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平
一、分析:此題主要根據重力等於浮力以達到平衡。
開始時是平衡的,重力=浮力(一個式子):
[s*l*(p蠟)+m]*g=(p水)*g*[s*(l-h)+m/(p鐵)] 其中s為蠟燭的橫截面積。
隨著燃燒進行,重力逐漸減少蠟燭會上浮,但因速度緩慢,在物理研究時就將過程中每一個狀態都看成平衡狀態;這樣我們不考慮過程,直接找到最終的平衡狀態:蠟燭燃到水面處,此處重力=浮力(第二個式子):
[s*a*(p蠟)+m]*g==(p水)*g*[s*a+m/(p鐵)] 其中a為蠟燭熄滅時剩餘長度。
由一式解出s,帶入二式解出a,則時間就是(l-a)/l'
二、**中圓即地球,bp就是此人,p點為觀察點。由切割線定理先求pa=pb*pc其中pb=6.32;pc=pb+2r。
其實題中要求的並不是pa,而是弧線ab的長度,但現實中pb很低,這樣pa與弧ab基本一樣,可以近似。學過解三角形後也可以求出弧ab的長度,但一般這樣是沒有必要的。
2樓:匿名使用者
1/蠟燭底面積=s,鐵塊的體積=v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g排
pls+p''v=[(l-h)s+v]p'
變化下就是 [p'(l-h)-pl]s=(p''-p')v (1)
設經過t時間蠟燭熄滅,說明蠟燭入水
側根據阿基米德原理p(l-tl')s+p''v=p'[(l-tl')s+v]
變化下就是[p'-p](l-tl')s=(p''-p')v (2)
綜合(1)(2)得[p'(l-h)-pl]s=[p'-p](l-tl')s
所以t = p'h/[(p'-p)l']
2. 地球半徑用r
圓心角n=arccos[r/(r+6.32)]
然後就l=πrn/180
或者由於高度相對太小,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勾股定理
6.23米和6400千米分別是直角邊,求斜邊
最遠看到的海面=(6.23*6.23+6400000*6400000)開根號
大約是6400000米
希望對你有幫助
3樓:
我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在開始時。排開水的重量=全部重量
設蠟燭體積為v蠟
則m+v蠟*p=(m/p」+(l-h)/l*v蠟)p』
除了v蠟 不知,其他都是已知量,可以表示出v蠟。
下面是末狀態,我們設最後蠟燭長度為s,還是排開水重量=剩餘重量
則m+(s/l)*v蠟*p=((s/l)*v蠟+m/p」)*p』
這個式子只有v蠟 和s 不知,將v蠟 帶入,求出s 這是剩餘的蠟燭,一開始的蠟燭長l,則少了(l-s),剩下的就不用我做了吧。我現在給你想第二題,先回答了吧。你再等等 。
這個題比較簡單,過人的頭頂做地球的切線,然後求從切點到人站的地方這一段圓弧的長度。
又是個直角三角是,設半徑為r,人高度為h,人的頭頂到水平行線距離為s
則,勾股定理
(h+r)的平方=r的平方+s的平方
求出s然後求出以地心為頂點的角的正弦值,再用反三角函式表示出這個角,為
arcsin(s/(r+h))
再求那段弧的長度為arcsin(s/(r+h))*r
這就是能看到的距離了。
當然你要用arccos(r/(r+h))來表示那個角,更簡單,不用求s。
我花了近15分鐘啊,給點分吧,謝謝。
初二物理題(採納再加),初二物理題(採納再加)
將容器 水 木條看成一個整體,前後兩種情況中,容器對桌面的壓力都等於整體重力,所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是一樣的。在前一情況中,容器中的水面較高,所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較大,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當然也較大 後一情況中,因木條不在水中而是放在容器口上,所以水面高度較低,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就較小,水對容器底部的...
初二物理題
透明薄玻璃板,便於確定像的位置,便於比較像與物的大小及距離關係。透明薄玻璃 像距與物距 在研究平面 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我們選用了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這樣便於確定像的位置,從而進一步比較物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以及物與像的大小關係。把玻璃板豎直的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一根點燃的蠟燭a,從玻璃板前...
初二物理題
用一塊較薄的玻璃片,垂直於桌面放置,在一邊放一物體,取同樣的物體在另一邊放置,放置時注意使其與第一個物體的像重合,測量兩邊物到玻璃的距離,相等 用玻璃代替平面鏡,兩邊的物體用蠟燭,把前邊的蠟燭的像與後面的蠟燭對齊,並量出距離,肯定相等 祥見物理教科書 做 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實驗時,在桌面豎立一塊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