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重力勢能只與3個因素有關 : 質量 重力加速度 相對高度。
第乙個:相同體積的實心鐵球和實心鉛球顯然質量不同 兩球在同一位置 所以重力勢能不同。
第二個:「受到相同重力」這句話間接說明質量相同 兩球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如果相對的平面也是相同的話 則他們相對於那同一平面的重力勢能也相同。
第三個:同第二個一樣道理。
2樓:網友
重力勢能的定義是:由於物體被舉高而具有的能。計算公式是ep=mgh1.體積相同,密度鐵的大,所以鐵的質量大,高度相同,鐵所具有的的勢能也大,ep鐵》ep鉛。
2.重力、高度都相等,套公式,ep木=ep鐵(不過,不知道要不要考慮重心的變化,因為木球和鐵球所受重力相等,也就是質量相等,而木頭的密度小於鐵,所以,木球的體積大於鐵球的體積,那麼木球的重心也會高於鐵球的,這時候就是ep木》ep鐵)
3.這條與第二條相似,如果不往深了考慮,那麼ep鉛=ep鐵。(如果考慮重心的變化,ep鉛如果有錯的話,望能批評改正。
3樓:網友
1. 鐵《鉛 ,鉛密度大。
2、=,重力相等。
3、=,質量相同。
高一的物理題,求重力加速度的。
4樓:網友
v2=v5=
v5的平方-v2的平方=2g*
g約等於。
5樓:網友
算的話不想算了,告訴你公式好了,就是at^2=
x △x就是兩點之間的距離差。
6樓:網友
通用 求平均速度 在求加速度。
重力勢能高一物理題
7樓:網友
面積很大,就是說不計水面的公升降。
從剛好沒入水(初位置)到池底(末位置),水的勢能變化也就是(僅僅)和木塊的位置在初始位置和末位置的變化。
這部分水的體積和木塊相等,而比重是木塊的2倍,則質量為2m位置高落差為h-a,所以勢能公升高了 w=mgs=2mg(h-a)過程中和f無關,如果一定要計算過程,那必須計算模組的能量變化,沒有必要。
8樓:開頃刻花
從木塊剛好完全沒入水中到停在池底過程中。
相當於與木塊等體積的水上公升到木塊剛好完全沒入水中時的位置p=m/v=1/2p'
m'=p'v=2pv=2m
w=m'g(h-a)=2mg(h-a)
高一重力勢能 物理題
9樓:網友
樓下的觀點我不敢認同了,我今年高考完了,物理感覺還可以。先說一下 ,b是零勢能面,這裡勢能為0,第二個式子中的符號不代表減少,而是代表正負功,就是說當物體沿力的方向運動時,做正功,相反的時候做負功,至於有夾角的時候就不告訴你了,這裡還用不到。 第二個式子左邊是重力所做的功,因為是逆重力方向運動,所以是負功-mg(h+h),這應該是式子的左邊,你好像寫反了。
右邊是ep1,也就是開始的勢能,因為在0勢能面一下,所以是-mgh 減去ep2,最後的勢能mgh,前面有乙個減號,所以一整理就是-mg(h+h) 怕你看不懂,寫了好多,好好學習吧,現在大學對我們很重要,我曾經走錯過,所以希望你們這些學弟學妹們能珍惜自己的學習時光···
10樓:網友
我明你的意思了。
上述你說重力做了-mg(h+h)的功,所以重力勢能變化了-mg(h+h)
這是不對的,根據功能原理,重力做了負功-mg(h+h),即為克服重力做了mg(h+h)的功,克服做的功會轉化成重力勢能,因此重力勢能增加。
上題中,從c到a,重力做負功為負,因此重力勢能增加為正wg=ep末-ep初,此處的wg為克服重力做的功,與重力做的功是一對反作用力,互為相反數,因此wg是正的。
11樓:網友
"如果從c位置到a位置 那重力勢能變化 -mgh-mgh=-mg(h+h) 也有負號 不是也是減少了?",這兒你理解有點問題,重力勢能的變化是mgh-(-mgh)=mg(h+h),因為零勢能面選擇在b平面內。所以在a處的重力勢能是mgh,在c處的重力勢能是-mgh,兩式相減就可以得到mg(h+h),而沒有出現負號。呵呵"
12樓:風
因為wg=ep1-ep2 重力做了-mg(h+h)的功 ep1= -mgh(初位置重力勢能) ep2 =mgh(末位置重力勢能)
mgh-mgh=-mg(h+h) 負號表示重力做功轉化為重力勢能,重力做功為負,因此重力勢能增加為正。
因為重力做功做了-mg(h+h) 所以c到a重力勢能增加mg(h+h)
13樓:網友
c到a位置,重力勢能mg(h+h)-0=mg(h+h)
重力勢能的變化:末狀態減初狀態。
14樓:
1重力勢能的正負號是有代數意義,就是正的肯定大於負的2 一定選0勢能面。
3 變化量與0勢能面沒關。
知道這些基礎定義題應該沒問題。
關於高中物理重力勢能的題
15樓:網友
這是我通過word2003給的解題步驟,不知道您滿意嗎?如果不懂的可以繼續問,希望您能,謝謝!!
16樓:網友
利用功能守恆來處理這個題目,動能轉化為勢能和熱能(摩擦力的功),1/2)m*(v0)*(v0)=(根號3)/4*l*mg+(1/2)mgu*(3/2)l,其中u為摩擦係數,求解方程即可。
高一物理的關於重力勢能的簡單題
17樓:網友
我想當c點被拉到d點的過程中,人對繩子做功,從而使繩子的能量上公升,因為動能是不變的,所以能量就加到勢能上去了。還有要克服乙個力,一定要在這個力的方向上有位移,而繩子的兩端ab是固定的,即沒有位移,所以不能說是克服牆對它的力吧。
18樓:網友
人對系統做了功,使系統的能量增加,但系統的速度為零,所以增加的是勢能,也就是重心上公升了。牆上的拉力沒有做功,因為拉力沒有使繩索發生位移。
19樓:書生不識春秋
重心和物體的形狀有關 它和其他力無關 只受重力影響。
高一下學期物理關於重力勢能的問題
20樓:林紫英
畫面均勻就是說它的重心在對角線的交點,你可以看成這個畫的所有重量都集中在那一點,那麼它公升高的高度就是畫長的一半,那麼增加的重力勢能就顯而易見了。忘採納。
21樓:網友
畫面是均勻的,在時,它的重心在畫的中間,捲起來時,它的重心在上卷軸處,也即它的重心公升高了,勢能增加。
22樓:網友
畫面處處均勻,那麼它的中心應該是處於畫面中心,於是將畫捲起來之後,中心上移了。
於是增加的重力勢能=
重力勢能物理題目
23樓:網友
重力向拿櫻旅上做負功,向下做正功,第一次落地做功為mgh,第二次落地不頌橋做功了。因為向上與向下的位移一樣,一正一負相抵消。
阻力做功,力的消凳大小為f,路程為s,則有動能定理:
mgh-fs=0-1/2mv0^2
s=[mgh+1/2mv0^2]/f
不明hi我。明瞭請點選。這個題有意思。呵。我同樣需要你的支援。
24樓:網友
重力做過mgh
總路程為(mgh+
高一物理重力
25樓:物理先知
物體向上運動時速度越來越小,受到的重力也就越來越小;向下運動時速度越來越大,受到的重力也就越來越大——不對,重力不隨速度的變化而變化(實際上,重力與高度有關,但此處不考慮,地表附近的重力近似相等)。
物體落向地面時比物體上拋時所受的重力大——不對,重力與運動方向無關。
用線懸掛的物體靜止時,細線方向一定通過重心——對,這也是懸掛法找重心的原理。
26樓:網友
在高度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一般不考慮重力加速度g的變化,所以,重力不會隨著物體上公升或者下降變化。因此,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錯的。
第三句話,根據平衡知識可知,用線懸掛的物體拉力一定是在豎直方向的,重力和拉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細線方向一定通過重心!
27樓:網友
1.錯,物體向上運動時速度越來越小。重力不發生改變。
不管在任何時候重力不會改變,除非這個物體還承受著其他的物體的壓力,不然重力不會發生改變!!2:物體落向地面時比物體上拋時所受的重力是以樣的!
在這種情況下重力是不會發生改變的!不計空氣阻力!!3:
不一定!!如果是豎直向下的話那就是!!但如果不是豎直向下它就不會通過重心!!
28樓:網友
第一句:如果前提是自由落體運動,沒有受外力的影響,比如說拉力的話就是對的。
第二句:錯。
第三句:對。
緊急問一道高一物理題,問一道高一物理題
解 1 木板的受動摩擦力的作用,加速度為 f m m g ma 根據 s v0t 則 t 2 4t 3 0 t 1 t 3 0 解得 t 1或t 3。顯然 t 1合題意,t 3無意義。所以,經t 1s後,物塊與木板分離。2 木板與小物塊分離時運動的距離為s 9m此時木板的速度為 v v0 at 12...
急。一道高一物理題,急急急急急 一道高一物理題
解 設水平面滑行距離為s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由摩擦產生的內能,所以有mg5 sin37 mg s cos37 5 解得 s 3.5 設物體能在水平面上滑行s mgcos37 5m mg s mgsin37 5m 得 s 3.5m 根據能量守恆 減少的重力勢能 增加的動能 克服摩擦力...
一道高一物理題,急需答案,急需25道高一物理計算題(要附答案)
1 設定最大初速度v初,利用公式v0平方 v初平方 2 a s.末速度等於50 s等於160,a等於5,得出v初等於30 2 設航母初速度v1,有方程組,v1 a t 50,1 2 a t 2 160.解出v1 10米每秒給分吧 都是 1 30m s 2 10m s 吧?1 用 末速度平方 初速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