國,完成華夏大一統,後北擊匈奴、南並百越,建立了國土空前遼闊的王朝。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與趙高合謀篡改秦法導致秦末農民起義。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秦國為什麼能統一六國秦國為什麼能統一六國從四個方面來講

公元221年,秦滅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秦的統一,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國曆史的必然產物。春秋戰國之際,我國是 割據的局面下進入封建社會的。各個統治集團利用割據奪取政權,在內部進行改革,這對封建制取代奴隸制,是一個有利的途徑。但是,隨著封建生產力的發展,農民與統治集團矛盾日益...

秦始皇統一六國條件,秦國統一六國有哪些歷史條件

天早上開啟電視,看到cctv百家講壇王立群讀史在講述 秦始皇 王教授是我的老鄉,講述邏輯很清晰,觀點很分明,結論也是深思熟慮的慎重和考究。但是王教授是人文教授,不是工科和理科出身的,無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技術和物質基礎。在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史上,寫中國科技通史的只有一個李約瑟夫人,可遺...

秦始皇如何統一六國的,秦始皇是如何統一六國的?

統一全國,始稱皇帝,造就千年霸業。加緊統一的步伐 秦王政殺了荊軻,當下就命令大將王翦加緊攻打燕國。燕太子丹帶著兵馬抵抗,是秦軍對手,馬上給秦軍打得稀里嘩啦。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遼東。秦王政又派兵追擊,非把太子丹拿住不肯罷休。燕王喜逼得沒有辦法,只好殺了太子丹,向秦國謝罪求和。秦王政又向尉繚討主意。尉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