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蜀國為什麼會敗,三國演義蜀國會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2022-02-04 06:29:12 字數 4887 閱讀 8801

1樓:佛手

當初失荊州時 劉備未聽諸葛亮勸誡 傾全國之力攻打吳國 結果夷陵一敗國力大損 導致三國鼎立前期 蜀國國力疲敝 、民生凋零 。

諸葛亮終其一生都在為恢復國力打拼 但由於蜀國人才凋零 諸葛亮凡事俱細 親力親為 導致其身心俱疲 、頑疾入骨、 6出祁山也未能從根本上動搖魏國國本, 雖然各自消耗了國力, 但只是給了蜀國喘息的機會。

諸葛亮死後 ,繼任姜維雖然文武雙全, 但在內政方面略遜 ,而蜀國內政良才已寥寥無幾 ,導致9伐中原國力一邊倒的消耗。

而劉備繼任劉禪貪圖享樂 昏庸無能 寵信奸佞 蜀國後方長期處於不穩定狀態。

一方面 吳國的4大家族體系後期弊病開始逐漸體現 國力停滯不前, 且吳國過份依賴長江天險 戰略方面始終以防守為主 沒有太多的進攻 給魏國太多喘息的機會。

而魏國 前期由曹彰平定了北方外族叛亂 後方內政體系長期穩定發展 國力有長足進步 雖然後期曹氏和司馬家族在權利鬥爭有一段困難時期 但沒有動搖國本大局。

2樓:匿名使用者

窮兵黷武,自取滅亡。

三國演義蜀國會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失荊州一段,關羽氣盛高傲,不講策略,背棄了劉備與諸葛亮共同制訂的聯孫抗曹的大政方針,擅自專行,拒絕東吳使者的友好,破壞了聯合戰線。東吳向關羽「求親」,遭到他粗暴無禮的拒絕(「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使得自己陷於被動局面,也促使孫權下定決心要取荊州。再者,隨軍司馬王甫 曾讓關羽多多提防東吳取荊州,而關羽由於高傲,壓根兒看不起東吳,根本不把王甫的話放在心上,僅多設烽火臺而已,導致失荊州走麥城。

由此可見,關羽雖有大將之能而無王相之才。

而荊州之失也可看作是蜀漢事業的轉折點。且不說荊州之豐裕富足,先看它作為軍事要塞的一面。荊州是屏障,抵禦了敵人的進攻,保證了蜀漢人民的安寧;同時,它也是入口,只有從這開啟缺口,才可以進一步入侵內地。

失去荊州,在戰略位置上,蜀國已陷於被動。再看,荊州之失,關羽之死,使得張飛、劉備悲痛欲絕,為了報仇,喪失了理智,忘記了聯孫抗曹之基本路線,先後辭世。蜀漢王國從此一蹶不振,每況愈下。

雖有諸葛亮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便最終未能避免亡國的悲劇。可以說,關羽的剛愎自用,高傲自大,不僅僅是害自己丟了性命,他還是殺害劉備、張飛這一兄一弟的間接**,也對蜀漢事業造成了巨大的、不可彌補的損失。可以說,關羽對蜀漢王國的衰敗,難辭其咎,害己害人害國,其悲劇命運可嘆、可悲。

《三國演義》這部鉅著成功地向我們展示了關羽不斷成長、成熟直至走向毀滅的全過程。

因為他的驍勇善戰、智勇雙全、義薄雲天,使之威震華夏。也因此而使他居功自傲,剛愎自用。最終導致他因小失大,給蜀漢事業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

對內居功自傲,爭強好勝,不善於與周圍人處好關係。對外缺少長遠戰略眼光,優柔寡斷,甚至粗暴無禮。釋敵酋,失盟友,丟了身家性命,害了一兄一弟,敗了蜀漢帝業。

可見他雖忠勇無雙,但卻無深謀遠略,只能是以其忠義勇傳世,而不能具有政治家、戰略家之遠見卓識。

先看其對內爭強好勝、不睦人情這一點。第三十五回中關羽聽說劉備收了馬超,並知道馬超武藝高強,於是就要從荊州入川來與馬超比試高下,幸諸葛亮致書說服才免此舉。此事並非虛構,在《三國志關羽傳》中亦有記載:

關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馬)超人才可誰比類 。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馬超)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指漢高祖的大將黥布、彭越)之徒,當與益德(張飛)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④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

同樣,當劉備做了漢中王,封 張、趙、馬、黃並列為「五虎大將」時關羽不服氣。(七十四回)諸葛亮的信中和費詩的話中均肯定了關羽高於其他幾個人,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關羽的高傲心理,才使他取消自己不合理的要求這一點。這一點與其兄劉備較之遜之千里。

(當初,劉備面對追兵,雖身陷險境,卻不忍丟棄百姓,攜民渡江,至今被傳為佳話,同樣為了籠絡大將趙雲的心,他甚至不顧親身兒子阿斗的安危,這種胸襟、氣度、深謀遠慮的確是世間少有。)

再看華容道一節。

操曰:「曹操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為重。」雲長曰:「昔日關某

雖蒙丞相厚恩,然已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以奉報矣。今日之事,豈敢以私廢

公?」操曰:「五關斬將之時,還能記否?大丈夫以信義為重。將軍深明《春秋》,豈不

知瘐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雲長是個義重如山之人,想起當日曹操許多恩義,與

後來五關斬將之事,如何不動心?又見曹軍惶惶,皆欲垂淚,一發心中不忍,於是把馬

頭勒回,謂眾軍曰:「四散擺開。」這個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見雲長回馬,便和眾將

一齊衝將過去。雲長回身時,曹操已與眾多過去了。雲長大喝一聲,眾軍皆下馬,哭拜

於地。雲長回身不忍。正猶豫間,張遼縱馬而至。雲長見了,又動故舊之情,長嘆一聲

,並皆放去。

在這裡,「義」已經束縛了關羽的正常思考與行動。報恩的思想、舊日情義,使關羽模糊了最起碼的敵我界線。華容道義釋曹操,把困窘的敵酋放走,固然使得關羽的「義」昇華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連不太推崇《三國演義》的王國維,也承認「敘關壯繆(即關羽,追諡壯繆侯)之釋曹操,則非大文學家不辦」⑤(《文言小言》)……。但是,此處也暴露關羽的致命弱點,他因舊情而忘卻了孫、劉兩家所付出的千軍萬馬的 代價,在大是大非面前,猶豫不決,錯失良機,著實是得不償失,因小失大。他自知華容道事關吳蜀大局,來前與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且他與曹操的對話亦曰:

「今日之事,豈敢以私廢公?」但在公私之間,他猶豫不決,似乎斬殺了曹操,則會使自個兒的「義」受到矇蔽,可以說他是為了自己棄吳蜀大業於不顧。放了曹操等人,又不便向軍師交待,其實如此重大之策,軍師早有定奪,且反覆交代,惟恐關羽見恩而「義」。

此時的關羽,已不再是許田圍獵之時的他了,他已過多地顧慮到個人的聲譽得失,而將「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置於己後,可以說,他已被英雄主義衝昏了頭腦,完全沒有了大將之風。

作為一個文學形象,作為封建時代的英雄,關羽的性格是十分複雜而鮮明突出的。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關羽這一文學形象,不能用簡單的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或兩個側面來看待關羽這一人物形象性格的複雜性。他先前是一位義薄雲天的豪傑,英勇善戰的英雄。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故事的發展,關羽由一個普通的馬弓手已經成長為勇冠三軍,功高卓著的「五虎上將」之首。他的個人英雄主義思想迅速地膨脹,變得剛愎自用。

他違背諸葛亮制定的立國之本——「北拒曹操,南和孫權」的外交路線,擅自專行,拒絕東吳使者的友好,破壞了聯合戰線。他蔑視陸遜,認為孫權見識短淺,用孺子為將,終於上了陸遜的當,失荊州走麥城;關羽性格的發展,正是他個人悲劇命運的直接原因,也給蜀漢事業帶來了莫大的損失。但是作者如此刻化,不但不影響關羽英雄形象的壯美,反而更加真實可信,使廣大讀者確認——關羽是人而不是神。

4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裡面寫的,主要是阿斗無能。其實呢,實際情況是蜀國的國力本來就不行,劉禪已經做得很好了。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後主昏庸無能,無法阻止魏軍。姜維孤軍奮戰,最終還是無法阻止滅亡。

三國演義中蜀國何時滅亡?

6樓:天堂

三國演義中蜀國在263年滅亡。

蜀漢(221—263年),三國之一,為漢皇室後裔劉備所建立,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蜀後主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二年。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之間的鬥爭不斷,使得朝政日益腐敗,而後爆發了黃巾起義,劉備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鬥中因戰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進、董卓先後敗亡,天下局勢逐漸轉變成諸侯混戰,劉備在混戰中輾轉奔波,於赤壁之戰後收復荊州各地,而後進取西川、攻下漢中,最終建立蜀漢政權。

蜀漢鼎盛時期佔據荊州、益州,在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戰後國力受損,後又經諸葛亮治理由衰轉盛,並迫使南中地區屈服,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天然資源,國力再度強盛。軍事上蜀漢也常常佔據主動。但後期逐漸走向衰落,最終被竊取了曹魏政權的司馬家族所滅。

三國中蜀國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7樓:黎約絳血

.經濟決定一切 在關羽掛後,荊洲丟失後,以蜀一地之力已無法確保自身安全,更別提北伐了. 至於諸葛及姜維北伐,其實目的已經從逐鹿中原變成自保.

利用全蜀之力來來對西北之地進行打擊.讓自己能多活幾年. 但受當時條件限制.

可以說,糧食限制了發展.而不是人口限制.當時來說,畝產200斤小麥,已經算是豐收了.

後面姜維屯田十年,所剩餘的糧食還不夠一次北伐,可見當時的糧食產量之低 2.三分天下,戰略錯誤 新野時,劉備與諸葛三分天下設想,其實是完全錯誤的. 北方讓曹,南方讓吳,沒錯,但自己取荊洲,後取西蜀則是錯誤的戰略.

應該是西北之地的涼洲. 以當時冷兵器時代,騎兵在中原/河北來說是最理想的部隊.但在新野時,完全可以從上庸出兵到漢中,以當時張魯的力量,是無法抵抗的.

再依託漢中對西涼進行攻略.完全有能力西取西涼,使騎兵有馬匹**.退一步說,不取西涼,按照當時馬騰和劉備的奉血詔,應該說能支援劉備的.

結果,戰略錯誤,使北伐沒有一次平原對戰,無法有效消滅曹魏的力量,使得隴西地區一直無法佔領,從而讓自己的北伐成空.既花費了大量的儲備,卻無法得到回報.多次北伐,全是糧食**不上.

一次是馬謖沒守住街亭(屬於用人不當) 3.至於彝陵之戰,劉備原意是想奪回荊洲.否則,以蜀一地之力,根本就無法對抗曹操的.

這點.劉備是看得很準.包括諸葛亮,但按照歷史來說,那個時候法正死後,諸葛才總領蜀國的,而不是,三國演義上說的諸葛總領蜀國 不幸,劉備失敗了,同時,損失的還有蜀80%的兵力.

最後,加上南征孟獲,最後北伐的兵力只有8w,根本就無法和曹魏對抗.加上當時的蜀道艱險.所以,以8w之兵對抗,根本就無法勝利.

4.用人之道,諸葛時期,全是荊洲派.西蜀之地的**全沒有.

難道西蜀之地就沒有一個人才?諸葛的選人眼光確實不怎麼的,仔細看下,三國裡面除了早期跟隨劉備的外,就是荊洲派,法正掛了後,最有名氣的李嚴卻去守白帝城.以當時白帝城的地理位置,加上當時東吳的不善攻城,隨便一個將都能守住,還需李嚴去嗎?

加上李嚴因糧食不夠,不得編謊言東吳進攻.想想看.從白帝送糧食到關西.

加上四川全是山區.可想當時糧食的緊張. 5.

至於三國演義.那裡面有很多虛幻的故事,建議lz還是看下裴松之的三國志.

三國演義中周瑜為什麼而死,三國演義中周瑜是怎麼死的?

羅貫中 三國演義 裡,作者基於文學藝術需要,周瑜被描寫成為與諸葛亮明爭暗鬥的人物,最終被諸葛亮氣死 留下了孔明三氣周公瑾,周瑜氣的在馬上大叫一聲,箭瘡復裂,墜於馬下,臨死前仰天長嘆 既生瑜,何生亮!建安十五年 210年 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駐地江陵,行至巴丘 今湖南嶽陽 突然病...

三國演義中呂布的扮演者,老版三國演義中誰演呂布

我記得是演員張光北。他曾經與李幼斌合演過 亮劍 張光北在亮劍劇中扮演 楚雲飛。年份 影視型別 劇名 飾演者 1958 電影 貂蟬 趙雷 1976 電視劇 三國春秋 潘志文 1987 電視劇 貂蟬 湯鎮宗 1988 電視劇 貂蟬 顧冠忠 1992 電視劇 關公 孟玉寶 1994 電視劇 三國演義 張光...

新版三國為什麼不叫三國演義,新三國演義和舊三國演義的區別

一方面是和舊版的電視劇分開,另一方面是為了和 三國演義 的故事區分開吧。應該還是以三國演義的形式演的,只是戲說的劇情會有所改動而已 新版的三國 不夠經典 所以 就不能叫演義了 還是 老版的三國 好看 新版三國比較支援 個人還是蠻期待的 第一個問題你得問導演 三國演義,看trail就知道 按三國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