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四禪八定及禪定修習法門簡介

2022-03-09 14:48:53 字數 3364 閱讀 9088

1樓:

樓主善問!首先,從初果到四果的取證,是依慧力而非定力。而且也有慧解脫與俱解脫的差別,若將解脫道行者的根器細分,依阿含經還有身證、見到、信解脫、法行、信行等差別。

然而初果取證的關鍵,是在斷三縛結: 我見、疑見、戒禁取見。而根本還是我見。

我見若斷,其餘二邪見要斷亦不難。然而貪慾與嗔則是到三果才斷。 貪慾與嗔加上三縛結合稱五下分結,是三果取證斷結的標的。

因此,倘若樓主今生依正見而慧觀,不斷增上自己觀行的智慧與安忍,而發起了初果的見地,那麼此時若還沒有斷除貪慾與嗔,則只是初果,最多隻是二果(薄貪嗔痴)而已。而初禪的發起,必須斷除欲貪的,換句話說,若是尚未斷除貪慾的初果行者,那麼他是還沒有發起初禪的,必須等到貪慾斷除而發起初禪不退,才是俱足三果心解脫的取證。我們可以這樣說,解脫的關鍵,在於確認五陰身心自我的虛妄、無常,斷除能領受覺知的我與所領受覺知的世間是真實的我見,簡單說:

其實我見與我執的修斷並不是兩個:我見必須透過觀行,確認自我身心的是假的,然而這隻有見地,但是深心對於自我、我所的執著還是在的,必須見道後修斷。最後,阿羅漢未必都具有滅盡定,因為滅盡定的取證,必須有四禪八定為基礎,在加上斷除我見的功德,能夠不畏懼自我滅除--於內外都無恐懼。

方能入滅盡定。然而若是尚未實證四禪八定,而純依智慧觀行的解脫行者,那麼當他以智慧力斷除我見與我執以後,最多就只能到初禪或二禪(我執若依智慧力斷除,必定能離貪慾而發起初禪,蓋初禪的發起主要是離貪慾為主),若要親證滅盡定,那就必須加修四禪八定了。然而此慧解脫的阿羅漢,已經有智慧能夠看見(二乘)涅盤了,能確定自己舍報後不在受生三界,舍報後不會在出生三界任何一法,輪迴生死的苦能夠以智慧力確認止息了。

然而他沒有滅盡定的功德,所以只能等待舍報,而無法立即舍報而出三界。

2樓:有水酵素

禪是心靜,定是止念,是有等級層次的分別,不同境界對應不同維次空間,

佛教裡面的四禪八定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末學親證:佛陀時期的《定慧之路》禪修法門,是普世之法,可以讓諸多不同根器的修行者很快證得禪定……值得修行人瞭解下!

定慧之路對於四禪八定,也有詳細的說明

佛教裡的四禪八定是什麼意思?說得通俗易懂一點

佛教修行證得果位一定要修四禪八定嗎?他們是什麼關係?

4樓:ionic豪

樓主善問!

首先,從初果到四果的取證,是依慧力而非定力。

而且也有慧解脫與俱解脫的差別,若將解脫道行者的根器細分,依阿含經還有身證、見到、信解脫、法行、信行等差別。

然而初果取證的關鍵,是在斷三縛結: 我見、疑見、戒禁取見。而根本還是我見。我見若斷,其餘二邪見要斷亦不難。

然而貪慾與嗔則是到三果才斷。 貪慾與嗔加上三縛結合稱五下分結,是三果取證斷結的標的。

因此,倘若樓主今生依正見而慧觀,不斷增上自己觀行的智慧與安忍,而發起了初果的見地,那麼此時若還沒有斷除貪慾與嗔,則只是初果,最多隻是二果(薄貪嗔痴)而已。

而初禪的發起,必須斷除欲貪的,換句話說,若是尚未斷除貪慾的初果行者,那麼他是還沒有發起初禪的,必須等到貪慾斷除而發起初禪不退,才是俱足三果心解脫的取證。

我們可以這樣說,解脫的關鍵,在於確認五陰身心自我的虛妄、無常,斷除能領受覺知的我與所領受覺知的世間是真實的我見,簡單說:

其實我見與我執的修斷並不是兩個:

我見必須透過觀行,確認自我身心的是假的,然而這隻有見地,但是深心對於自我、我所的執著還是在的,必須見道後修斷。

最後,阿羅漢未必都具有滅盡定,因為滅盡定的取證,必須有四禪八定為基礎,在加上斷除我見的功德,能夠不畏懼自我滅除--於內外都無恐懼。方能入滅盡定。

然而若是尚未實證四禪八定,而純依智慧觀行的解脫行者,那麼當他以智慧力斷除我見與我執以後,最多就只能到初禪或二禪(我執若依智慧力斷除,必定能離貪慾而發起初禪,蓋初禪的發起主要是離貪慾為主),若要親證滅盡定,那就必須加修四禪八定了。

然而此慧解脫的阿羅漢,已經有智慧能夠看見(二乘)涅盤了,能確定自己舍報後不在受生三界,舍報後不會在出生三界任何一法,輪迴生死的苦能夠以智慧力確認止息了。然而他沒有滅盡定的功德,所以只能等待舍報,而無法立即舍報而出三界。

5樓:t深深海底行

一切果證,因慧而得,不因定得。

初果只需斷我見、疑見,戒禁取見三縛結(三縛結能繫縛一切人天不得解脫生死);其中首結:我見的斷除是最主要的。首結若斷,其餘二結隨之即斷,即是小乘初果人。

阿羅漢分為「俱解脫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前者需要修得禪定,後者無需禪定的修得。

大乘則是入地以後,三地滿心時,若不修四禪八定則不能繼續進入四地,所以才必須修四禪八定。明心見性時尚未入初地,所以很多真悟祖師都沒有修得四禪八定。但是,尚未開悟明心的小乘人,卻有可能修得禪定;乃至未斷我見的凡夫外道也有可能修得禪定。

因此,無論大乘小乘,禪定與證果無關。

下面引用經典說明:小乘果位的證得是因智慧而不因別的方法:

《增一阿含經》:

「爾時。尊者朱利盤特思惟五盛陰成者.敗者。所謂此色.色習.色滅。

是謂痛.想.行.識。成者.敗者。爾時。

思惟此五盛陰已。欲漏心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得解脫。

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

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有。

如實知之。尊者朱利盤特便成阿羅漢。

已成阿羅漢。即從坐起。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世尊曰。今已有智。今已有慧。今已解掃帚。

世尊告曰。比丘。云何解之。

朱利盤特報曰。除者謂之慧。垢者謂之結。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如汝所言。除者是慧。垢者是結。

爾時。尊者朱利盤特向世尊而說此偈。

今誦此已足 如尊之所說

智慧能除結 不由其餘行

世尊告曰。比丘。如汝所言。以智慧。非由其餘。

爾時。尊者聞世尊所說。歡喜奉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內觀禪修與四禪八定有什麼不一樣?內觀可以修煉神通嗎?

6樓:楊曉寒

頂一下繁星流動,說的非常好。內觀禪修是修觀,目的是求智慧乃至最終開悟。四禪八定則是修定,如果修到極至「非想非非想處定」,舍壽後可以投生到三界之頂的「非想非非想處天」。

修觀和修定都可以出神通。但以修定出神通的機率更大。

7樓:匿名使用者

舍利弗。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是一義。所謂離也。

何等為離。離諸欲諸見。欲者即是無明。

見者即是憶念。何以故。一切諸法憶念為本。

所有念想。即為是見見即是邪。

舍利弗。善法中見。我亦說之名為邪見。何以故。舍利弗。離欲寂滅中無法無非法。無善無惡。是事皆空。遠離諸結一切憶念。是故名離。

舍利弗。無上道中諸欲永息。何等諸欲。謂邪不善念。若我若我所。作相事相。

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諸欲永息

禪字在佛教是啥意思啊禪字在佛教是什麼意思?

禪 字在佛教是靜思的意思。簡體部首 礻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 12 釋義 佛教指靜思 坐 參 c n 心。機 佛教禪宗啟發門徒悟道時使用的隱語 比喻以及帶有暗示性的動作等 宗。定。特指佛教的 師。杖。林。堂。組詞 禪機 ch nj buddhist subtleties buddhist alleg...

請教什麼是禪 何為佛性?我很笨笨啥也不懂

送你一篇本人的部落格吧!想必會有些 緣 也未可知?佛 理 謂語小絲 生活裡,人人都想解釋人生,可社會的變數總是修改著人生,使已經的常數與變數拉開巨大的落差。不再神祕,卻很陌生。面對成了第一命題。過程著我 你 他 結論 人生是不可詮釋的!笑和哭,主觀了你對此的一切態度,客觀隨你的態度被波瀾起伏 一條小...

什麼是八禮四儀八禮四儀是什麼意思?

江蘇省 八禮四儀 中,八禮 指 儀表之禮 儀式之禮 言談之禮 待人之禮 行走之禮 觀賞之禮 遊覽之禮 餐飲之禮 四儀 指入學儀式 7歲 成長儀式 10歲 青春儀式 14歲 儀式 18歲 以此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強化文明禮儀素養。一 八禮 為儀表之禮 餐飲之禮 言談之禮 待人之禮 行走之禮 觀賞之禮 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