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屬於營業外支出那為什麼還是要繳稅

2022-08-26 09:11:37 字數 6264 閱讀 8443

1樓:芙蓉溪畔

這個是由會計和稅法在核算上的差異造成的。要理解這個你首先要明白以下幾個概念

1、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deductabletemporarydifference),是指資產負債表內某項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按照稅法規定的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賬面價值是指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確定的有關資產、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應列示的金額。

計稅基礎是指按照稅法規定計稅時應歸屬該資產、負債的金額,即資產與負債的實際價值。固定資產減值損失就是一項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在固定資產沒有處理之前,我們在賬面計提的一切減值準備稅法上是不承認的,所以在所得稅申報時是沒辦法稅前抵扣的,而只有當這些減值實際真的發生的時候我們才可以在稅前扣除。

2、遞延所得稅資產 (deferred tax asset),就是未來預計可以用來抵稅的資產,遞延所得稅是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才會產生遞延稅款。 是根據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及適用稅率計算、影響(減少)未來期間應交所得稅的金額。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導致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小於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形成可抵扣暫時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需視公司對未來的經營能力和所得稅的轉回為限

2樓:什麼什麼啊

應該交所得稅的部分不是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應納稅所得額 是要在淨利潤的基礎上進行調整的,有些費用是不能扣除的,有些收入是不用納稅的,等等有很多規定。

3樓:大笑霖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不是實際發生的固定資產減值,所以不能扣除(與壞賬準備一樣也是不能扣除的)。

附:新所得稅法稅前不可扣除的規定:

1、福利費:超過工資總額14%提取的範圍的,不可以稅前扣除。

2、職工教育經費:超過工資總額2.5%提取的範圍,不可以稅前扣除。

3、工會經費:超過工資總額2%提取的範圍,不可以稅前扣除。

4、業務招待費:超過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標準的,不可以稅前扣除(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5、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不可以稅前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6、企業發生的不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不可以稅前扣除。

7、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超過***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範圍和標準內,不可以稅前扣除。

8、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可以稅前扣除。

9、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不可以稅前扣除。

10、企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規定提取的用於環境保護、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專項資金,准予扣除。上述專項資金提取後改變用途的,不可以稅前扣除。

11、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可以稅前扣除。

12、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不可以稅前扣除。

13、企業所得稅法所稱讚助支出,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種非廣告性質支出,不可以稅前扣除。

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包含在營業外支出裡面嗎

4樓:東施小

固定資產的減bai值準備計提計入「du資產zhi減值損失」科目不計入dao營業外支出回

分錄借:資產減值損答失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固定資產減值是一項資產的減值損失 所以計入損益類「資產減值損失」科目內,固定資產專案是根據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淨值與成本孰低計量的,當淨值大於成本時就要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它是根據謹慎性原則計提的。它是預計的未來現金流量的淨值,是一項公允價的變動,而不是處置時實實在在損益,所以它在處置時的損失才是營業外支出。

5樓:龍泉

固定資bai產發生損壞、技術陳舊du或其他經濟原因zhi,導致其可收回dao金額低於其賬面版價值,這種情況

權稱為固定資產價值減值。企業應當在期末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逐項進行檢查,並計算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以確定資產是否已經發生減值。如果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企業應當按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並計入當期損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應按單項資產計提。

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時,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科目;如果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價值又得以恢復,則應在原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範圍內予以轉回,此時,應借記「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科目,貸記「營業外支出」科目。

企業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應通過「營業外支出」賬戶核算,這句話對嗎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不對。企業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應通過「資產減值損失」賬戶核算,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固定資產減值是指固定資產發生損壞、技術陳舊或者其他經濟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應當按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減值準備,並計入當期損益。

「1603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科目核算內容: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固定資產的減值準備。

二、資產負債表日,固定資產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貸記本科目。處置固定資產還應同時結轉減值準備。

三、本科目期末貸方餘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7樓:綠水青山

企業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應通過「營業外支出」賬戶核算——錯企業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應通過「資產減值損失」賬戶核算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企業應於期末對固定資產進行檢查,如發現存在以下情況,應當計算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以確定資產是否已經發生減值:⑴固定資產市價大幅度**,其跌幅大大高於因時間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預計的**,並且預計在暫時不可能恢復;⑵企業所處經營環境,如技術、市場、經濟或法律環境,或者產品營銷市場重大變化,並對企業產生負面影響;⑶同期市場利率等大幅度提高,進而很可能影響企業計算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的折現率,並導致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大幅度降低;⑷固定資產陳舊過時或發生實體損壞等;⑸固定資產預計使用方式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如企業計劃終止或重組該資產所屬的經營業務、提前處置資產等情形,從而對企業產生負面影響;⑹其他有可能表明資產已發生減值的情況。

1、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時候

借:資產減值損失 -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2、固定資產處置時沖銷這個科目: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

3、一般清理淨損益的時候a清理完成後,屬於生產經營期間正常的處理損失借: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貸:固定資產清理

b屬於自然災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貸:固定資產清理

反之則做營業外收入

希望能幫到你哈

8樓:

本人認為,應分部門核算。如果是生產用的,應該通過「製造費用」核算,如果是管理用的應該通過「管理費用」核算。

為什麼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對方科目是營業外去出 10

9樓:

因為按照會計制度規定,「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的是企業發生的與企業生產經營無直接關係的各項支出。如固定資產盤虧、處理固定資產淨損失、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罰款支出等。

資產減值準備為什麼不能在稅前扣除?

10樓:伍芷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五條的規定,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是指不符合***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風險準備等準備金支出。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屬於不能稅前扣除的準備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 )規定:

第八條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十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二)企業所得稅稅款;

(三)稅收滯納金;

(四)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五)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

(六)贊助支出;

(七)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29號)的規定:「 (三)企業按會計規定提取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不得稅前扣除,其折舊仍按稅法確定的固定資產計稅基礎計算扣除。施行時間 ,本公告適用於2023年度及以後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

企業2023年度彙算清繳前接收**或股東劃入資產,尚未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的,可按本公告執行。對於手續不齊全、證據不清的,企業應在2023年12月31日前補充完善。企業凡在2023年12月31日前不能補充完善的,一律作為應稅收入或計入收入總額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

資產減值準備只有實際發生時且經稅務局批准才可以稅前扣除。

在稅法上,為什麼固定資產的減值準備不允許從收入總額中扣除?我想知道原因,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是想問企業所得稅計稅基礎中為什麼要在淨利潤中加上固定資產的減值準備而不能地稅吧?

會計要求遵循謹慎原則,所以需要對發生減值的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為的是不高估資產;

而稅法上對於未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或其他損失,不予以稅前抵扣。固定資產的減值準備只有在報廢或清理時才會最終轉成損益類科目,並實際影響繳稅基數: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

(營業外收入)

換個角度想想,**肯定是希望你多繳稅的,所以只要沒有實際發生損失,就不能稅前抵扣

12樓:匿名使用者

說白了,「固定資產的減值準備」根本沒有實際發生,只是預計以後可能發生,這就有點點類似預提費用的性質了,但是比預提費用還預提費用,稅務局不傻當然不允許啦

13樓:匿名使用者

按照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前允許扣除的專案,原則上必須遵循真實發生的據實扣除原則,除國家稅收規定外,企業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等規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準備金(包括資產準備、風險準備等)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第(七)項規定,企業發生的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財務會計制度規定,基於資產的真實性和謹慎性原則考慮,為防止企業虛增資產或者虛增利潤,保證企業因市場變化、科學技術進步,或者企業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導致資產實際價值的變動能夠真實地得以反映,要求企業合理地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提取準備金。原企業所得稅相關政策規定,壞賬準備金、商品削價準備金、金融企業的呆賬準備金按規定的比例允許在稅前扣除,其他的準備金,如存貨跌價準備金、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金、長期投資減值準備金、風險準備金以及稅收法規規定可提取的準備金之外的任何形式的準備金均不得在稅前扣除。

稅法上一般不允許企業提取各種形式的準備,主要基於以下考慮:一是,企業所得稅稅前允許扣除的專案,原則上必須遵循真實發生的據實扣除原則,企業只有實際發生的損失,才允許在稅前扣除;反之,企業非實際發生的損失,一般不允許扣除。而企業各項資產減值準備的提取,是由會計人員根據會計制度和自身職業判斷進行的,不同的企業提取的比例不同,允許企業準備金扣除可能成為企業會計人員據以操縱的工具,而稅務人員從企業外部很難判斷企業會計人員據以提取準備的依據是否充分合理。

二是,由於市場複雜多變,各行業因市場風險不同,稅法上難以對各種準備金規定一個合理的提取比例,如果規定統一比例,會導致稅負不公。三是,企業提取的各種準備金實際上是為了減少市場經營風險,但這種風險應由企業自己承擔,不應轉嫁到國家身上。因此,企業提取的資產跌價準備或者減值準備,儘管在提取年度在稅前不允許扣除,但企業資產損失實際發生時,在實際發生年度允許扣除,體現了企業所得稅據實扣除和確定性的原則。

四是,各國所得稅法不允許各種準備稅前扣除的一般做法,特別面臨在當前我國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合理、內控機制不完善等狀況,許多企業利用提取準備的辦法達到逃避稅的目的。但是由於人身保險、財產保險、風險投資和其他具有特殊風險的金融工具風險大,各國所得稅都允許提取一定比例準備金在稅前扣除,所以,企業所得稅法規定,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不得稅前扣除,而經***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核定的準備金,則准予稅前扣除。這樣也為一些特殊企業提取的準備金的稅前扣除提供了可能。

企業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應通過「營業外支出」賬戶核算,這句話對嗎

這句話不對。企業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應通過 資產減值損失 賬戶核算,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會計分錄 借 資產減值損失 貸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固定資產減值是指固定資產發生損壞 技術陳舊或者其他經濟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應當按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

固定資產變賣損失時,轉入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支出的賬面金額有幾十萬,該怎麼處理

關於固定資產清理的會計處理,請你查閱財政部2001年制定頒發的 企業會計制度 第三十九條及會計科目1701的說明,按你提供的業務的會計處理應為 1.借 固定資產清理 借 累計折舊,貸 固定資產,2.取得變價收入時,借 銀行存款或現金,貸 固定資產清理,3.發生清理費用時,借 固定資產清理,貸 銀行存...

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會影響營業利潤嗎

會影響的,分錄正確 營業利潤 營業收入 營業成本 營業專 稅金及附加 營業費用 屬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資產減值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或減變動損失 投資收益 或減投資損失 其中營業收入包括 主營業務收入 和 其他業務收入 利潤總額 營業利潤 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支出淨利潤 利潤總額 所得稅費用。營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