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迕發明了圓周率,誰發明了圓周率

2025-01-30 00:05:22 字數 4082 閱讀 9798

1樓:心中如此而已

中國古算書《周髀算經》(約西元前2世紀)的中有「徑一而週三」的記載,意即取。

漢朝時,張衡得出即(約為。

西元263年,中國數學家劉徽用「割圓術」計算圓周率,他先從圓內接正六邊形,逐次分割一直算到圓內接正192邊形。他說「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包含了求極限的思想。

劉徽給出π=的圓周率近似值,劉徽在得圓周率=之後,將這個數值和晉武庫中漢王莽時代製造的銅製體積度量衡標準嘉量斛的直徑和容積檢驗,發現這個數值還是偏小。於是繼續割圓到1536邊形,求出3072邊形的面積,得到令自己滿意的圓周率。

西元480年左右,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沖之進一步得出精確到小數點後7位的結果,給出不足近似值和過剩近似值,還得到兩個近似分數值,密率。

和約率。密率是個很好的分數近似值,要取到。

才能得出比。

略準確的近似。

2樓:網友

圓周率是恆定值,為客觀存在的數學概念。所以,不應該稱其發明,而應稱其發現。

3樓:tang唐1995白羊

圓周率是客觀存在的,不應該說「發明」,應該是「發現」

圓周率是誰發明的

4樓:98看娛樂

圓周率不是某個人發明的,而是由許多數學家經過了無數次的演算所得出來的結果。

首先推算圓周率數值的人是阿基公尺德,利用圓內接和外切正多邊形的周長算出圓周率,後來的祖沖之也進一步的出了圓周率小數點後7位的結果。

1965年,英國灶譁數學家約翰·沃利斯(john wallis)出版了一本數學專著,其中他推匯出乙個公式,發現圓周率等於無窮個分數相乘的積。2015年,羅切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在氫原子能級的量子力學計算中發現了圓周率相同的公式。

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佈圓周率現已到小數點後萬億位。

2021年8月17日,美國趣味科學**報道,瑞士研究人員使用一臺超級計算機,歷時108天,將著名數學常數圓周率π計算到小數點後萬億位,創下該常數迄今最精確值記錄。

國際圓周率日:

2011年,國際數學協會正式宣佈,將每年的3月14日設為國際數學節,**則是中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的圓周率。

國際圓周率日可以追溯至1988年3月14日,三藩市科學博物館的物理學家larry shaw,他組織博物館的員工和參與者圍繞博物館紀念碑做3又1/7圈(22/7,π的近似值之一)的圓周運動,並一起吃水果派。之後,舊隱臘行金山科學博物館繼承了這個傳統,在每年的這一天都舉辦慶祝活動。

2009年,美國眾議院正式通過一項無約束力決議,將每年的3月14日設定為「圓周率日」。

決議認為,「鑑於數學和自然科學是教育當中有趣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學習有關π的知識是一教孩子幾何、吸引他局敗們學習自然科學和數學的迷人方式……π約等於,因此3月14日是紀念圓周率日最合適的日子。」

5樓:麋鹿時往前走

圓周率不是誰發明的而是發現。

算出圓周率的人是我國西漢的劉歆,解帶譽野開圓周率的人是虛知hpfykg。根據「圓面積等於它直徑三分之一平方的七倍」和「圓的曲線周長6+2√3與直徑3的唯一乙個比」計算而來的唯一乙個比值π=

其餘的比值蠢喊都是正n邊率。正n邊形的折線周長與對角線1的n個比計算出來的n個比值叫做正n邊率

圓周率是誰發明的?

6樓:小樂學姐

圓周率不是某乙個人發明的,而是在歷史的程序中,不同的數學家經過無數次的演算得出的。古希臘大數學家阿基公尺德,開創了人類歷史上通過理論計算圓周率近似值的先河。西元480年左右,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沖之,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

圓周率用希臘字母π(讀作pài)表示,是乙個常數(約等於,是代表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它是乙個無理數,即無限不迴圈小數。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代表圓周率去進行近似計算。而用十位小數便足以應付一般計算。即使是工程師或物理學家要進行較精密的計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數點後幾百個位。

7樓:麋鹿時往前走

圓周率是我國西漢末年,劉歆(約分元前50年到西元23年)最早根據「圓的周長與圓上的直徑的唯一乙個比是6+2√3比3」發現的。並制定為π=。

張衡、劉徽、祖沖之、歐洲的安託尼茲和古埃及的阿基公尺德等他們基本都是根據「正6x2ⁿ邊形的周長與過中心點的對角線的比」比值為應該稱為正6x2ⁿ邊率。因為「正6x2ⁿ邊形的周長與過中心點的對角線的比」是隨著無限無窮無極限的自然數n的變化而產生無限無窮無極限多個比,所以正6x2ⁿ邊率也就出現了無限無窮無極限(個比值)的數。

圓周率是誰發明的

8樓:亞浩科技

圓周率的發展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圓周率不是某乙個人發明的,而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信李由許多的科學家經過無數次的演算而得到的。而阿基公尺德就是歷史上第乙個通過計算而得到圓周率近似值的人。隨後在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數學家祖沖之在前人的基礎上將圓周率精蠢坦埋確到了小數點後7位。

圓周率的簡介圓周率指的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它能夠幫助我們精確計算圓的周長、面積、球的帶螞體積等等。目前,圓周率已經精確到了小數點後萬億位。

誰發明了圓周率

9樓:麋鹿時往前走

圓周率不是誰發明的而是帶譽野發現。

算出圓周率的人是我國西漢的劉歆,解開圓周率的人是hpfykg。根據「圓面積等於它直徑三分之一平方的七倍」和「圓的曲線周長6+2√3與直蠢喊徑3的唯一乙個比」計算而來的唯一乙個比值π=

其餘的比值虛知都是正n邊率。正n邊形的折線周長與對角線1的n個比計算出來的n個比值叫做正n邊率

圓周率是誰發明的

10樓:天羅網

01 準確的說,圓周率是被發現的,而不是被髮明的。發明是原本沒有的東西,比如電燈;發現是早已存有,只是人們不知道。在東漢初年的數學書《 周髀算經》裡已經載有「周三徑一」,稱之為「古率」。

西漢末年,劉歆(約分元前50年到西元23年)定圓周率為。

東漢時代,張衡(西元78-139年)求得兩個比,一是92 29=另乙個是10,約等於印度數學家羅笈多也曾定圓周率為10,但已遲於張衡500多年)。

到了三國時,魏人劉徽(西元263年)創立了求圓周率的準確值的原理,他用割圓術求得圓周率的前三位數字是π≈稱為徽率。

到南北朝時代的祖沖之(西元429年—500年),他已推算出也就是π≈他是世界上第乙個確定圓周率準確到7位小數的人。在一千多年後,歐洲的安託尼茲(16世紀~17世紀)才重新發現了這個數值。

02 古今中外,許多人致力於圓周率的研究與計算。為了計算出圓周率的越來差宴越好的近似值,一代代的數學家為這個神秘的數貢獻了無數的時間與心血。十九世紀前,圓周率的計算進展相當緩慢,十九世紀後,計算圓周率的世界紀錄頻頻創新。

整個十九世紀,可以說是圓周率的手工計算量最大的世紀。進入二十世紀,隨著計算機的發明,圓周率的計算有了突飛猛進。藉助於超級計算機,人們已經得到了圓周率的2061億位精度。

歷史上最馬拉松式的計算,其一是德國的ludolph van ceulen,他幾乎耗盡了一生的時間,計算到圓的內接正262邊形,於1609年得到了圓周率的35位精度值,以至於圓周率在德國被稱為ludolph數;其二是英國的william shanks,他耗費了15年的光陰,在1874年算出了圓周率的小數點後707位。可惜,後人發現,他從第528位開始就算錯了。

03 把圓周率的數值算得這麼精確,實際意義並不大。現代科技領域使用的圓周率值,有十幾位已經足夠了。如果用ludolph van ceulen算出的35位精度的圓周率值,來計算乙個能把太陽系包起來塌租的乙個圓的周長,誤差還不到質子直徑的百萬分之一。

以前的人計算圓周虛衫銀率,是要**圓周率是否迴圈小數。自從1761年lambert證明了圓周率是無理數,1882年lindemann證明了圓周率是超越數後,圓周率的神秘面紗就被揭開了。現在的人計算圓周率,多數是為了驗證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另外就是為了自己的興趣。

祖沖之的發明,祖沖之在哪發明了圓周率

祖沖之姓名 祖沖之 國家或者地區 中國 學科 數學家 天文學家 發明創造 圓周率之父 祖沖之 429年 500年 字文遠,南北朝時期著名數學家 天文學家。祖沖之祖籍范陽郡遒縣 今河北淶水 為避戰亂,祖沖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遷至江南。祖昌曾任劉宋的 大匠卿 掌管土木工程 祖沖之的父親也在朝中做官,學識淵...

誰發明了電報誰發明了電話誰發明了無線電廣播

莫爾斯發明了電報。貝爾發明了 史特波菲德發明了無線電廣播。是不是五年級下冊全練上的?貝爾發明 莫爾斯發明電報 史特波菲德發明無線電廣播 1895年義大利的馬可尼和 的波波夫幾乎同時發明了無線電,但馬可尼首先取回得了國際專利。答此後發射和接收裝置便應運而生,並在很短時間裡不斷改進,達到群眾性使用的水平...

誰發明了什麼 誰發明了什麼怎麼樣發明

誰發明了什麼怎麼樣發明 1 愛迪生髮明瞭電燈。1879年10月21日,電燈研製成功,他為此試用了接近1600種材料進行試驗,連續用了45個小時之後這盞電燈的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2 蔡倫發明了造紙術。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制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在洛陽發明了用樹皮 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