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的三國志為什麼貶低諸葛亮,說他 理民為長,將略為短

2022-02-06 11:17:38 字數 5134 閱讀 7540

1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將略其實很不錯,但軍事本來就是擔風險的事情,即使你獲勝自己損失也是很大的,沒有演義裡面說的那麼輕鬆。蜀漢後期實力太弱,禁不起大規模作戰所需付出的必須代價,而魏國的精銳部隊和將領又多集中在對蜀前線,再加上本來蜀國所在地勢是處在一個守則有餘攻則不足的環境下,兵力對比常常是很懸殊的,在冷兵器時代蜀人體質和精神本來就不適合於作戰所以說諸葛亮只能通過嚴號令明賞罰來訓練精兵,但畢竟體質和悍勇之氣是無法與魏國關涼的兵士所抗衡的,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會在《出師表》裡面痛惜損失「驅長屯將,突將,叢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多人的原因,將是兵的膽啊,這些人諸葛亮也談到了,是「四方所有」,並不是蜀中所能訓練出來的,就這樣,軍隊戰鬥力逐漸下降,和魏國的差距越拉越大,這一切都促使諸葛亮不得不謹慎行事,從嚴治軍,所以說對魏國的作戰沒有取得實質上的勝利,但是作為一個國力遠遠不如對手的小國,還能在軍事上採取攻勢,沒有危及到自身這樣一個方面來說,諸葛亮無疑是偉大的。就像喊你帶五十個人去砍人家一千個人一樣,你還佔據攻勢讓人家不敢來砍你,人家的損傷比你還大,你覺得這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樓:匿名使用者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

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評曰:。。。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引發諸葛亮才能高低之爭的始作俑者,其言一出,立刻就引起了爭論。與陳壽幾乎同時代的郭衝就曾駁斥了與陳壽類似的說法。

提一下,郭衝五事中的空城計常常被人提及併產生辯論,不過當時離諸葛亮死去不久,郭衝又是與司馬懿的後代扶風王司馬駿等辯論,並且是幫著敵國的人辯論,他敢隨便捏造事實嗎?我覺得不太可能,至少不會五個故事都是捏造。而且看裴松之的「難曰」的理由,有很多是難以站住腳的個人猜想,例如他對空城計的存在提出的三個駁斥的理由:

1、諸葛亮和司馬懿在第一次出祁山時沒有相遇;2、司馬懿即使懷疑有伏兵也不會撤退;3、諸葛亮不會派魏延率精兵萬人在前進攻。

這三個理由中的第二個完全是裴松之的猜想;第三個則與事實根本不符,只有第一個理由能夠站住腳,但郭衝並沒有說此事是發生在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時啊。這個理由也只能存疑。所以說無論空城計到底有否,至少裴松之「難曰」的理由是不充分的。

一個這麼大的史學家為何會用並不充分的理由來推翻郭衝五事呢?我估計有可能是裴松之認為郭衝五事中的一些根本就有明顯的漏洞(例如第一事),於是想替司馬駿等人辯護,以期駁倒郭衝,心急之下也不論是非,一定要將郭衝五事全部駁倒,造成了一些理由根本站不住腳。最明顯的就是他駁斥郭衝五事的第四事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腳。

不過這和本文的討論無關,不再細說,有興趣的可以另外再討論。

在我說明自己對此評語的看法前,我要先談談對陳壽本人的看法,因為我覺得只有分析清楚了陳壽本人,才能分析出此評語的真正含意。

在整段評語中,陳壽對諸葛亮的人品、治軍及治理國家的政治才能進行了充分的肯定,但對諸葛亮的作戰能力予以了否定。這是客觀的描述嗎?

但接下來的這一段突然出現的話似乎揭示什麼「伏惟陛下邁蹤古聖,蕩然無忌,故雖敵國誹謗之言,鹹肆其辭而無所革諱,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謹錄寫上詣著作。臣壽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

」難道陳壽說的會得罪皇帝,犯下死罪嗎?

結合裴松之在引出郭衝五事的敘述「晉初扶風王駿鎮關中,司馬高平劉寶、長史滎陽桓隰諸官屬士大夫共論諸葛亮,於時譚者多譏亮託身非所,勞困蜀民,力小謀大,不能度德量力。」,可以知道,原來當時魏晉之人對諸葛亮的普遍的評價是如此之低的,難怪陳壽要說死罪死罪了。

當年司馬遷身受腐刑,在撰寫史記的時候依然秉筆直言,而今陳壽寫了一些與魏晉主流思想不符,但並不涉及到具體的某個人身上的諸葛亮的人品、治軍及治理國家的政治才能等史實時就已經嚇成這樣,在評價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時要涉及到可以說是晉朝的開國皇帝司馬懿身上時他還敢秉筆直言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陳壽是個好的史學家和文學家,但他絕對不是一個「強項令」,通觀整個三國志,凡是涉及到曹操、司馬懿二族人時,陳壽將他們的醜事全部刪除了,我們現在看到例如曹操夢中殺人,曹操雞肋殺楊修,司馬懿受女人衣服,魏人譏諷司馬懿「畏蜀如畏虎」等等情節都出自「曹瞞傳」「漢晉春秋」等資料而不見於三國志。甚至於陳壽提及他們的戰敗之仗都是含含糊糊的一筆帶過或根本不提。(是否就是這個原因我們常常說的六出祁山在三國志中成了五出祁山?

不得而知。)

3樓:我有

對~~真正的諸葛亮其實是內政厲害,打仗不是很厲害的。

4樓:

不是陳壽把他貶地 而是後人把他敬高了 縱觀諸葛亮歷史上的所作所為 將略的確是他不擅長的 而理民的確是他的長處 他是因為擅長理民 使得老百姓尊崇愛戴他 久而久之 越傳越神 最後就變成全能的神人了

5樓:匿名使用者

三樓答得好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許不是最厲害的,但絕對不會差,我認為他的短只是相對於他卓越的政治才能來比較的,相對於三國時代的其他人,就不見得是短了

6樓:雲城天使

他沒有貶低諸葛亮,這是正在的歷史形象

7樓:狀元

並非貶低,諸葛亮六出祁山都沒攻下長安,豈不為將略為短

8樓:西涼王

那是諸葛亮的歷史真實形象, 並非貶低. 演義裡神化了諸葛亮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真的不行嗎,《三國志》的陳壽說了什麼?

9樓:老弗說情感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很強,至少遠超常人,但是沒有強到三國演義那種程度。

陳壽在他所著的「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我在這裡翻譯一下是什麼意思,白話文意思就是:

「治理軍隊是諸葛亮所擅長的,但並不奇謀百出,相當於領兵打仗,出謀獻策,他更擅長治理百姓。」

關於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以及陳壽的評價,我想說三點:

1、首先,歷史上的諸葛亮確實擅長治理軍隊,才能絕對超過常人,並且有鞠躬盡瘁的高尚品格,所以受到了後世的追捧和崇拜。這就體現在後世中的三國演義一書中,諸葛亮的能力被放大了,甚至還有施法借東風等特異功能。所以說,看三國演義,要帶著明辨的眼光去看,演義,本質上是**。

2、其次,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在我眼中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在三國演義一書中,諸葛亮總是過度的穩紮穩打,尤其是後期,放棄了魏延的出斜谷進攻魏國國都的好建議,喪失了戰略主動性。他這種不敢出奇謀,出奇兵的特性,連他的對手司馬懿都察覺了,進而利用諸葛亮的弱點,把他給活活拖死了。

3、最後,我想讓諸葛亮和郭嘉與賈詡對比一下。郭嘉在官渡之戰的出謀獻策,遺計定遼東,還有賈詡前期用計擊敗曹操,後期協助曹操離間馬超韓遂。這倆人可以說是運用奇謀的典範。

而這正是諸葛亮缺乏的,這些卻恰恰正是為將者最需要的。

額外說一句,有人可能會問,那為啥曹操有這倆能人還沒一統三國呢。首先,郭嘉死的早。其次,賈詡屬於精英利己主義,他勸諫就是點到即止,不會過度勸阻。

比如曹操打江東之前,賈詡就提了不要去打的建議,曹操當時很膨脹,沒聽,賈詡也沒有過多的勸阻,任由事態發展,最終曹操大敗。回想一下,如果郭嘉當時還活著,郭嘉是會死諫的,曹操也一定會聽郭嘉的話,或許三國會更早的就統一了。

總之,看過三國,要帶著明辨的眼光去看,從而選擇性的吸取其中好的東西。

10樓:居李夫人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其實是很強大的。就算後是說他能力不行,那也都是謠傳。畢竟像諸葛亮這樣智慧的人總是會遭到別人的妒忌。

11樓:咯為丫頭情侶

《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是: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治軍養卒是諸葛亮的強項,但謀略不足。

治國理政的才能比帶兵打仗強。)陳壽是三國時期的人,所以很多人認為陳壽所說就一定是事實,覺得諸葛亮軍事才能被誇大,有的人甚至認為諸葛亮不懂帶兵打戰,謀略也不行,其實不然。

12樓:來了買吉他

這樣的說法是不公正的,仔細看看諸葛亮的戰功就是,平定南方叛亂,搶了幾千民眾,斬了王雙張郃,但是有用出現極大失誤,萬餘人不能克千餘人防守的陳倉。對比關羽可以說是一點優勢沒有。但是其他方面還是有建樹的

13樓:鬆慄奶油

諸葛亮的政治才能是數一數二的,軍事能力雖然不如曹操.....但是軍事能力也是很初中同學的。陳壽在《三國志》中提及:

諸葛亮任相國之職時,安撫人民,教給禮儀,根據權力制定各級官職,集思廣益,維護公道。對國家忠誠、做出貢獻的人,即使有私人恩怨也會不會遷怒與他們反而會獎賞他們,觸犯法律的人,即使私交甚好也不會偏私。誠實的人才能減輕處罰,好撒謊不承認的人,即使罪行很輕也會重罰...

...

陳壽的《三國志》為什麼對諸葛亮評價不高?

14樓:小百里

陳壽的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不高,首先就是因為諸葛亮的實力,其實並沒有我們後來所說的那麼強大,我們其實是有一些誇大他的實力的。所以陳壽也是非常認清到了這個事實

15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因為三國志是史書。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都是根據諸葛亮的作為,當然評價不高。

16樓:社會資訊小蜜蜂

陳壽的評價是基於他瞭解到的事實來的。陳壽是那個時代的見證者,他的說法可信度高。

17樓:小u自**

因為在馬謖失街亭以後,諸葛亮不僅處斬了馬謖,同時還處罰了陳壽的父親,這就讓陳壽跟諸葛亮結下了樑子。

陳壽的三國志為什麼對諸葛亮評價不高?

18樓:澹泊明志

不是。。。題主認為陳壽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評價不高啊。。。請舉出一個正史中您認為評價高的史評,咱看看唄。。。

如果說是應變將略這事兒。。。人家陳壽其實前前後後說了很多內容,又是內因又是外因的各種分析,被斷章成他認為諸葛亮不會打仗之類的,陳壽真是死不瞑目啊,好伐。。。且,要不要看一下,魏晉時期的官定風向啊,雖然晉武帝好像有點兒粉諸葛,但也絕沒有要直接打祖宗臉的意思。

看一下,西晉官方宣傳是這樣的:

宣受命,應天機。風雲時動,神龍飛。御葛亮,鎮雍涼。

邊境安,民夷康。務節事,勤定傾。攬英雄,保持盈。

淵穆穆,赫明明。衝而泰,天之經。養威重,運神兵。

亮乃震死,天下寧。

已經官方定性了喂。。。陳壽再怎麼樣也是生活在這個政權之下,他還能怎麼樣。。。沒有跟著一起說諸葛是被偉大的宣王給活活嚇死的,已經很有骨氣了吧。

為什麼三國志裡沒有陳式傳,三國志作者陳壽與陳式有沒有關係

據我所知陳壽的父親是馬謖的參軍,失街亭以後,陳壽的父親和馬謖一樣受到處罰,馬謖被諸葛亮投進大獄,死在獄中,陳壽的父親受到困刑的處罰,就是削髮,剃去頭髮,是種汙辱性的處罰,然後逐出軍營,這個時候陳壽的父親才回到家鄉,幾年之後結婚生子,得了陳壽,陳壽的父親把他在失街亭當中滿腔的義憤和不得志寄予他兒子陳壽...

三國演義諸葛亮的問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怎麼死的

三國演義是 是經過了藝術加工的,真實請見陳壽 三國志 諸葛亮剛剛出山時並沒有得到重用,在劉備手下當了兩年縣令,後積累功績一點一點爬到劉備手下第一人的。搏望坡和新野就算真的燒了,也和諸葛亮沒一點關係,因為孔明還在荊南當個小官呢。什麼舌戰群儒,草船借箭,諸葛借東風,都是虛構的,周瑜火燒曹操20萬大軍的赤...

《三國演義》 羅貫中為何要過度讚譽諸葛亮,而貶低周瑜和曹操,有何目的

因為當時的社會主旨認為周瑜和曹操所在的陣營是叛逆,而諸葛亮所在的蜀漢是正統是想恢復漢室天下維護正統。所以羅貫中才會在 三國演義 中才過分的讚賞諸葛亮,貶低周瑜和曹操的。羅貫中個人也是非常崇拜諸葛亮的,他認為諸葛亮是一個完美的謀士,所以才會竭盡全力去吹噓諸葛亮。曹操的所做所為在當時看來是大逆不道的,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