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原創歌手夢瑤
如果想不起來,或者沒有,那就要注意了,你的孩子很可能正在被你慣壞。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在很多歐美國家,讓孩子從小參與家務勞動幾乎是共識。在德國,甚至有專門的法律規定孩子必須做家務。所以想要孩子成為優秀的人,從小培養他做家務的習慣是必不可少的哦。
那不同的年齡做什麼家務比較適合呢?把這份總結收藏下,就知道啦!
孩子在不同年齡段應當承擔起他的責任,在此,父母們要起到乙個很好的引導作用。
其實有時候並不是孩子懶,而是你沒有給他們動手的機會。或者雖然你「要求」孩子參與了家庭勞動,但方法不對,孩子也根本無法享受到勞動的樂趣。
所以,父母怎樣做也是一門大學問!重點來了,請搬好各自的小板凳。
1. 讓孩子意識到家庭責任。
應該讓孩子知道,家務活不是乙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家庭的事。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出乙份力,幫彼此分擔。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才更願意付出,越來越具備責任感。
2. 尊重孩子,給予孩子選擇權。
如果孩子不喜歡做家務,不要生硬地勉強他。爸爸媽媽可以邀請孩子開個家庭會議,列出家務活分工清單,讓孩子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兩項去做。
3. 保持耐心,多鼓勵孩子。
孩子一開始做家務很可能做不好,但家長不應該太苛刻,多點耐心,給予孩子一些積極的鼓勵會讓他更有動力。而且鼓勵不應該只停留在誇孩子「你真棒」,而應該表揚孩子具體做了什麼。
4. 用積極的態度感染孩子。
如果父母總當著孩子的面抱怨家務活又髒又累,孩子肯定不太願意做家務活。爸媽們應該多給孩子傳遞積極的情緒,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積極參與家務勞動。
5. 給孩子一些新的挑戰。
經常重複做某件事,孩子很容易感到乏味。所以媽媽們可以偶爾給孩子一些新的任務或者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孩子反而會覺得新鮮,這樣也可以鍛鍊到孩子,讓他不再畏懼挑戰和失敗。
6. 在孩子面前適當示弱。
都說懶媽媽容易養出勤快孩子。媽媽們如果能偶爾示弱,向孩子求助,「可以幫下媽媽嗎?」孩子反而會更有自信和責任感,主動幫媽媽分擔。
教育從來都不是隻侷限在課內和書本知識的學習,其實家庭生活中的鍛鍊能帶給孩子更多。爸爸媽媽們應該學會讓孩子去體驗家務勞動,而不是包辦一切,看似愛孩子,實則害了孩子。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這就叫成長。
2樓:創作者
從小做家務會讓孩子有就家庭意識,有一定的責任意識,長大後一定會是勤勞、負責的人。
3樓:網友
1.對小孩子來說,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不僅能夠提高他的肢體能力,還可以鍛鍊思維能力。
2.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做家務,他才能體會到家長的付出,長大後也知道孝順父母,承擔屬於自己的家庭責任。
4樓:惠華小知識
長大以後熱愛勞動。因為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孩子都會慢慢形成習慣的。
家長為什麼要讓孩子學做家務?
5樓:毓覓山
1.鍛鍊生活自理能力。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孩子從小學習做家務,將來乙個人獨立生活時父母就不會太擔憂。
父母總覺得孩子不會自我管理、獨立性差,而且對大人的依賴性強,其實是家長剝奪了孩子鍛鍊的機會。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對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特別重要。
2.促進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
7年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北京、黑龍江、江西和山東四省市的2萬名小學生進行了家庭教育狀態調查,結果顯示:
相比於不做家務的孩子,做家務的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提高了27倍。
孩子做家務,看似簡單,然而家務勞動整合了很多認知技能,比如孩子收拾玩具,需要將玩具分類,然後放到不同的箱子裡去,考驗了孩子的分類能力。
先澆花還是先擦地,如果先擦地,之後澆水澆多了流下來,就又需要擦一次地了,事倍功半,做事情的先後順序涉及到孩子的統籌能力、邏輯能力、時間管理等等。
這些能力是影響孩子未來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家務勞動不僅不會影響孩子學習,某種程度上還能促進孩子的學習。
所以,做家務讓孩子動手又動腦。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也說過類似的話:兒童最早是通過動作來發展思維的,越喜歡動手越有利於大腦的發育。
6樓:星碎痕淚雨
讓孩子做家務,是我們對孩子從身體到心靈的一系列培養,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幫助。
1、幫助孩子練習動作技能。
心靈手巧的孩子大多會一些家務或者手工活,不同的家務可以鍛鍊到不同的部位,疊衣服可練習到小肌肉,擦地板則可以鍛鍊到大肌肉。
2、讓孩子練習分類歸納。
分類和收納的意識,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物品需要分類歸納才能理清,學習知識也要分類歸納才能融會貫通。
讓孩子從小養成分類歸納的好習慣,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工作中,都能讓他一生受益。
3、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讓孩子先從和自己相關的事情做起,再擴充套件到其他家人,從小學著為家中盡乙份心力,便可培養出家庭責任感。孩子會更愛家,珍惜家人的勞動成果,懂得承擔。
4、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還能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雖然年紀還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練習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並從中獲得自信。
5、培養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剛開始學習做家務,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但是媽媽不需要著急,在練習過程中,孩子會觀察媽媽的做法,媽媽也可一步一步地進行示範講解。
讓孩子通過模仿媽媽的動作來完成家務,這樣能讓孩子思考「怎麼做才能做得好」,進而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7樓:網友
家長要讓孩子學做家務,因為讓孩子學做家務有以下好處:
1、從小讓孩子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2、孩子從小勞動,可以知道勞動的辛苦,從而更加珍惜勞動成果。
3、做家務可以磨練孩子的意志。
4、做家務可以強化孩子的責任感。
5、孩子在做家務中可以豐富生活知識,發展智力。
6、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乙個除了學習什麼家務都不會的孩子是沒有足夠的自信的。
7、會做家務的孩子,長大了參加工作也會具有條理性。
8樓:有趣的教育
家長為什麼要讓孩子學做家務,一是能夠鍛鍊孩子啊,讓孩子能夠有一定的能力,二是能夠勞逸結合,不只是學習啊,鍛鍊做家務,可以轉移一下目標,三是通過做家務可以目標更遠大,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9樓:網友
家長讓孩子做家務,是為了鍛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以後可以自己處理事情,不用依賴父母。
10樓:教育達人張老師
因為孩子終有一天也要成年,將來也需要自己自力更生,獨立生活,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的,所以學會最基本的家務勞動,也是孩子能夠獨立生活的基本條件。
11樓:執念love無塵
勤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培養孩子做家務,鍛鍊他們的自理能力,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對於他們來說都是非常好的品德,鍛鍊他們的意志力,自制力。
12樓:小木屋
讓他知道家庭中的每乙個成員都是需要做家務的,共同去維持家的乾淨整潔,讓他知道這是一種義務。
13樓:南方的燕子嶺
不同的人做同樣的事情效果不一樣,能夠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孩子成長外部影響很大,家長的陪伴同樣重要。幫助孩子大腦思維健康成長非常重要,人格形成都有幫助。手腦結合,百利無害。
14樓:遺忘曾經
這個孩子不只是要去學習,因為這個家務活也要去學習到,因為長大了自己出去工作了什麼也不會幹那怎麼能行呢,所以業餘時間也得讓孩子練習做家務。
15樓:牛牛超酷
這是從小鍛鍊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從小學做這些,將來孩子才不會依賴,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凡是自己能動手解決的儘量別依賴別人。養成好的習慣。
16樓:生活達人陳露露
鍛鍊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孩子的責任意識。
17樓:在這裡
家長,為什麼要讓孩子學做家務,我覺得這個就是家長在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就是最起碼的家務活還是要會做的。
18樓:朵朵仙
一是為孩子以後獨立打下一點基礎,二是增加孩子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心,參與感,三是教育孩子對於勞動的態度和認識。
19樓:雙如南
讓孩子做家務可以更好的鍛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歸納總結可以更好的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鍛鍊孩子的大腦。
20樓:忻梓學姐
要讓孩子能夠知道承擔乙個家庭的勞累,能夠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能夠學會感恩自己的父母。
21樓:乙個大衰梨
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以後生活獨立的一種方式。
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親子活動,讓愛與被愛同時存在。
22樓:竹笛飄香
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些孩子長大了一點飯不會做,都是從小沒有培養這方面的能力。
23樓:依舊氣泡
主要是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幫助孩子儘快獨立,另外也稍微幫家裡分擔一點家務。
24樓:上海泥水匠
因為乙個人最終必須獨立。所以要學點生活常識,為了生存。
25樓:網友
為了讓孩子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做個勤勞的好孩子,培養孩子動手能力。
打小就幫父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了會如何?你會不會讓自己的小孩做家務?
26樓:彩虹巧克力糖豆
打小就幫父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了也會變得更加的優秀,我當然會讓自己的孩子做家務,這是培養他獨立自主的好方式。
27樓:王芳芳麼麼噠
從小就幫父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之後自律性特別的強,而且並不排斥這傢伙,我會讓自己的孩子做家務。
28樓:時間帶給我們的快樂
如果是在小孩子自願的情況下,可以讓小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孩子體會到家人的辛苦。
從小特別聽話懂事的孩子,長大以後就快樂嗎
不一定啊!為什麼總是把父母放到孩子的對立面呢?為什麼聽父母話就一定是壓抑自己呢?很多父母和孩子都是最貼心的朋友啊!才不是題主描述的這種上下級的關係!我從很小的時候就感覺到很自由,尤其十八歲以後父母更是很少干預我的事情,不管我要上學,戀愛,工作,旅行,或者做一些人生大的決定,我父母都非常少管我,小時候...
從小被領養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心理問題
那就是看孩子9知道不知道是被領養的,還有家庭教育怎麼樣,孩子心裡,有的可能自卑吧,如果領養家庭的素質好的話,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心理的問題的.從小被領養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心理首先的話,我認為如果孩子不是自己父母親版生的,是權被領養的,而且孩子還會還知道自己是被領養的話,那麼首先的話,我認為他在這個家中...
從小被父母頻繁打罵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
會對交流有所陰影,也會變得自卑,同時也可能會變得暴躁。現在社會,大部分父母都面臨著上有老 下有小的巨大壓力,疲憊的日常,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也使他們在面對孩子時失去耐心。從最開始打罵的內疚 反省到最後的放任 習以為常,為多少孩子的童年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從小在父母的打罵和吼叫下長大的孩子,自己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