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王莽的「新」朝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綏和元年(前8年)繼他的四位伯、叔之後出任大司馬,時年38歲。翌年,漢成帝崩。
漢哀帝繼位後其祖母傅太后、母親丁太后的外戚得勢,王莽退位隱居新野。其間他的兒子殺死家奴,王莽逼其兒子自殺,得到世人好評。
2樓:匿名使用者
基本不可能.
如果真有王子被殺.
多半是帝王不喜歡他了.
在我國古代是誰最早提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3樓:**心靈之夜星人
韓非。他依法治國的理念最值得稱道的便是他第一次提出的「法不阿貴」的思想,也就是後人所說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不僅是法家,更是封建法制社會的一個重大突破。
4樓:
這個是法家的思想理論,有記載的是韓非子的言論「法不阿貴」,翻譯過來就是「貴族犯法與庶民一樣要處罰」。
5樓:半糖小福
古代封建社會制度本身密切相關,為了加強統治設立了很嚴格的法治,為了得到百姓信服,所以下令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6樓:家常美食分享記
商鞅佐秦孝公變法時,太子的師傅公孫虔為阻止商鞅變法,唆使太子違法,這就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諺語的由來
7樓:今天不想吃肉肉
雖然提出來了,但是大部分時候我覺得在古代只不過是個法律條文罷了,實際作用很小。
8樓:匿名使用者
著名的法家代表韓非所提出的,他的這一論調沿用千年,得到了人們的推崇。
9樓:玩泥土的小姐姐
韓非便是從法家學派走出的佼佼者,還是「帝王之學」的創始人
10樓:來自響水湖過目不忘的老虎
我認為是商鞅變法時的韓非提出的。
在古代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那麼在古代天子(皇帝)犯法與庶民同罪嗎?
11樓:年輕的黃四娘
是這麼說的,但天子一般都「不」犯法。如果真的無法掩飾,會為了穩定民心採取一定的方式,比如:割發代首。
12樓:血灑征衣
皇帝出口成憲,他的意志和說出來的話就是法
13樓:律皖秀
古代封建等級森嚴。皇權至上。怎麼可能與庶民同罪。
14樓:匿名使用者
天子也要守禮守法,逾禮逾法要不就被史官罵死,要不就被言官罵死
可以參考一下嘉靖年間的大議禮
15樓:
你在開玩笑吧!~自古以來民不與官鬥。。。。你還相信歷史書呢!~太可愛了吧 沒聽說過嗎 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謊言。
16樓:袍哥關雲長
都是假的,從古到今,同人不同命。
一個人統治階級,一個是被統治階級。
騙人的,不可信。
17樓:v雨逝走了思念
那只是一個口號罷了。
皇帝說法律有用就有用。
18樓:言寺寺寺
當然不是啦,皇帝說什麼都是對的
19樓:烈火流觴
口號而已,刑不上士大夫
20樓:匿名使用者
皇帝最大,下罪己詔,代罰
21樓:匿名使用者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22樓: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何況皇帝
23樓:狗狗忍者小神龜
這就是糊弄老百姓的,你也信?哪有那樣好的皇族?
24樓:枯柳生
在古代,皇帝說的就是法,你說他會犯法嗎?
25樓:並肩穿越這黑暗
................天子是皇子 王子也是皇子 皇帝犯法 你覺得呢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是誰提出來的?
為什麼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說法
26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糾正一下..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這一說法是古代(及具體哪個朝代我也不知道)**吏治為了樹立律法的威嚴,體現國家法律**的力量而提出的,就是無論是誰觸犯了法律,哪怕是天子(皇帝)也要受到責罰。
但是說歸說,古代的法律是以封建社會貴族階級的利益為主的,真正實現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說法只是麻痺人民的思想的做法而已。
27樓:匿名使用者
那是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統治向百姓灌輸的,
2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法律對待公民都是平等的。
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還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29樓:隱隱雨翼
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wáng zǐ fàn fǎ,shù mín tóng zuì 】
釋義:王子犯了法,要和老百姓一樣處以罪罰。指王法對王子、平民是一樣的,誰都沒有特權。
出 處1: 《野叟曝言》第六七回:「眾人都道說那裡話,王子犯法,庶民同罪,這是因姦殺命的事,既犯到官,還有活命的嗎。」
出 處2:《史記·商君列傳》:
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
出處3:《秦香蓮》等包公戲曲裡經常可以聽見的臺詞。
30樓:匿名使用者
王子犯法,不是天子,法律是天子訂的,天子定法律是為了維持江山的穩定,天子不存在犯法,如果因為某些罪把皇上殺了那一切都沒了,腦袋和江山沒了,他的法律還算個屁啊
31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法律永遠無法審判立法者,若一個國家由貴族立法,則貴族可凌駕於法律之上,若由天子立法,則除了天子以外任何人包括太子王子親王三公,皆在法律所控制之內。你若是問我人民立法當何解?抱歉,人類幾萬年以來從未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是人民所定,你的問題超綱了
32樓:老劉過日子
出 處1: 《野叟曝言》第六七回:「眾人都道說那裡話,王子犯法,庶民同罪,這是因姦殺命的事,既犯到官,還有活命的嗎。」
出 處2:《史記·商君列傳》: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令行於民朞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
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
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於邊城。其後民莫敢議令。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實際上是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的變種,意思一樣。只是黔首百姓的一廂情願罷了。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例子
金瓶梅出自哪個朝代,賭 出自哪個朝代
金瓶梅 是我國明代長篇世情 成書約在隆慶至萬曆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專笑生。金瓶梅 屬借 水滸傳 中武松殺嫂一段故事為引子,通過對兼有官僚 惡霸 富商三種身份的封建時代市儈勢力的代表人物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生活的描述,揭露了明代中葉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具有較深刻的認識價值。是明朝,是借 水滸傳 中武松殺嫂...
清明是哪個朝代,《清明》是哪個朝代的哪個詩人寫的
杜牧有一首很著名的詩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始於古代帝王將相 墓祭 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
這是哪個朝代的落款,這是哪個朝代的落款
這是青花瓷,最早出現於元朝,盛極於清朝,但碗已經破壞,而且估計是來自民間,價值如何就不易評價了 這是哪個朝代的落款,求解 10 這不是畫押款,畫押款只清代一位皇帝時期有,這叫缺筆款。該款起於清嘉慶年,延用至 時期的民窯 這種款識從元代到 都有,屬於畫押款,大多民窯都用畫押款,你這個看上去應該是清中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