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案例,求公司治理結構案例分析

2022-03-04 12:58:35 字數 3297 閱讀 5882

1樓:賓士控

國外機構投資者最早見於18世紀初英國的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20世紀以後英國開始出現共同**、養老**等投資機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英美國家的保險公司、養老**、共同**等非銀行性機構投資者獲得了巨大發展,在資本市場上的持股比例不斷上升。與勢單力薄的個人投資者相比,機構投資者已經具備了監督公司經營者和參與公司治理的能力:

機構投資者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較大的持股額,對於股東大會能否形成合法的決議、在職經營者能否繼續留任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機構投資者多由素質較高的專業人員經營,自身具有完善的內部機制和較強的公司治理能力,並由此進而影響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相比,更有能力將監督成本和干預成本內部化,從而克服集體行動上的困境。

儘管機構投資者有著不監控的種種理由和搖擺性,但現實的變化還是讓機構投資者積極投身到了公司治理中去。這是一種積極的變化,也是一種必然的變化。因為立足於長遠利益,機構投資者作為公司所有者的利益與作為**投資者的利益是一致的(畢竟最終是上市公司的業績決定著這些機構投資者的業績),兩者的目標很自然地就會融為一體。

這種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目標的相符性就是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公司治理的激勵和動力。從歷史演變過程來看,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領域是逐步擴大的,最後滲透到公司治理的各個方面。國外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途徑主要有:

第一,通過股東大會來行使權利;第二,公開批評;第三,鼓動董事會解僱績劣經營者;第四,定期溝通制度;第五,發表公司治理宣告。總體而言,機構投資者對公司治理的影響是積極的。這種積極意義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司管理層權力的濫用。機構投資者作為一種重要的制衡力量,是對公司「內部人控制」的一種控制;其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的績效;再次,推動了公司治理運動的發展。當然機構投資者在參與公司治理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

比如,機構投資者在與所投資公司有利害關係的情況下,經常會與被監督的經營者保持一種曖昧的合作關係,有時甚至會和公司經理合謀,損害其他股東利益。所以不能把機構投資者 參與公司治理的效果盲目擴大、絕對化。理性的態度應該是:

積極倡導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而不期望讓其「控制」公司,讓人們在股東大會空殼化的今天聽到機構的聲音,讓公司經營者感受到另一種重要的制衡力量,讓機構投資者在參與中發掘出公司新的投資價值。

一個國家**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反映了其市場的成熟程度。我國目前已形成了以**投資**為主體,**公司、保險公司、財務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三類企業等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機構投資者格局。在機構投資者迅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市場也開始出現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案例。

其中以「勝利股權之爭」案和「天歌科技」案中機構投資者的表現最為引人注目。但當前我國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與國外成熟市場機構投資者對公司治理的參與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我國機構投資者參與多為被動參與,短期參與;我國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多為零星參與,尚未形成規模;我國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多為表層參與,無論在深度上和廣度上都不能和國外成熟市場相提並論;我國機構投資者從整體上看參與公司治理意識薄弱,其重要性在業界尚未形成共識;我國機構投資者在參與公司治理的市場環境、法制環境和自身條件等方面與國外機構投資者還存在較大差距。

從總體上看我國機構投資者在參與公司治理方面普遍態度冷淡,其主要原因有:中國**市場明顯由「交易者」主宰,通過坐莊或者聯合坐莊等形式來操縱股價,利用股價的漲跌在交易中獲利成為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中的行為特徵;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質量不高,業績缺乏穩定性,本身缺乏長期投資價值;上市公司自身的股權結構限制了我國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除此之外,我國機構投資者自身的發展和內部機制的不完善也在客觀上制約了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

在現階段我國機構投資者如何參與公司治理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在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領域裡,我國機構投資者目前應該關注的重點是上市公司的投票權問題、董事會結構問題、內部人控制問題、大股東濫用控制權從事某些關聯交易和進行擔保的問題、中小股東保護問題、資訊披露問題、資產重組問題、公司收購中的反收購措施的正當性問題,以及股東、董事、經理層及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協調問題。第二,在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物件選擇上,重點放在對兩類公司的治理上:

一類是流通股份額較大的上市公司;第二類是一些績差卻有潛質可挖的上市公司。第三,在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方式上,應該主要通過股東大會這種正式途徑來參與公司治理。

我國應從以下方面對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市場環境和配套制度加以完善: 逐步解決我國國有股一股獨大問題和流通股比例過低的問題,實現股權結構的合理化和全流通,這是我國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目前遇到的最大的障礙;放寬對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限制,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對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有嚴格限制,比如對**的兩個10%的限制;完善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相關法律制度和市場環境;機構投資者能否積極有效地參與公司治理,還取決於機構投資者自身的規範發展和不斷完善。

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成熟,機構投資者的興起與發展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國外成熟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已經在公司治理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並且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經驗。而我國由於存在種種約束,目前機構投資者在參與公司治理問題上表現得較為消極。

但隨著我國機構投資者力量的壯大,在國外成熟**市場上出現的機構投資者積極主義,也必將會在我國出現。我們應該在借鑑國外成熟市場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寶貴經驗基礎上,結合我國具體實際,採取各種有效措施,不斷增強我國機構投資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2樓:匿名使用者

舉一個國外投資機構對國內公司投資的案例:新橋投資深發展銀行

新橋是美國專業股權投資集團———德州太平洋投資集團(tpg)在亞洲的公司,一直專注於亞洲地區投資,也善於發現重組問題纏身卻依然有發展潛力的銀行。

其合夥人單偉建曾在一次談話中向外界透露:「新橋投資是買不起好銀行的,但我們可以買別人不願意買的壞銀行,使它變好,然後賣給好銀行。」

在深發展之前,韓國第一銀行是新橋最引以為豪的傑作。2023年底,新橋以5億美元獲得韓國第一銀行49%的股權和100%的投票權,2023年初,以33億美元將韓國第一銀行的股權賣給了渣打銀行。新橋此次投資獲得巨利,成為海內外投資界的經典案例。

2023年底,新橋以每股3.54元受讓深發展17.89%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並承諾五年鎖定期。

其後的故事,與當初新橋入主韓國第一銀行如出一轍,成立全新管理團隊,改革重組、管理提升。

至2023年末,深發展的資產質量明顯改善,不良貸款餘額迅速下降至19.28億元,不良貸款率下降至0.68%,撥備覆蓋率迅速上升至105.14%。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獲得淨利潤11.2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74%,同期不良貸款餘額略有增加,達到19.

63億元,不良貸款率繼續下降至0.61%,撥備覆蓋率則上升至130.43%。

到2023年平安集團完成對深發展的收購,並與平安銀行整合。新橋入股5年時間,獲利5倍以上,這也意味著深發展銀行的市場價值在這5年的時間裡獲得了5倍的成長。

求公司治理結構案例分析

一旦和金融機構簽訂合作協議之後,投資者的個人資訊是不是會被洩

這個人問題問得好巨集桐,誰孝絕枯都怕 自己的個人資訊被洩露出去,某些不規範的金融機構往往以出賣客戶的個人資訊獲得暴利,或者是資訊保護系統不給力,導致資訊洩漏,這種現象巧洞經常發生,但是大型金融機構資訊洩漏的風險很低,而且對客戶的個人資訊等等都會進行保密。例如鏈家金融可以,資訊保護很周全。諮詢一下緩銀...

a有限責任公司由兩位投資者投資200萬元設立每人

某有限責任公司由a,b,c三位股東各自出資100萬元而設立 公司總股本是300萬就是內註冊資金如果d投資者容 願意出資180萬元而僅佔有該公司25 的股份,而其他不變這樣大家全部是25 股份 所以d投資者出資得到的股本應該和其他3個一樣,都為100萬 應記入 資本公積 科目的金額是 80 萬元 總共...

購買濟州島房產的投資者都什麼目的

你好,下面的資料可以參考一下。現在,中國已成為韓國土地尤其是濟州島房產最大專的買主,中國人擁有的屬韓國土地面積遠超歐美業主在韓國的持有量。關於此類報道成為 樂此不疲報道的內容。這部分投資人有哪些特點呢?下面濟州島淘房網就簡單的做一下分析。根據對濟州島淘房網客戶資料進行彙總,購買濟州島房產的中國人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