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黃巢除了精通武藝外,也愛讀書,能詩能文。他曾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但沒有考中。不過,科場的失利卻使他有了另外的收穫:
那就是看到了考場的黑暗和吏制的腐敗,使他對李唐王朝的本質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考試不第後,卻豪情倍增,借詠菊花來抒寫自己的懷抱。
"待到秋來九月八」,點明菊花開放的季節是在秋季。尤其是農曆九月九日,這是中國古代傳統的重陽佳節,這一天親友聚會、登高飲酒、欣賞菊花,正是菊花大展風姿、引人讚賞的日子。這種風俗在唐代特別盛行,比黃巢早140多年的孟浩然不是曾經與朋友約定「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嗎?
黃巢在這裡特別強調了「九月八」這一天。用了「待到」二字,表示了堅定的信心:九月八日這一天一定會到來的。
人們對重陽節也是盼望的,「待到」二字也起到了促使人們迎接這個佳節到來的作用,向人們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詩的第二句寫菊花的威力:「我花開後百花殺」。百花的凋零與菊花的開放本沒有必然的聯絡,在詩裡卻寫成菊花一開百花就枯萎了,變成了因果關係,這正是強調了菊花的威力。
唐代是崇尚牡丹的,把牡丹視為國花。據唐人李肇《國史補》載:「京城貴遊尚牡丹三十餘年矣。
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黃巢一反傳統的觀念,對菊花大加讚揚,你看,「我花開」與「百花殺」恰成為鮮明的對照,更顯出菊花精神抖擻、威力極大。重陽,是菊花的節日。
詩的三、四兩句描寫重陽節的景象。
第三句寫味,「沖天香陣透長安」,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沖天香陣」。天,在封建社會裡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它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就連作為人間最高統治者的封建帝王,也只能稱為「天子」。他父天母地,是奉上天之命來管理萬民的。
但菊花的香氣卻可以「沖天」;不僅「沖天」,還能充塞京城長安。一個「衝」、一個「透」,表現了菊花、從而也體現了詩人那種藐視天地的雄偉氣魄。
第四句寫色。如果第三句是傳菊花的「神」,那麼,第四句則是寫菊花的「形」。「滿城盡帶**甲」,「滿城」是說菊花無處不有,遍滿京都;「盡帶」是說這遍滿長安的菊花,無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甲。
身披**鎧甲,屹立在颯颯西風之中,抗霜半寒,傲然怒放,這形象是何等英武!何等俊偉!況且,「滿」城「盡」是,如同雲霞,映照著天空;如同烈火,燃遍了長安!
這裡所歌詠、所塑造的,不是單獨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
這首詩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懷,通過刻劃菊花的形象、歌頌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現了作者等待時機改天換地的英雄氣魄。當農民起義的「重陽佳節」到來之日,那些封建統治階級威風掃地,不是如同那些「百花」一樣凋零了嗎?當浩浩蕩蕩的義軍開進長安之後,那身著戎裝的義軍戰士,不是象這滿城菊花一樣,金爛爛輝光耀目、威凜凜豪氣沖天嗎?
這首菊花詩是封建社會農民起義英雄的頌歌。
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寫了菊花的精神,也寫了菊花的外形,形神兼備;既寫了菊花的香氣沖天,又寫了菊花的金甲滿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鮮明。語言樸素,氣魄巨集偉,充滿了使人振奮的鼓舞力量。同上
本人理解 是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作者的豪情壯志
2樓:神丶雨祭丨
不第:科舉考試不中。意思是落榜之後贊詠菊花。
《不第後賦菊》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所作的詠物詩。此詩運用比喻的手法,賦予菊花以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把菊花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徵,以百花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形象地顯示了農民革命領袖果決堅定的精神風貌。全詩辭采壯偉,設喻新穎,想象奇特,意境瑰麗,氣魄雄偉。
原文: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甲。
譯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來臨的時候,菊花盛開以後別的花就凋零了。盛開的菊花璀璨奪目,陣陣香氣瀰漫長安,滿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黃如鎧甲般的菊花。
3樓:匿名使用者
等到來年的九月,菊花開放以後,別的花就不存在了。菊花的陣陣香氣直衝長安城,風吹花瓣,滿城都是金色的盔甲。
4樓:介凌蘭
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來臨的時候,菊花盛開以後別的花就凋零了。
盛開的菊花璀璨奪目,陣陣香氣瀰漫長安,滿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黃如鎧甲般的菊花。
編輯於 2020-06-08
5樓:匿名使用者
黃巢【不第後賦菊】原文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甲。
黃巢【不第後賦菊】譯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來臨的時候,菊花盛開以後別的花就凋零了。
盛開的菊花璀璨奪目,陣陣香氣瀰漫長安,滿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黃如鎧甲般的菊花。
品析和翻譯黃巢的<不第後賦菊>
6樓:風
黃巢詩《不第後賦菊》
黃巢(?—884),曹州冤句(今山東省荷澤縣西南)人,出生於鹽商家庭,富有財產,本人也從事販賣私鹽的活動。他長於騎射,愛扶危救急;也愛讀書,參加過進士考試,不中。
黃巢不滿於唐王朝的腐朽政治,875年響應王仙芝的起義,在冤句率眾起義。王仙芝被殺後,黃巢繼續戰鬥,號沖天大將軍,深得人民群眾擁護,880年攻陷長安,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年號「金統」。起義失敗後,黃巢為叛徒所殺。
[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1],我花開後百花殺[2]。沖天香陣[3]透長安,滿城盡帶**甲[4]。
[註釋]:
[1]九月八:古代九月九日為重陽節,有登高賞菊的風俗。說「九月八」是為了押韻。
[2]殺:凋謝。[3]香陣:
陣陣香氣。[4]**甲:金黃色的鎧甲,此指菊花的顏色。
[講解]:
黃巢除了精通武藝外,也愛讀書,能詩能文。他曾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但沒有考中。不過,科場的失利卻使他有了另外的收穫:
那就是看到了考場的黑暗和吏制的腐敗,使他對李唐王朝的本質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考試不第後,卻豪情倍增,借詠菊花來抒寫自己的懷抱。
"待到秋來九月八」,點明菊花開放的季節是在秋季。尤其是農曆九月九日,這是中國古代傳統的重陽佳節,這一天親友聚會、登高飲酒、欣賞菊花,正是菊花大展風姿、引人讚賞的日子。這種風俗在唐代特別盛行,比黃巢早140多年的孟浩然不是曾經與朋友約定「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嗎?
黃巢在這裡特別強調了「九月八」這一天。用了「待到」二字,表示了堅定的信心:九月八日這一天一定會到來的。
人們對重陽節也是盼望的,「待到」二字也起到了促使人們迎接這個佳節到來的作用,向人們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詩的第二句寫菊花的威力:「我花開後百花殺」。百花的凋零與菊花的開放本沒有必然的聯絡,在詩裡卻寫成菊花一開百花就枯萎了,變成了因果關係,這正是強調了菊花的威力。
唐代是崇尚牡丹的,把牡丹視為國花。據唐人李肇《國史補》載:「京城貴遊尚牡丹三十餘年矣。
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為恥。」黃巢一反傳統的觀念,對菊花大加讚揚,你看,「我花開」與「百花殺」恰成為鮮明的對照,更顯出菊花精神抖擻、威力極大。重陽,是菊花的節日。
詩的三、四兩句描寫重陽節的景象。
第三句寫味,「沖天香陣透長安」,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沖天香陣」。天,在封建社會裡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它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就連作為人間最高統治者的封建帝王,也只能稱為「天子」。他父天母地,是奉上天之命來管理萬民的。
但菊花的香氣卻可以「沖天」;不僅「沖天」,還能充塞京城長安。一個「衝」、一個「透」,表現了菊花、從而也體現了詩人那種藐視天地的雄偉氣魄。
第四句寫色。如果第三句是傳菊花的「神」,那麼,第四句則是寫菊花的「形」。「滿城盡帶**甲」,「滿城」是說菊花無處不有,遍滿京都;「盡帶」是說這遍滿長安的菊花,無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甲。
身披**鎧甲,屹立在颯颯西風之中,抗霜半寒,傲然怒放,這形象是何等英武!何等俊偉!況且,「滿」城「盡」是,如同雲霞,映照著天空;如同烈火,燃遍了長安!
這裡所歌詠、所塑造的,不是單獨某一株菊花,而是菊花的「英雄群像」。
這首詩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懷,通過刻劃菊花的形象、歌頌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現了作者等待時機改天換地的英雄氣魄。當農民起義的「重陽佳節」到來之日,那些封建統治階級威風掃地,不是如同那些「百花」一樣凋零了嗎?當浩浩蕩蕩的義軍開進長安之後,那身著戎裝的義軍戰士,不是象這滿城菊花一樣,金爛爛輝光耀目、威凜凜豪氣沖天嗎?
這首菊花詩是封建社會農民起義英雄的頌歌。
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寫了菊花的精神,也寫了菊花的外形,形神兼備;既寫了菊花的香氣沖天,又寫了菊花的金甲滿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鮮明。語言樸素,氣魄巨集偉,充滿了使人振奮的鼓舞力量。
黃巢的《菊花》這首詩的翻譯?
7樓:凌霜御風
不第後賦菊
【作者】黃巢 【朝代】唐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甲。
譯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來臨的時候, 菊花盛開以後別的花就凋零了。盛開的菊花璀璨奪目,陣陣香氣瀰漫長安, 滿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黃如鎧甲般的菊花。
黃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黃巢與兄侄八人響應王仙芝。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黃巢率軍攻陷鄆州,殺死節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眾推黃巢為主,號稱"沖天大將軍",改元王霸。
乾符六年(879年)正月,兵圍廣州。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迎黃巢軍入洛陽。十二月一日,兵抵潼關。
十二月十三日,兵進長安,於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大赦天下。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黃巢敗死狼虎谷。昭宗天覆初年,黃巢從子黃皓率殘部流竄,在湖南為湘陰土豪鄧進思伏殺,唐末農民起義結束。
黃巢的《菊花》翻譯
8樓:凌霜御風
不第後賦菊
【作者】黃巢 【朝代】唐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甲。
譯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來臨的時候, 菊花盛開以後別的花就凋零了。盛開的菊花璀璨奪目,陣陣香氣瀰漫長安, 滿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黃如鎧甲般的菊花。
黃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黃巢與兄侄八人響應王仙芝。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黃巢率軍攻陷鄆州,殺死節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眾推黃巢為主,號稱"沖天大將軍",改元王霸。
乾符六年(879年)正月,兵圍廣州。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迎黃巢軍入洛陽。十二月一日,兵抵潼關。
十二月十三日,兵進長安,於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大赦天下。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黃巢敗死狼虎谷。昭宗天覆初年,黃巢從子黃皓率殘部流竄,在湖南為湘陰土豪鄧進思伏殺,唐末農民起義結束。
《不第後賦菊》賞析,黃巢的《不第後賦菊》賞析
黃巢 884 曹州冤句 今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西南 人出生於鹽商家庭,富有財產,本人也從事販賣私鹽的活動。他長於騎射,愛扶危救急 也愛讀書,參加過進士考試,不中。黃巢不滿於唐王朝的腐朽政治,875年響應王仙芝的起義,在冤句率眾起義。王仙芝被殺後,黃巢繼續戰鬥,號沖天大將軍,深得人民群眾擁護,880年攻...
誰有秋聲賦的原文和翻譯謝謝,秋聲賦原文,翻譯及賞析
秋 聲 賦 歐陽修歐陽子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 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 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 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餘曰 噫嘻,悲哉!此秋...
關於《後赤壁賦》,關於《後赤壁賦》
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 桂棹兮蘭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