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2、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3、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4、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5、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2樓:蒲公英花開丶
漢族的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如年夜飯,尤為講究:一是全家務必聚齊,因故未回者必須留一座位和一**具,體現團圓之意;二是飯食豐盛,重視「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萬順」,酒水叫「長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金魚叫「年年有餘」;這條魚準看不準吃,名為 「看餘」,必須留待初一食用.北方無魚的地區,多是刻條木頭魚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為祖輩居上。
孫輩居中,父輩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飲酒。吃飯時關門閉戶,熱鬧盡興而止。
3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單從過春節來看中國的文化,那麼,中國的文化是再細緻不過了,每年一進入臘月,就掐著指頭算過年。臘月初八,要吃臘八粥。好不容易到了臘月二十三,要吃祭灶餅,用麻糖粘住老灶爺的嘴,送老灶爺上天。
接下來就是殺豬宰羊,置辦年貨,買新衣,購新帽,"蔥、蒜、姜,箔、表、香",全家人屋裡屋外大掃除,掃掉一年到頭的晦氣。剃頭要趕在二十七,"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貼對聯可是很講究的,"二十八,貼年畫",大門、二門、屋門要貼啥,牆上、樹上、牛槽上、米麵瓦罐上要貼啥,祖宗牌位邊、土地爺、老天爺邊要貼啥,全都亂來不得,規矩可是多了。
年前幾天,大人們就忙著做各種各樣吃的東西。先是蒸,蒸糖包、豆包、菜包、棗花饃,蒸出龍、鳳、穀倉、麥堆等等等等;次是炸,炸油條,炸丸子,炸"假玉",有紅薯做的,有小米飯做的,有粉條做的,有豆子做的;後是包,主要是包餃子,餃子的花樣可不少,有素的,有豬肉的,有羊肉的,有把裡面包上硬幣的,吃到的人是最有福氣的。
經過這一番忙碌,終於到了除夕之夜,俗稱大年三十。一家人閒下來,圍著火盆坐在一起,開始熬年夜。從家事年景到天下大事,拉家常,話人生,東家長,西家短,直熬到小孩子們犯困打盹。
第二天雞叫頭遍就響起了鞭炮聲,大人們早早開啟大門,叫做"開門進寶"。各家父母再三囑咐小孩,不能亂問,不能多說話,免得說出不吉利的話,這更增添了一種莊重肅穆的氣氛。早晨要先做好供品,端到列祖列宗面前,小孩跟著大人一起跪下磕頭。
還要供奉天地全神,包括老天爺、土地爺、灶王爺、還有老關爺、觀音菩薩等等,凡是與人生命運沾點邊的,都要照顧周到,祈保一年到頭全家平
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長輩們拜年,除了自己家的父母、祖父母之外,依次有家族的近支遠門,三爺家、四奶家、五叔公家等等,小孩子們高興的是可以得到幾毛錢的壓歲錢。剛過門的新媳婦要按照親疏遠近去認門,當然也免不了戶戶請吃,直"吃"得新娘子。
初二到初四五,是走親戚的時間。閨女回孃家,外甥看舅舅,三鄉五里,路上行人如織,穿梭般往來於山青水秀之間。春節的身影還沒走遠,元宵節又飄著雪花趕到了。
漫天飛舞的潔白的雪花,伴著紅豔的燈籠,紅豔的對聯,再加上兒童們花花綠綠的衣服,融合成一幅"農家喜慶圖"。鄉民們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跑旱船,遊村串鄉的小貨郎叫賣著"吹糖人"、"琉璃響"、"猴上樹"等,新年過後的一個大正月就這樣踏著歡樂匆忙的腳步走去了。人們開始祈盼來年會更好。
4樓:匿名使用者
陰曆正月初一 俗稱過年,傳統上從歲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年時,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5樓:拜託了大學
你的家裡有哪些過年的習俗呢?
漢族春節習俗有哪些?
6樓:匿名使用者
漢族春節習俗有以下5種:
1.發紅包
派"紅包"是華人新年的一種習俗,華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根據華人的觀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裡的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
因此,在分派紅包的長輩面前開啟紅2包,是不禮貌的做法。
2.放鞭炮
放鞭炮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在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或整個春節期間,人們都會燃放煙花爆竹,也就是放鞭炮,來慶祝春節。
3.舞獅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
4.貼春聯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聯的另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
5.買年貨
置辦年貨是中國尋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頭等大事,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拜年)禮物、乾的、鮮的、生的、熟的,統名之曰「年貨」,而把採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
7樓:霽雨若初
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磕頭。
1、貼門神
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
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 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2、貼春聯
貼春聯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4、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5、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便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
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拓展資料: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2023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
8樓:恏乄亖
漢族過春節習俗: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 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 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備年貨
過年前,家裡大人會去大采購,置辦的年貨中包括:生活必需品米、面、糧、油,肉類、蔬 菜等;新衣服,家裡大小都要買一套新衣服過年,有的地方講究,內衣必須全新,還要紅色的, 寓意來年紅紅火火;過年零食、飲料、水果也在年貨清單中。
2、貼春聯
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3、 年夜飯
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春節的壓軸大戲。走得再遠,千金難換家鄉味道,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吃出家的味道,吃出幸福的味道。年夜飯的菜色要有好意頭,比如魚,寓意年年有餘;蒸菜,寓 意蒸蒸日上,如粉蒸肉;吉祥如意的代表是各種做法的雞;甜甜蜜蜜的生活有代表菜色甜湯;年 糕有步步高昇的美好願望;團團圓圓是各種丸子、圓子;還有地方特色過年習俗的典型代表餃子 和湯圓。
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晚餐,全家團聚在一起,感受家庭的和諧溫暖。
4、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 守歲」。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 ,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 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5、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 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 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春節拜年時,晚輩要 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 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6、回門
大年初二,按照傳統習俗,出嫁女兒帶女婿回孃家的日子,稱為「回門」。回門又稱「歸寧」, 亦即「回孃家」。回門禁忌也多是關於新婦的禁忌,不過是指新婦在回孃家方面的禁忌事項。
各地 的回門禁忌不一樣。
7、 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點起萬盞花燈, 攜親伴友出門賞燈、逛花市、放焰火,載歌載舞歡度元宵佳節。
拓展資料: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2023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
漢族春節的風俗,中國漢族過年的習俗? 5
中國漢族過年的習俗?5 1樓 百度網友 臘月二十四 撣塵掃房子,掃除日。臘月二十七 宰年雞,殺豬,置辦年貨。臘月二十八貼對聯。年三十拜神,吃年夜飯,放開門炮。2樓 匿名使用者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鬧一宿...
磁選機的用途主要有哪些,磁選機主要有哪些用途?磁選機廠家有哪些??
磁選機可以說是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一種重要的機械裝置,不管是礦物的選別還是食品領域的分揀,還是汙水磁絮凝的應用都直接貫穿生產 生活的各個領域 1 礦物的選別,主要應用於磁鐵礦 鈦鐵礦 褐鐵礦等,用途是將單質礦物與脈石 泥沙等分離,提高礦物的品位,為工況企業提供基礎的原料 2 介質的 主要用於重介質洗煤...
茶葉鐵盒的優勢主要有哪些
茶是勞動生產物,是一種品位。茶 文化是以茶為載體,並通過這個載體來傳播各種藝術。茶文化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內容十分豐富。茶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這包含和體現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 明代,衰於清代。中國茶道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