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學家不一定在修行上有成就

2022-06-19 12:12:00 字數 5321 閱讀 2910

1樓:匿名使用者

被公認修行有成就的人

被公認是佛學家的人

都是需要公認的

如果公不認有修行成就,只公認是佛學家,他就是一個佛學家。

簡單講,佛學家跟修行成就不是一個概念。

2樓:霖然飄乎

以下文章有些錯字,大多數已經改出

我們帶聽別別人談論佛法,但足很多人卻不明白它的真實含義,總拿一些俗語來給佛法下定義,使人們誤解了佛法。佛法是什麼?佛法是佛陀成道以後,為了悲愍有情,乃從自己慈悲心田中流露出來的一種心靈啟示,眾生只要依法起行,即能轉迷成悟,轉凡成聖,而得解脫。

法是梵語「達摩」的意澤,其精確的定義為軌持。即「軌生物解,任持自性」。宇宙問的一切現象所以能有條不紊,歷歷分明而不相混雜,其根本的原閩,就在於它們各自能保持自己的本來面目(本性)而不失掉,並且引發吾人材它起明確的認識作用,這即是佛法的定義。

而佛法.它又有根本和差別的不同。什麼是根本佛法(即實法)?什麼是差別、方便的佛法(即權法)?

這些都需要我們深入去研究才能懂得.然而研究佛法一定要懂得其方法,如果沒有正確方法,具足正見,以及縝密的抉擇,和依教起觀的修證功夫.那是很難把握住佛法的核心的。

一般佛法的研究者,大都側重於義理的探求.不在佛法的修證上去用功,因此很難了解佛法的正確含義,也不能明瞭佛法思想的變化。因而往往把權漸的佛法當作根本的佛法,把根本的佛法當作權漸的佛法.籠統真如,從而不能明確認識列佛法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古今大德.凡對佛法有精湛研究、特殊卓見、獨到認識的,都是從義理上的研究下手。

進入到佛法的修證。通過修證體悟,從而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然後從自性中把佛法流露出來,記成文字,加以論述,使研究學習佛法的人得到真實受舊。凡有大成就者,都是這樣來研究佛法的解行並重。

這才是當今人士研究佛法的正確途徑。但部分的學人.由於興趣與好惡的不同,對於義理與修持都有了或輕或重的偏見,重於義理的,縱然或有可得,得少為足,囚昧於修持,無心地實證體會,終不能明白真實究竟之理,往往得少為足、本末倒置;重於修持的,縱有所得,則不明教理,總有盲修瞎練的弊病,未得謂深的過失。以之弘法,必定疑誤眾生,害人害己。

《教觀綱宗》雲:「有敦無觀則亡,有觀無敦則殆。」即是指這種情況。

所以,義理與修持,應並重不悖.應學修並重,解行並進,方能深入研究佛法,獲得佛法之真實利益。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對佛教有興趣,可看末學個人簡介中我推薦的佛教資料。

3樓:夢迴蓮臺

佛學家是搞佛學研究的,不見得是真修行。真修行者十萬八千法門都可成就,

一句阿彌陀佛,唸到無念中,也是真修行

4樓:

學佛要真幹,才能真受益。

研究佛學,如果不按照佛說的去做,那是捧著金碗討飯吃啊!

5樓:匿名使用者

好功求大喜歡名利見錢眼開。

6樓:動力只在我

佛法是講究實修實證的。佛學家分別執著,研究名相,捨本逐末,只是把佛法當成世間的學問一般研究罷了。

7樓:

如果你說的是單純研究佛法的人,把佛法當學問當哲學來研究,不按照佛陀說的作,不去腳踏實地的修行,以為研究一下就明白佛法是講什麼的。那就錯了,要依教奉行才得實際利益。

8樓:水在江湖雲在天

口說心不行,於修何益?

一,為什麼學佛修行的人那麼多,能成就,能

9樓:8萬4千法門

我們唸佛號,為什麼念不成功?心不定,我們是用散亂心念佛。散亂心念佛,就是善導大師所說的雜修。

如果我們用清淨心念佛,就叫專修。所以,兩個人一起念阿彌陀佛,一個是雜修,一個是專修,專修除這一句佛號之外,他沒有雜念;雜修的人念這句佛號還會想東想西,還有很多妄想在裡面,這叫雜修。雜修不一定是雜著其他的,只要有妄想雜念都叫雜修。

雜修要想成就很難,善導大師講一萬個人當中,難得

三、五個人往生;專修是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

我們要訓練我們的專心,用讀誦經典的方法是非常有效。我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專,但是就是專不來,所以有人說:我業障太重了。

業障太重有什麼法子?得要想方法消除!再重的業障都能消除,就怕你不肯幹。

用什麼方法消除?用唸經的方法消除。你要念經,唸經要得法,要會念,不會念就沒法子。

什麼叫會念?不求解的是會念,知道唸經是修戒定慧,這就是會念。一面唸經、一面研究這什麼意思,那就是不會念,那是一面念一面打妄想,在猜測佛菩薩的意思,但你怎麼猜也猜不到。

這些地方我們要是明白了,如理如法的來修,業障在短時期就可以消除。

業障有沒有消除,自己知道,不要問別人,業障消除的現象,就是你的妄念少、煩惱少,心情愉快,法喜充滿。學佛學了很久,愈學煩惱愈多,不但業障沒有消掉,業障愈增長。這絕對不是說佛法不好,是你自己學錯了,學得不如法,如果如法,決定消業障。

為什麼別人學佛能消業障,我業障消不了?所以,自己一定要慚愧,要反省,改過自新,重新學起,才能達到效果。尤其是淨土法門見效最快,你認真修學,三個月就變樣子,半年後,你自己決定可以覺察得出來,天天在進步,境界年年不同、月月不同。

縱然是一天一天你覺察不出來,可是一個月一個月比較的時候,非常明顯的覺察出來;功夫再進一步,真是每一星期都不一樣。這個時候確實就得法喜了,所謂法喜充滿,得輕安,得法喜!由此可知,讀經之重要。

讀經要有一定的時間,如果工作很繁忙,你就找有閒的時間來讀經。如果你在家庭裡面,現在你一個人學佛,家裡人還不懂佛法、還不學佛,你天天唸經,你家裡人看到不歡喜,這時候要怎麼修法?經不能不讀,又要不叫別人討厭,這自度度他!

那麼我問問,你看報紙的時候,家裡人為什麼不討厭你?你看**的時候,家裡人也不討厭你,為什麼你一念經,家裡人就討厭?因為你念經念出聲音,他聽了不高興!

你看報紙沒有聲音,你看**也沒有聲音,那就明瞭讀經的時候可以像看**那個讀法,不要出聲音。

信仰佛教的話一定要去寺廟嗎?可以在家中進行唸經唸佛修行嗎?

10樓:了清

可以不去寺廟。信仰佛教,修行主要修的是心。現在網路很發達,在網上同樣結識很多善知識,聞到經法。

11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分在家修行和寺廟修行兩種,在家修行的不用剃度,一般稱為居士。

12樓:李靖

在家裡修行會不會往生極樂世界

13樓:匿名使用者

在家修行可以。但是,到寺院,可以學到很多書本里沒有的知識。法師的一舉一動。都是學習。各種法會的儀軌,也是必修的內容。道理上明白了不是修行。

真正修行的法師,做事,說話,一舉一動。都能讓你學到很多。近來也有不精進,甚至於有邪念的法師,貪心深重,反而引起很多初修的嗔心。

其實邪念,不好的行為,也是修行人參見的地方。正是反思的地方。不要指責,而要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合適。

不要在家死唸經,一定要在生活中修行,修改自己。才是真修行。才有真利益。

14樓:因緣生萬法

您好!信仰佛教不一定要去寺廟,完全可以在家中進行唸經唸佛修行;但是前提是必須要有正知正見,要了解佛教宗旨是什麼?唸經唸佛修行的目的是什麼?

要想成為真正的佛教徒,真正的修行人,真正有所成就,就必須授受三歸五戒;因為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有慧則一切功德容易圓滿;沒有戒,一切修行只是形式,難獲實益啊!當然,不想授受三歸五戒,一心念佛,旨歸淨土也是可以成就的;淨土法門貴在信願行,不授受三歸,信則不真;沒有五戒,行則不實;願則難成啊!初機學佛之人,宜多閱讀佛教基礎知識的書籍,如:

佛教入門、佛學基礎、佛學釋疑、佛教基礎知識問答等等;衷心祝願師兄功德圓滿早證菩提!南無阿彌陀佛!!!

修行到什麼程度,算是達到佛法的一階成就?

佛法說,心中有佛,佛在心中,在**都能修行。那麼我問各位師兄在家裡能修行嗎,修行不一定就要出家是... 20

15樓:匿名使用者

出家,出的不是形式上的家,而是心態上出家。出的是五欲六塵、名聞利養、貪嗔痴這個家。

陶淵明說: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大隱隱於朝。

但是我們不能否定僧侶的那種出家。因為上述所說,是為鼓勵在家人修行,而不是說出家不好。實際上,很多經論都說出家功德。

末法時代的眾生,障深慧淺,在家修行,惡緣太多,實際上很難修行。真正能看破放下的在家修行的沒幾個人。

16樓:神羊觸邪

在家可修行,修行出家好。

「心中有佛,佛在心中,在**都能修行」法身菩薩說得,我們說不得,我們說即是妄語,因為我們做不到。

17樓:

在**都能修行,問題是你有那能耐嗎?有那功夫嗎?有這能耐你可以這麼說。

沒這本事那麼就要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的一步一步來。現在是末法時代了,在家修行基本不能證果。 能夠往生就很不錯了。

所以,想了生死,為佛教做大貢獻,致力於佛法的發揚與傳承,就應該出家。所以,在家出家根本不可能一樣。我們都是凡夫,外境對我們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所以想好好修習,想要證果,在這末法時代,必須出家!

18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需要更改下樓主對這句話的看法,佛法說,心中有佛,佛在心中,在**都能修行。這裡的心中有佛,佛在心中,不是指心裡面有誰,有哪個人或者事物,而是指佛是你自己,當你看明白了,開悟了,懂了的時候,自然就放下一些執著和觀念,自然就明白什麼是修行,修行該怎麼做,自然不會太過於如現在這般一切以紅塵生死幻滅之物為基準來看東西了,而是以本性來觸控,感知周圍的一切,自然懂得什麼是什麼,當你懂得修行是什麼的時候,就是你佛法勇猛精進的情況,有了這個基礎,你無論看到什麼,都會因緣際會,忽然明白,自然修行在精進,自然是無論在**都在修行了,修行,是你自己,修的是你,成就的還是你,與這紅塵一切都無任何關係,你應該正視,求的是你自己,你又何必去求一些形式和條款?寺廟道觀只是在當初的時候為真正修行的人開闢的一個無憂衣食住的一個靜修的屋所,而立的一些戒律,也是大修行人根據自己的感悟結出來以幫助初學者的,但是這一切還是都得看你的境界了,如果境界不夠,那就看不懂,那即使阿彌陀佛在你面前天天圍繞,你也依舊不懂,看不懂,聽不懂,所以,修行的一切都是圍著你轉,你開悟了,周圍的一切就都變了,你沒有開悟,那麼周圍的一切還是那樣,就是這個意思,樓主,你懂了嗎?

19樓:匿名使用者

修行不一定要出家,但是那樣會更好。

既然「心中有佛,佛在心中,在**都能修行。」

那出家也是一樣的,捫心自問,為什麼就不出家呢?那是個助緣啊?

20樓:累劫修行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你看,這裡邊沒有出家二字。

21樓:手機使用者

的確如lz所說 心中有佛勝過一切 出家的我們都知道 和尚嘛 不出家的叫做居士 希望lz能夠好好的領悟佛法中的道理 領悟聖人們留給人世間的智慧 不過千萬別學歪了哦 祝樓主天天進步 好好地生活 學會佈施 學會慈悲 他日一定會有聖人們的加持的

為什麼函式在一點處有切線但不一定在該點處可導

如果切線是與x軸垂直的,此時導數為無窮大,因此不可導。比如y x 1 3 在x 0處。哪個函式在某點處不可導但還有切線?圖上這個函式在x 0點處不可導。但是有切線,切線就是y軸。因為切線垂直於x軸,斜率無窮大,所以f x 在該點導數無窮大,沒有導數,不可導。函式概念含有三個要素 定義域a 值域c和對...

為什麼好人不一定有好報,為什麼有的好人沒好報?

好人有好報,壞人有壞報,好像已成為人們的一種意識形態,深入骨髓了。所以行好事,在心理感應下,希求會有好報 他人做壞事了,天睜眼看著,就會懲罰他。好人做了好事,沒得到好事,壞人做了壞事,沒受到懲罰,於是就質疑這 規則 了。首先要宣告的是這種意識本就是錯的,所以就不要在這種意識下受煎熬了。好人做好事,也...

為什麼努力為人付出,卻不一定會有回報

如果你真的愛他是無條件付出也不會有怨言,因為你希望他幸福,如果你的付出能讓他幸福,對你也是種幸福,不要求回報。如果你希望有回報或者說沒有回報你後悔付出這個肯定不是真愛。方法,機遇,時機等等都影響最後結果的因素。付出真不一定有回報。做好事不求回報是社會價值觀的具體表現。這個付出你如果想得到回報的話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