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是張之洞,歷史上有三種說法,解縉、紀曉嵐和張之洞,從您題目裡的慈禧太后來看,您問的應該是張之洞的版本。
盛夏的一天,清朝的慈禧太后到翰林書畫院,觀賞歷代書畫真跡。她讓陪同的內閣大學士張之洞為她的象牙柄白絹扇面題寫古人詩詞,張之洞信手題寫了唐代大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古人寫詩文都是不加標點的,「老佛爺」看後發現第一句落了一個「間」字, 認為是張之洞有意戲弄她沒學問。於是,大怒,非要把張之洞斬首不可。
隨行人員一同下跪為張之洞求情,張之洞卻不慌不忙地說:「老佛爺息怒,這本來就是一首詞,所以叫《涼州詞》,後人覺得讀不通,就在『白雲』後加了個『間』,成了一首七言絕句詩。
張之洞隨口吟道:「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擴充套件資料:
《涼州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組詩作品。
作品原文:
涼州詞二首
其一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其二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白話譯文:
其一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游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突厥首領來到中原求和親,北望自己的領土,看到了邊界以北的拂雲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經多次在此殺馬登臺祭祀,然後興兵犯唐,頗有幾分躊躇滿志。但現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絕,不肯與突厥和親,此次中原之行只好無功而返。
2樓:牙籤根根
解縉(1369~1415),明朝第一位內閣首輔,江西吉水人,官至翰林學士,曾主持修編《永樂大典》。民間流傳著許多他的趣聞,而他改王之渙《涼州詞》便是其中之
3樓:幻
解縉(1369~1415),
4樓:張飛必勝
自己在網頁裡查涼州曲的典故
慈禧太后是哪個皇帝的母親,慈禧太后是哪一位皇帝的妻子,是哪一位皇帝的母親??
慈禧太后是同治皇帝生母。清穆宗愛新覺羅 載淳 1856年4月27日 1875年1月12日 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以來第八位皇帝,年號 同治 咸豐六年 1856年 三月二十三日 公曆4月27日 生於北京紫禁城儲秀宮,為清文宗咸豐帝長子,生母為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1861年 1875年在位,在位...
請問清朝慈禧太后手指上帶的長長的飾品叫做什麼謝謝
護甲 是滿族女性的一種飾品,原本是因為滿足的婦女喜歡留長指甲,護甲是用來保護長指甲在勞動的時候不被折斷,後來慢慢有人在護甲上做些裝飾性的雕刻,漸漸地就演變成了一種首飾,如同 扳指 一樣。那個叫做 護甲 滿族女性喜歡留長指甲,護甲 原本是保護長指甲在勞作時不折斷的護甲,並在上面雕花,時間長了就成為一種...
為什麼有某任清朝皇帝要叫慈禧太后叫「親爸爸」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 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 1908年11月15日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又稱 西太后 那拉太后 老佛爺 死後清朝上諡號為 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總共25字,為有史以來皇后身後哀榮之最。是清朝 腐敗 軟弱 無能 殘暴的代表。1861年至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