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愚公移山》的翻譯,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譯

2022-02-24 14:55:03 字數 6725 閱讀 7857

1樓:

1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達七百里,高達七八千丈。它們原來位於冀州的南部、黃河北岸。

2山北面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歲了,向著大山居住。苦於大山的阻塞,出入要繞遠路,於是他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和你們竭盡全力剷平這兩座大山,(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達到漢水南岸,好嗎?

"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您的力氣,像魁父這樣的小山丘也不能剷平,能把大行、王屋怎樣呢?

再說把石頭和泥土往哪兒放呢?"大夥紛紛說:"把土石投到渤海邊上、隱土的北面。

"於是愚公率領子孫當中能挑擔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運到渤海邊上。鄰居姓京城的寡婦有個孤兒,才七八歲,(也)蹦蹦跳跳前來幫忙。夏去冬來,才能往返一次。

3河曲智叟嘲笑並阻止愚公說:"你太不聰明瞭!就憑你在世上這最後的幾年,剩下的這麼點力氣,還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這大山的土石怎麼樣?

"北山愚公長嘆了一口氣說:"你思想太頑固,頑固得不開竅,連個寡婦、孤兒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我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永無窮盡,可是這兩座山卻不會再增高加大,還愁什麼挖不平呢?

"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4山神知道了這件事,害怕愚公挖山不止,就把這件事稟報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了,就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起兩座大山.-座放置在朔方東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從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交通了。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譯

2樓:匿名使用者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這兩座山)本來在冀州的南面,黃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紀將近九十歲了,面對著山居住。(他)苦於山北交通阻塞,進出要繞遠道,就召集全家來商量說:「我要和你們盡全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達漢水的南岸,可以嗎?

」(大家)紛紛地表示贊成他的意見。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像魁父那樣的小山都不能削減,又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怎麼樣呢?

況且把挖下來的泥土石頭放到**去呢?」大家紛紛說道:「把它們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

」 於是率領挑擔子的三個兒孫,敲鑿石頭,挖掘泥土,用箕畚搬運到渤海的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也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們。寒來暑往,季節交換,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著勸阻愚公說:「你太不聰明瞭。憑你在世上這最後的幾年,剩下的這麼點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剷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麼樣呢?

」 北山愚公長長地嘆息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能通達事理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不如。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

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啊。可是山卻不會再增高加大,還愁什麼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沒有話來回答。

山神聽說愚公移山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所感動,便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揹走了兩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

從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漢水的南邊,再沒有高山阻隔了。

[註釋]

太形——山名,就是太行山,位於山西省同河北、河南兩省的交界地區。

王屋——山名,在山西省陽城縣西南一帶。

冀州——地名,包括現今河北、山西兩省和遼寧、河南兩省的一部分地區。

河陽——地名,在現今河南省孟縣境內。

懲——音稱,懲罰。這裡是苦於的意思。

迂——音於,迂迴,曲折、繞道的意思。

豫——音預,地名,現在的河南省。

漢陰——漢,就是漢水;陰,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陰。

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陳留縣境內。

荷——音賀,負荷,挑、扛的意思。

箕畚——箕,音基。畚,音本。箕畚,就是畚箕,用竹、木等做成的運土器具。

孀——音雙,孀妻,寡婦,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

遺男——就是死了父、母的孤兒。

齔——音趁,兒童換牙齒,乳齒脫落後重新長恆齒。這晨表示年齡,約

七、八歲。

惠——同慧,智慧,不惠就是愚蠢的意思。

一毛——一草一本,這裡指山的一小部分。

匱——音潰,缺乏的意思。

操蛇之神——就是山神,手裡拿著蛇。

誇娥氏——就是大力神,力大無比。

厝——音錯,安置的意思。

朔東——就是朔方以東地區,指山西省的東部。

雍——就是雍州,在現今陝西、甘肅省一帶地區。

隴——同壟,隴崗,就是高山。

列子——這是一部古書的名稱,屬於我國先秦時期道家的著作。關於這部書,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戰國初年的列禦寇著的;另一種認為是後來晉代的人著的,沒有定論。

書中記載了許多寓言和傳說故事。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譯《愚公移山》原文

3樓:house蜜糖棗棗

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

「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翻譯: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

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快到90歲了,在山的正對面居住。他苦於山區北部的阻塞,出來進去都要繞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

」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樣呢?

再說,往哪兒擱挖下來的土和石頭?」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

」於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運到渤海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灣上的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幹這件事,說:「你簡直太愚蠢了!就憑你殘餘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麼樣呢?

」北山愚公長嘆說:「你的心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沒完沒了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揹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從這時開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擴充套件資料

一、創作背景

戰國時期為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同時也屬於學術思想百家爭鳴的時期。寓言作為諸子散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戰國諸子闡明各自的政治觀點、學術思想以及進行論辯的有力**。

《列子》即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所產生的寓言和神話故事集。此文即選自《列子·湯問》第五章,講述的是愚公不畏艱難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亦說明在當時生產力極不發達的條件下,人們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實現征服自然的願望。

《湯問》一篇,筆鋒橫掃天下,天地至理,萬物奧妙,以饗博物君子。文中載有諸多超逸絕塵的神話傳說,極言天地之廣闊無垠,萬物之繁冗駁雜,以期突破世人囿於視聽的淺陋常識,消除種種流於表象的鉅細、修短、同異分歧,列子先借由殷湯與夏革的對話,暢談時空的無極無盡,並且難能可貴地表達了「天地亦物」的宇宙觀。

二、人物背景

愚公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常用以比喻做事有頑強毅力、不怕困難的人。***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鼓舞和教育人民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

三、作者簡介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又稱「圄寇」「國寇」),是戰國前期的道家人物,是老子和莊子之間承前啟後的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鄭國人,大約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列子終生致力於道德學問,曾師從關尹子、壺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

隱居鄭國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靜修道。主張循名責實,無為而治。

先後著書二十篇,十萬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湯問》、《楊朱》、《說符》、《黃帝》、《周穆王》、《力命》等篇,遺成《列子》一書,餘者皆失傳。其中寓言故事百篇,如《黃帝神遊》、《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憂天》等。後被道教尊奉為「沖虛真人」。

4樓:匿名使用者

愚公移山

《列子》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

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註釋】

(1)《列子》:相傳為戰國時鄭人列禦寇所作,為道家著作。大部分屬於民間故事、語言和神話傳說。

其中最為膾炙人口又富有教育意義的,如本篇《愚公移山》比喻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精神;還有如《杞人憂天》嘲笑不必要的擔心;《兩小兒辯日》說明片面看問題不會得出正確的結論;《九方皋相馬》說明觀察事物要注意精神實質等。

(2)(年)且(九十):副詞,將近。

(3)面山而居:面對著山居住。

(4)懲:苦於,為……所苦。

(5)塞:阻塞。

(6)迂:曲折,繞遠。

(7)聚室而謀:集合全家來商量。室,家。

(8)畢力平險:盡全力剷平險峻的大山。

(9)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

(10)雜然相許:紛紛贊成他。雜然,紛紛的樣子。許,贊同。

(11)獻疑:提出疑問。

(12)曾不能損魁父之丘:連魁父這座小山也平不了。曾,副詞,用來加強語氣,可譯為「連……都……」。損,削減。

(1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麼樣呢?「如……何」就是「把……怎麼樣」的意思。

(14)且焉置土石:況且把土石放到**呢?且,連詞,況且。焉,疑問代詞,**。

(15)投諸渤海之尾:把它扔到渤海邊上。諸,就是「之於」。

(16)荷擔者三夫:挑擔子的幾個人。荷,挑。

(17)扣:敲、鑿。

(18)遺男:遺孤,孤兒。

(19)寒暑易節:冬夏換季。易,交換。

(20)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同「返」。

(21)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聰明瞭。惠,同「慧」,聰明。

(22)毛:地面所生的草木。

(23)其:加在「如……何」前面,有加強反問語氣的作用。

(24)汝心之固,固不可徹: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能通達事理的地步。徹,通。

(25)雖我之死:即使我死了。

(26)窮匱:窮盡。

(27)苦:愁。

(28)亡以應:沒有話來回答。亡,同「無」。

(29)懼其不已:怕他不停的幹下去。

(30)負:背。

(31)一厝朔東:一座放在朔東。厝,放置。

(32)隴斷:即壟斷,山岡高地。

【譯文】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這兩座山)本來在冀州的南面,黃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紀將近九十歲了,面對著山居住。(他)苦於山北交通阻塞,進出要繞遠道,就召集全家來商量說:「我要和你們盡全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達漢水的南岸,可以嗎?

」(大家)紛紛地表示贊成他的意見。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像魁父那樣的小山都不能削減,又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怎麼樣呢?

況且把挖下來的泥土石頭放到**去呢?」大家紛紛說道:「把它們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

」 於是率領挑擔子的三個兒孫,敲鑿石頭,挖掘泥土,用箕畚搬運到渤海的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也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們。寒來暑往,季節交換,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著勸阻愚公說:「你太不聰明瞭。憑你在世上這最後的幾年,剩下的這麼點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剷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麼樣呢?

」 北山愚公長長地嘆息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能通達事理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不如。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

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啊。可是山卻不會再增高加大,還愁什麼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沒有話來回答。

山神聽說愚公移山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所感動,便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揹走了兩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

從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漢水的南邊,再沒有高山阻隔了。

【主題】

本文塑造了北山愚公的光輝形象,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驚人毅力,也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奮鬥的道理。

關於愚公移山,關於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也有我們應該注意的地方.當然,愚公那中堅韌不拔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這一點,很多人都明白,但是,為什麼愚公非要移動那一座山呢,就算移了,又怎樣,自己方便了,卻給人家代來了麻煩,把山移到人家屋附近,這也未免太自私了吧,還有,愚公不一定非要移山不可啊,搬家不就行了嘛,又何...

愚公移山 文言文,《愚公移山》文言文答案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 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 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

成語接龍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怎麼成語接龍

山字打頭成語,非常之多,我給你開出來十幾個 山珍海味 山高水長 山高水低 山高水險 山光水色 山清水秀 山窮水斷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愚公移山怎麼成語接龍 山字打頭成語,非常之多,我給你開出來十幾個 山珍海味 山高水長 山高水低 山高水險 山光水色 山清水秀 山窮水斷 山窮水盡 山窮水絕 山容海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