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字來歷的資料 有關漢字的起源的資料
1樓:機器
1、漢字的起源有種種傳說,中國古書裡都說文字是倉頡創造的。說倉頡看見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長得好像是一幅繪有文字的畫,倉頡便描摹他的形象,創造了文字。有的古書說,倉頡創造出文字後,由於洩漏了天機,天落下了小公尺,鬼神夜夜啼哭。
還有一種傳說,說倉頡觀察了鳥獸印在泥土上的腳跡,啟發了他發明文字的靈感。這種種傳說都是靠不住的。文字是廣大勞動人民根據實際生活的需要,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才慢慢地豐富和發展起來的。
2、從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國考古工作者多次發掘了半坡遺址(今西安市東郊半坡村北),發現了早在6000年左右半坡人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創造了具有文字性質的劾劃符號和繪畫、雕塑、裝飾品等藝術作品。半坡人的刻劃符號多保留在彩陶上,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中國文字。
3、近年來,中國在山東莒縣陵陽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處遺址裡發現了一批墓葬(距今已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一些陶尊上各刻有乙個圖象文字,共發現了10多個單字。這些文字是按照實物的形狀描繪出來的,所以稱為「象形字」。
字型的結構與甲骨文上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因此,「象形字」是中國最早的文字,它已具有了文字的特徵。
有關漢字的來歷 漢字在歷史上的發展
2樓:世紀網路
1、漢字的來歷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初始古人以口口相傳為主,由於口傳存在侷限性,無法儲存,傳遞給第三者時會出現誤差。古代部落首領就創造出了「符號文字」,起初以不同的簡單符號來傳遞不同的資訊,後來演變成為象形圖畫,是它開啟人類文字初時代。
2、漢字與形體之間關係緊密,通俗的說象形圖畫文字孕育了人類文字,起初的文字像畫,後來隨著人類文化的進步,逐漸轉變成了甲骨文,甲骨文起源於殷商時期,多為篆刻在龜甲獸骨上而聞名於世,字型雖簡略,但闡明思想,在當時屬於十分成熟的文字。
3、漢字到西周時期又以金文呈現,在結構上和甲骨文類似,但筆畫粗壯,字型的轉彎處喜向圓轉,金文被稱為籀篆體,它是書法界的鼻祖,現在已被淘汰,但在書法界、文字界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這一點世人都一致認同。
4、春秋戰國時期時興大篆,大篆一般寫在竹簡上,字型美觀,外形整齊,結構也非常好,彎曲圓轉也很到位,主要以形象為基礎,以形聲構造而來。後來又興起了小篆,小篆是大篆的簡化字型。
5、漢代時期文字時興隸書,史記成熟的隸書形似楷書,隸書並不是當時的主流文字,只是當時下級小吏通用的應急文字。後來經程邈整體成了統一的隸書字型,以扁方形呈現,捺筆向上挑,當時的隸書都喜歡上挑,現在也有人寫字喜歡上挑。
6、東漢時期文字演變了楷書,楷書歷經多朝後,在唐代時期字型成熟,成為了書法大家最愛的字型,有人稱它為中國書史之祖,國史多以楷書撰寫而聞名。楷書字型秀麗,灑脫,很多人都很喜歡,它對漢字的貢獻也非常大。
7、漢字隨著時代的發展,最後演變為草書、行書、宋體等,而現在最主流的文字是宋體,字型簡潔,意思清楚,文字發展至金已有近5000多年的歷史,現在中國的漢字型系已十分成熟。
舉例列舉3個漢字的由來,
3樓:網友
國:乙個口和乙個或。(會意。從「囗」(wéi),表示疆域。從或(即「國」)。或」亦兼表字音。本義:邦國)
天:會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個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頭,小篆變成一橫。本義:人的頭頂。
一些字的由來一些漢字的來歷
祖,從 示 部,示在古代有祭祀之意,且,古音ju,最早指男性 所以 祖 的古意也是先輩 祖先的意思。指的是生育自己的先人,是受到祭祀的物件。明朝浙江杭州有個方秀才,上京趕考進士,船過蘇州,只見 岸上燈火輝煌,笙歌滿耳。待船靠岸一看,原來是一戶富商懸聯招婿。喜 字的由來 此聯曰 走馬紅燈,燈戲馬走,戲...
漢字的來歷
起源考古發現 中國考古界先後釋出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 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賈湖刻符經碳14物理測定,距今約7762年 128年 歷史 還有七千年前的雙墩刻符 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 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 連字成句的莊橋墳遺址文字 大汶口陶尊符號 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 夏墟的水書。早期的骨刻...
有關漢字的,有關漢字的資料
漢字,是用於書寫漢語的文字,也可被借用於書寫日語 朝鮮語 韓語 等語言。是中國唯一的官方文字,也是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之一。目前確切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朝的甲骨文。在日本語中與平假名 片假名混合使用。漢字也曾經是李氏朝鮮的官方文字之一 15世紀朝鮮世宗發明諺文,亦稱朝鮮語 韓語 目前韓國只在需要漢字標記以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