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厚湛藍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句是全詞題眼,也是千古絕句,廣為流傳。
李煜的愁只能自問自答,因為實在無人與他「對泣新亭」,足見作者的孤寂。」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不是周星馳《大話西遊》中的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也不是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更不是李清照花自飄零水自流。」周星馳那叫俗文化,像可樂一樣只有那麼一股子氣,後來啥也沒有。
蘇軾此時「故國神遊」「雄姿英發」,這一江之水也充滿豪氣。李清照是個婦道人家,只能是一支哀婉的小溪。李煜的通感用得絕佳。
「春水 」帶點花瓣,有形有聲有色,把「愁」字立體化了。一個「向東流」,最近的聯想是《長歌行》中「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但「向東流」含義更深了,東流之水可理解為孔子的「逝者如斯」,又可附會成「眼淚匯入長江」之意,可謂「千古一愁」。
2樓:
比喻愁思似流水一般傾瀉而下
3樓:
那得看你想把它比作什麼了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什麼意思啊??
4樓:小小仙啊
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出自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原文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翻譯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5樓:匿名使用者
原句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如一江春水向東流。
把無形的愁苦比喻為有形的水滔滔不絕,寫出了不盡的愁苦。
不過你這裡說的是一女生對一男生說的,應該是指時間或者是感情什麼東西的如同春水流入,無法再流回,也就是無法再挽回的意思。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什麼意思?
6樓:
意思是:我心中的憂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出自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全詩如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如下: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7樓:雨說情感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的意思。
出自後唐李煜詞《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
此詞與《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均作於李煜被毒死之前,為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是時李煜歸宋已近三年。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
」大概是在這種心境下,李煜寫下了這首《虞美人》詞。
8樓:每週看一部電影
這一句以水喻愁,含蓄地將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與滔滔水勢聯絡在一起,既富哀怨亦蘊大氣,讓人不由自主的陷入了這奔湧而出的憂鬱之中。
詩句出處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詩文釋義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3.詩文鑑賞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
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一江春水的意思是什麼
9樓:可愛的康康哥
意思是不盡的滔滔春水,比喻憂愁,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
出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詞,堪稱絕命詞。李煜(937—978),南唐後主。初名從嘉。
字重光,號鍾隱。李璟第六子。公元961—975年在位,國破降宋。
後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卓絕非凡。
此詞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過對自然永恆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抒發了亡國後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原文如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如下: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詞句註釋如下:
⑴虞美人: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此調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
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⑵了:了結,完結。
⑶故國: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10樓:心若琉璃
比喻愁思。 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比如:虞美人
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並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並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
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由於「形象往往大於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範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出自李煜的虞美人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
直白些翻譯就是春天的江水
12樓:
詩人在春天看見了江水詩性大發!
其實回答這些問題 不要弄的那麼深奧
13樓:赤兔馬
對,這是詩人常用的一個意象~感慨、惆悵
一江春水像東流是什麼意思,「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什麼意思啊??
一江春水向東流 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的 竹枝調 水流無限似儂愁 稍嫌直率,而秦觀 江城子 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說,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於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徵性的比喻...
什麼歌的歌詞裡有一江春水,不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和一江春水這兩首
一江春水 歌詞 ti 一江春水 ar 朱曉琳 al 夢江南 offset 500 00 09.52 朱曉琳 演唱 00 11.54 www.cnlyric.com 00 12.18 01 34.25 00 26.45 春花秋月何時了 01 39.63 00 31.88 往事知多少內 01 45.07...
對聯,一江春水憑欄去,求下聯是什麼
一江春水憑欄去 四面鼙鼓動地來 一江春水 典出李煜詞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鼙鼓動地來 典出 長恨歌 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一部描敘唐明皇 楊貴妃愛情故事的敘事詩,原句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一江春水憑欄去 滿院花香引蝶來 一江春水憑欄去 兩岸花香撲面來 一江春水憑欄去 半世情緣了無痕 一江春水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