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百字的篇幅簡單介紹徐霞客怎麼寫?
1樓:紫珠鳳
徐 霞 客。
簡 介。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
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徐霞客遊記》,開闢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廈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近年,視徐霞客為遊聖,步徐霞客足跡,遊覽祖國大好河山已成為中國旅遊界的嶄新時尚《徐霞客遊記》是一本有著幻想性的書。
受耕讀世家的文化薰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地經圖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遊生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28歲以前的紀遊準備階段。重點放在研讀祖國的地理文化遺產,並憑興趣遊覽太湖、泰山等地,沒有留下游記。
第二階段為28歲(1613)至48歲(1633)的紀遊前段,歷時20年,遊覽了浙、閩、黃山和北方的嵩山、五臺、華山、恆山諸名山。但遊記僅寫了一卷,約佔全書的十分之一。
徐霞客的足跡遍及今19個省、市、自治區。他不畏艱險,曾三次遇盜,數次絕糧,仍勇往直前,嚴謹地記下了觀察的結果。直至進入雲南麗江,因足疾無法行走時,仍堅持編寫《遊記》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萬字的《徐霞客遊記》。
55歲(1640)雲南地方官用車船送徐霞客回江陰。56歲(1641)正月病逝於家中。遺作經季會明等整理成書,廣泛流傳。
2樓:小不點阿呆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徐霞客遊記》,開闢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廈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近年,視徐霞客為遊聖,步徐霞客足跡,遊覽祖國大好河山已成為中國旅遊界的嶄新時尚。
3樓:夏夜的雨
徐霞客。明朝,(西元1586到1641),字振之,名巨集祖,江陰人,用一雙腳走遍了半個中國大陸,為中國創新了地理經典,證明了各個錯誤,做出了巨大奉獻。
4樓:媽媽爸爸一號
徐霞客是明末的一位奇人,他用雙腳,一步一步地走遍了半個中國大陸,並把他的遊歷記載下來,寫成了一本千古奇書《徐霞客遊記》.他的這本書經過現代地理學家的實際勘探,證明他的觀察和描述非常準確,是乙份很有價值的科學文獻。他的遊記詳實生動,寫山寫水,都能融入深刻的感情。
是我國山水文學的不朽傑作。(約13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全是我自己想的!
用一百字的篇幅介紹徐霞客.
5樓:網友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漢族,明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偉大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探險家。崇禎十年(1637)正月十九日,由贛入湘,從攸縣進入今衡東縣境,歷時55天,先後遊歷了今衡陽市所轄的衡東、衡山、南嶽、衡陽、衡南、常寧、祁東、耒陽各縣(市)區,三進衡州府,飽覽了衡州境內的秀美山水和人文大觀,留下了描述衡州山川形勝、風土人情的15000餘字的衡遊日記。
他對石鼓山和石鼓書院的詳盡記述,為後人修復石鼓書院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他寫的遊記,既是地理學上珍貴的文獻,又是筆法精湛的遊記文學。他的遊記,與他描繪的大自然一樣質樸而綺麗,有人稱讚它是「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這一點也不過分。讀他的遊記,使人感到是一真與美的享受。
大自然雨、霧、晴、晦的千變萬化,山、水、樹、巖的千姿百態,再現在徐霞客的筆端,彷彿使我們也隨著徐霞客的足跡,跋涉奇峰峻巖、急流險灘,置身於祖國的秀麗山河之中,為之陶醉,為之驕傲,心中油然公升起對祖國的無限深情。
一百字左右的文言文,一百字左右的文言文
醉翁亭記 北宋 歐陽修 選自 歐陽文忠公文集 環滁 ch 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 h 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 l ng y 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 ch n 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
用總分總說一下西安作文一百字,用總分總說一下西安作文一百三十八個字
我的的童年像一條五彩繽紛的小溪,正緩緩地流著,而童年的趣事就像是一朵朵浪花,將永遠地珍藏在 的記憶中。記得 5歲的時候,特別喜歡玩沙。只要一看到沙灘,就趕緊脫掉小鞋衝向它的懷抱。在沙灘上爬來爬去,快樂得大喊大叫。沙灘 和小夥伴們的手中,一會兒變洞穴,一會兒變小山,一會兒又變成一座大城堡 玩得可有趣了...
左右的古詩,一百字古詩詞有哪些?
第一首 李白的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 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 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