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民生主義的內涵是什麼

2025-02-01 00:25:19 字數 1918 閱讀 2063

1樓:網友

民生主義為孫中山所倡導的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之一。 在成立中國同盟會時提出。民生主義是孫中山的「社會革命」綱領,它希望解決的課題是中國的近代化,即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使中國由貧弱至富強;同時還包含著關懷勞動人民生活福利的內容,以及對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潰瘍的批判和由此產生的「對社會主義的同情」。

孫中山把民生主義的主要內容歸結為土地與資本兩大問題。「平均地權」——土地國有」是孫中山的土地方案。主要內容為「當改良社會經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

其現有之地價仍歸原主所有,其革命後社會改良進步之增價,則歸於國家,為國民所共享」。簡稱為「漲價歸公」。孫中山認為這一方案的實施可以防止壟斷,也能使「公家愈富」,從而促進「社會發達」。

在有關資本的課題上,孫中山確認「實業主義為中國所必須」。他認為中國的近代化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實業計劃》一書就是發展社會經濟的巨集偉藍圖。他把發展社會經濟的途徑歸結為「節制資本」和發展「國家社會主義」,即將「不能委諸個人及有獨佔性質」的「大實業」(如鐵路、電氣和水利等)「皆歸國有」,因為這既可「防資本家壟斷之流弊」,又得以「合全國之資力」。

民生主義實質上是最大限度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雖然它塗上了客觀社會主義的色彩。

2樓:刀叉兩肋

包括民生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本題,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民生是歷史的重心,民生是社會一切活動中的原動力,以及民生主義即貧富均等。民生主義對我國當前保障和改善民生,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材料一中的"日"比喻的是誰?有何含義?

3樓:

材料中「日」指的是夏桀,他自比為太陽,以為可以和太陽一樣永世長存。

因為他「自比於日」,自誇說:「天之有日,猶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

昆一中的簡介及位址,資料

4樓:網友

昆一中就在昆師路路口與西站立交橋相交處。

5樓:寒潭飛雁

呵呵,我就是昆一中的~

一中100歲了。

6樓:網友

昆一中 在昆師路 盡頭 那裡 就是小西門 那裡拉 現在 曲一中 也厲害了 好象 還超過了 昆一中了 呵呵。

7樓:網友

你看一下很清楚的。

圓,一中同長也什麼含義

8樓:愛問小薛

乙個圓心,半徑都一樣。

圍繞無規矩不成方圓說,意做人要嚴於律己。

9樓:千葉欣雨

純語文翻譯:圓這種圖形,有一箇中心,從這個這個中心到圓上各點都一樣長。

數學意義:圓有乙個圓心,圓心到圓上各點的距離(即半徑)都相等。

材料一中的「思想材料」指的是什麼

10樓:當年雲霧裡

思想材料指的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直接**,即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經濟學和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物質的經濟事實指的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尤其是工業革命。

材料一中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的含義指的是什麼

11樓:唐歌

解釋】復:再;返:回來。一去就不再回來了。比喻事情已成為過去,再不能重回。

材料一中「仁」的思想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孝」的基本含義是什麼?

12樓:網友

仁 :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

孝:儒家的倫理範疇。主要指敬奉父母、善事父母。儒家認為孝是各種道德中最根本的。

13樓:網友

針對周朝禮崩樂壞的局面,孔子提出了仁。

敬奉父母、善事父母。

孫中山的民生主義為什麼是資本主義的土地綱領反映了資產階級在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

孫中山是從國家人民的角度提出這個主張,當時沒有實現是因為議會沒有通過,反對的聲音很大,國民黨不能一手遮天強行實施。到了國民黨掌權,又發生日本入侵,蘇俄叛亂,只能到臺灣實行了。孫中山提出民生主義的原因 有關 三民主義 中 民生主義 一目的內容方面,現行高中教材是這樣表述的 平均地權 即孫中山的民生主義...

材料一中的歷史人物是誰,材料一中兩位歷史人物分別是誰

請回答 1 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誰?2 結合材料二,談談他在歷史 內上有何貢獻?3 我們該 容如何評價他?1 秦始皇 2 他統一六國,結束諸侯混戰局面 統一後,創立了一整套封建 主義的 集權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 他還統一了貨幣 文字 度量衡,對經濟文化發展作出貢獻 他南征北戰,使得秦朝疆域遼闊,為以後的...

材料一中騫為漢使月氏的目的是什麼有什麼歷史意義

1 主要目的是聯合bai月氏du 牽制匈奴.因為張騫出使西域時zhi,漢朝的軍事dao實力與匈奴相比處於弱勢 專,而月氏是屬西域大國,又與匈奴有世仇.月氏的祖先可能是青海甘肅那個地方的先民,被匈奴攻擊而西遷.次要是收集西域的風土人情.2 張騫出使西域 路過大宛國,忽悠大宛王派人護送自己 開創了西漢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