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都是兄弟,為何還要弄乙個排名?

2025-02-01 03:35:23 字數 1562 閱讀 1362

1樓:貓擬

水滸傳》之所以要弄乙個排行,我覺得首先是**更類似於一種人物傳記,可以通過乙個個的排名將人物逐次展現出來,另外來說梁山好漢,其實說到底就是佔山為王的山匪而已,山匪一般比較注重兄弟情義,以及輩分,他們之間講究入夥,所以排名在另外一方面也是體現他們輩分以及入夥順序的乙個特徵

仔細來看《水滸傳》裡面的人物排行,基本上都是按照人物出場先後順序,對於作者來說,這樣能有助於他更好的將人物傳記**描繪出來,另外這也使得他的**更具有特色,給予主要人物一些排名及外號,這樣可以使得讀者及觀眾的印象更深,從而使得**更具有傳唱度,然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現在《水滸傳》已經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著之一。

雖然這群梁山好漢一直舉著替天行義的大旗,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本身就是一夥山賊而已,他們佔山為王,儘管一直以來更多的是取富人之財,但是他們一夥人所做出的惡行也是很多的,所以說作為一群山賊,他們講究兄弟情義,講究入夥,所以每每有新人入山時,兄弟一夥便進行結拜,當然也不能亂了輩分,所以說便定下這些排名,其實我們在很多的影視電視劇集中可以看到很多山匪都進行排名,不過基本上都是幾當家,因為一般的山匪數目並不是很大,但是梁山作為能與朝廷分庭對抗的山匪,其手下的人數定然是不少,肯定也不能使用幾個當家進行排名,所以這也是梁山一百零八排名的原因之一。

在《水滸傳》這部劇裡面,每個人物的性格及行為都刻畫的很是生動形象,這108位好漢無一不是俠義肝膽,喜歡懲奸除惡,救助弱小,加上劇中所刻畫朝廷的昏庸無能,於是便讓我們對這群好漢不由得心生敬仰,同時也使得我們對這108個排名印象深刻,即使是現在,很多人還是能夠叫上一兩個人的稱號,我覺得這也是《水滸傳》最成功的地方了。

儘管我們在劇中更多看到的是兄弟們之間的互幫互助以及每個人的豪情仗義,但是仔細來想想作為一群管理體制並不完全的山匪,尤其是相互之間的來路並不相同,所以在私下肯定少不了矛盾與衝突,而排名與輩分的存在正是減少了這種衝突。

2樓:虎妞說事

因為古時候講究尊卑有序,如果沒有秩序,那麼梁山眾多好漢就會亂作一團。

3樓:來自呂祖堂有實力的白鷺

上山原因各不相同,具體可以分為元老派、結盟派、恩人派、無奈派等等,加上108將物理、智謀、為人等都不一樣,肯定要排名,這裡借用一句很經典的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面孔。

4樓:愛小樹苗

兄弟也有關係好壞之分,而且如果本事通天的人和乙個沒什麼本事的人平起平坐的話,也不能夠讓人信服。

梁山好漢排名都是根據什麼來排名的?有網友能告知嗎?

5樓:王祿

是個人能力的大小來排名的,這個能力的考察是乙個人的綜合能力,各方面的能力都會考慮的。

6樓:小阿星

主要是根據綜合的實力和水平來排名的,同時也是根據在梁山上的地位以及名氣來排名的。

7樓:巨集盛巨集盛

是根據他們的武力值以喚笑遲及對梁山做出的貢獻來進行排名的公升橋。這就是梁山好漢的排名方式,是比較認可的一種方式。和李。

8樓:不爽的爽朗菌

是以他們的能力,武力,他們的綜合素質,給後世留下的聲望這些方面來進行排名的。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誰是宋江身邊的哼哈二將

最忠心的是李逵,生死相隨,最支援的是吳用,誰是宋江身邊的哼哈二將 梁山好漢中誰最早認清宋江真面目?最早認清宋江真面目的人應該是公孫勝,因為當時的他會道家法術,知道宋江是一定要受封的,所以最後選擇了離開梁山。公孫策是最早看清宋江真面目的人,他清楚的知道宋江把個人前途利益看的很重,比兄弟情義重百倍千倍。...

水滸傳中的108位好漢的故事,概括《水滸傳》中108位好漢的綽號與事蹟。

吳用 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平生機巧聰明,曾讀萬卷經書。使兩條銅鏈。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 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 第三次攻打祝...

水滸傳中108好漢最後都活著嗎,水滸傳中108將,最後有幾個活著?都是誰?

梁山好漢大結局 1 入雲龍 公孫勝 出家 2 玉臂匠 金大堅 御前聽用,後任職於內府御寶監 3 紫髯伯 皇甫端 御前聽用,後任御馬監大使 4 聖手書生 蕭讓 受職於蔡太師府 5 鐵叫子 樂和 王都尉府中使令 6 雲裡金剛 宋萬 戰死於潤州 7 沒面目 焦挺 戰死於潤州 8 九尾龜 陶宗旺 戰死於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