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書是記載三國以後歷史的

2025-01-22 03:35:16 字數 3794 閱讀 1574

1樓:井上織

2.王安石(北宋)《資治通鑑》

其中最據價值的是胡三省的批註。

3.劉義慶(南朝宋)《世說新語》

絕好的一手史料,但是不能百分之百相信,需要分析。

4.范曄(南朝宋)《後漢書》

部分史料是與《三國志》互補的,將桓、靈、獻三朝的事記載的非常詳細。而且它將《續漢書》的內容完全加入,看它就不用再看《續漢書》了。

5.袁巨集(東晉)《後漢紀》

這本書對於魏晉世人意識形態的研究有一定造詣。

6.常璩(十六國)《華陽國志》

我國現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一部地方誌,裡面涉及了魏晉的宮廷秘聞。

7.皇甫謐(西晉)《高士傳》《列女傳》

醫學家皇甫謐是針灸學的祖師,但也是著名的文人,《高士傳》《列女傳》記載了後漢的許多重要人物事蹟,由於本朝人寫本朝事史料價值極高。

8.《九家晉書輯成》

晉書的版本太多,後來有人把九個版本融合在一起,就是《九家晉書輯成》,去年我看過可作者想不起來了,中華書局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恐怕沒有專門的書記載三國後歷史,一般都是史書比較多。明朝永樂大典,清朝四庫全書。

3樓:霽月難逢

你是想看西晉五胡十六國?

4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資治通鑑》: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春雹衡史由周威烈王二肆局十三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扒做年徵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

它是中國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動物、植物、礦物、巫術、宗教、歷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山。

哪本書真實記載了三國曆史?

5樓:漢匠文化

三國志》。三國志》,二十四史之蘆圓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

蜀國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

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鹹平六年(1003年)三書才合為一書。

哪本書是描寫真正的三國曆史?

6樓:乾萊資訊諮詢

1《三國志》(最好是帶裴松之註釋的,因為其註釋中引用了大量當時記載三國的史書,而這些書到今天已有九成都失傳了,只是在註解中保有資訊)

2《後漢書》

3《三國會要》,是記載三國時期的典章制度的。

4《資治通鑑》,因為是編年史,可以通過它知道三國時期每年都發生了哪些事。

5《漢晉春秋》,《華陽國志》,《魏略》,《九州春秋》

6《晉陽秋》

7《三國志集解》,為註解三國志與裴松之注之作。

三國是**,還是歷史?

7樓:乾萊資訊諮詢

三國是歷史真實存在的,但同時也有**的藝術形式。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山州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

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埋唯鬧,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彎罩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西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瞭解三國的歷史應該看什麼書

8樓:愛創文化

按我這個順序來,包你瞭解清楚。

一,先看《三國演義》,把三國的趣味性提高,激發對三國的強烈興趣。

但是請注意,看的時候必須提醒自己,這是演義這是演義這是演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國演義是半古文半白話文,讀起來不費盡,沒有古文經驗的讀者也能順利讀完。

二、再看《三國志》。

三國志是晉人陳壽寫的,離三國時代很近,而且作者治學嚴謹,他的三國志可信度較高,公認的研究三國曆史第一史書。

本書是紀傳體的,也就是樓主說的「按人物寫的」。

分三大部分:魏、蜀、吳。

其中再細分人物。

基本上出名的人物都寫到了。

三、接下來看裴松之的注。

因為陳壽太嚴謹,所以很多他覺得可信度不是100%的資料全都不用。

裴松之將這些資料整理歸納,寫進了注裡,並加了自己的是說明。

比如這個材料來自哪哪哪,可信度如何如何,我個人看法是什麼什麼。

所以裴松之的注是較為客觀的,值得研究一下。

四、再下來可以看其他關於三國的史書。

比如資治通鑑、魏書、曹瞞傳、後漢書什麼的。

五、接下來看百家觀點。

比如易中天品三國,周思淵講三國等等。

三國演義是什麼時候的書?

9樓:網友

三肢握國演義(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數物歷史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歷畢慶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漢、魏、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和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編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望謝謝。

三國演義是**還是史書

10樓:淵風羽

簡單來說三國志是史書,而三國演義是**。

三國沒含演義》是枯嫌笑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是歷史演義**的經典之作。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者衫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批吒叱風雲的英雄人物。

在對三國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今天我們對於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三國志》是西晉史學家陳壽撰寫的史書,記載三國時期的史料。六十五卷,包括《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

11樓:新左右

三國演義》是**,談拆行是元含譁末明初**家羅貫中根據陳壽《御橘三國志》和裴松之註解以及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經過藝術加工創作而成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歷史三國中那個人的武力最強,真實歷史記載三國人物武力排行

這個很難說,單打獨鬥一般都是 家之言。但演義裡還有蛛絲馬跡可循 逍遙津之戰,張遼上來就殺了兩員敵將和數十名敵兵,後來在敵陣中左衝右突,救援友軍,而孫權是10w大軍 儘管是病的而且是虛誇的。三國志 張遼傳 關羽也曾對張飛說 此人勇武不在我二人之下。忘了出自 反正不是演義 潼關之戰,馬超本來想突襲曹操,...

三國趙子龍是怎麼死的,歷史上三國趙雲最終是怎麼死的?

是被秦王賜死的。白起拿起劍自刎時,仰天長嘆 我對上天有什麼罪過,竟落得如此下場?過了好一會兒。建興七年,趙雲病逝。後主劉禪於景耀四年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我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俗話說金呂布,玉趙雲,銅馬超,趙雲在死之前對他妻子說 我馳騁殺場幾十於年身上一點傷口都沒有.她老婆說 你沒有傷口,那我給你個.隨...

三國以後誰做皇帝,想知道三國時期是誰最後當皇帝了

三國歸於晉,晉主是司馬炎。魏國的的司馬昭統一了三國魏蜀吳。他的兒子司馬炎當上了皇帝,建立了晉王朝。史稱西晉 晉武帝司馬炎 236年 290年 晉朝的開國君主。晉皇司馬炎。統一天下。死後幾年爆發八王之亂。之後是五胡亂華。北方歸於前秦。南方歸於東晉。司馬炎 建立晉朝 後滅蜀 吳統一天下 司馬炎,奪取了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