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語言》內容摘要,《父母的語言》 讀後感是什麼?

2025-02-04 21:05:12 字數 3307 閱讀 6685

《父母的語言》 讀後感是什麼?

1樓:佩奇說影視娛樂

《父母的語言》讀後感:

一直以為孩子的教育是靠大量的閱讀和學校教育為主要途徑,所以我總是很焦慮的給孩子擇校,但是很有幸通過樊登。

閱讀接觸到這麼一本好書《父母的語言殲基》。

乙個讓我不再焦慮,同時也很慶幸自己平時給孩子灌輸的語言特別的多,當然也有不好的,只是相對於依賴電子產品,我更喜歡親子閱讀和語言表情的互動。

父母的語言》一書中指出對於孩子的智商的影響是來自於父母所給孩子的詞彙量,而往往現在這個任務被氏滑謹我們很多人所忽略,甚至被各種電子產品所代替的。

書中有乙個案例,是針對先天性聽力有問題的兩個孩子在做了人工耳蝸手術。

之後,乙個孩子在正常的學校和正常的孩子上學,而另外乙個卻在殘疾學校上學,智力和語言發展遲緩。

做手術的醫生在回訪過程中發現,形成這兩個孩子差距的原因是兩個家庭對於孩子的語言輸出,發展正常的孩子,家人在孩子做了人工耳蝸之後,把他當成正常的孩子,不停地給他說話,家人不停地和他交流,所以他在接觸了大量的詞彙後,智力發育和正常的孩子一樣。

而殘障的學校的那個孩子,家人和老師始終把他當成特殊的孩子,慢慢就被周圍人忽略掉了,所以他的智力和語言發展就緩慢。

所以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多去互動,讓他能夠語言情景化,更容易共情,而電子產品確實做不到的。與其等孩子大了給孩子花大量的錢,不如父母現在投資自己,多給孩子正面積極,鼓勵肯讓橡定的詞語。

《父母的語言》講了什麼?

2樓:當代教育科技知識庫

父母的語言》這本書表面看來是在講述孩子的大腦和智力的可塑性,但其核心是父母對孩子說什麼,更具有重要而強大的作用。意識到語言的巨大力量是乙個空前的機會,它能幫助孩子們消除成績差距,發掘潛力,笑迎人生。

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學校是否是名校並不能直觀影響孩子學業的好壞,父母與孩子交談中使用的語言才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在孩子越小的時候,父母與孩子有更多的溝通,孩子可以更加懂得表達,認知能力。

也更強。<>

《父母的語言》

3樓:天然槑

作者簡介】美]達娜·薩斯金德(danasuskind)芝加哥大學**及兒科教授,小兒人工耳蝸專案負責人,芝加哥大學醫學院「3000萬詞彙倡議」機構的創始人和主任。她曾獲得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傑出專案創新的領導者」獎項,也是白宮的「結束成績差距」倡議的發起人之一。本書是她30年的科學研究結晶,在美國學術界和教育界引起巨大反響。

第一章。緣分:兒童人工耳蝸醫生眼中的大腦發育。

本書的作者是一名負責兒童人工耳蝸植入的外科醫生,在做人工耳蝸植入的研究專案中發現:同樣是人工耳蝸成功植入的兩個聾啞孩子——扎克和公尺歇爾,在手術成功,獲得聽力以後,語言發展和學習能力卻是截然不同的。

語言環境與學習水平的關係。

早期的語言環境對孩子的大腦塑造、學習至關重要!

研究得出結論: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並不影響孩 子學業的好壞,然而,父母與孩子交談中使用的 語言才是最最關鍵的影響因素(其中包括孩子接收詞語的質量,比如家長說出詞語的質量,和說話的方式方法以及語氣等)。也就是說早期語言環境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孩子後在學業中的表現。

父母的語言是世界上最珍貴的語言,他們的語言對開發孩子大腦潛能起著最為關鍵的作用。

《父母的語言》

4樓:青檸姑娘

知道父母的語言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但不知道竟然有這麼重要。

這本書的書名是《父母的語言》,但英文名就是:3000詞彙。不同的父母和孩子交流不一樣的詞彙量結果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樊老師開篇就寫到:思想的停滯。

舉例:麻醉劑和消毒劑哪個最先被推廣?

答案:麻醉劑。因為視覺化,及時滿足,立馬就能起到效果,而消毒劑是慢性的。放在查詢為什麼產婦的死亡率高的時候,並不知道和接生的醫生沒有洗手有關。

同樣的在孩子身上,一般父母在孩子上小學或者初中的時候才看到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距,沒看到的則是在孩子3歲以前的差距。而差距有多少呢,就是3200萬詞彙。有一組資料也特別具有發言權:

13到36個月的孩子平均每小時聽到的語句,腦力勞動者家庭是487句話每小時,工人階級的家庭301句話每小時,接受福利救濟的家庭是178句話每小時。」

3歲孩子累計聽到的單詞量,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孩子是4500萬個單詞,接受福利救濟家庭的只有1300萬個單詞,相差了整整3200萬單詞。

書中也列舉了人工耳蝸的例子,兩個孩子同時接並清伍受**,植入人工耳蝸,一組父母和孩子大量語言溝通,另一組孩子不怎麼溝通。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和孩子大量溝通的基本**,而不交流的則更加嚴重了。因為當身體的乙個機能長時間不用的時候,大腦就會自動判斷其已經出現故障則慢慢喪失其功能。

父母在和孩子溝通中,利用3t選擇:

1.共情關注;不要強行讓孩子跟著你的思維走,孩子關注什麼你可以也跟著解釋什麼。就比如:給孩子講故事,當孩子分心玩玩具就不要強行讓孩子一定只能聽你講故事而不能去玩會玩具。

2.充分交流;和孩子溝通可以多使用疊詞或者代詞,比如:拉臭臭,小車車等;描述日常的生活,比如在汽車上,可以給孩子描述這個是路燈,這個是綠化帶等;

3.輪流談話;在和孩子溝通時,多提問,讓孩子和你進行互動,多說「怎麼辦?」「為什麼?」這樣讓孩子天馬行空,可以擴散孩子思維。

我們經常看到或聽到父正棚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絕或拼的是頭破血流,給好的物質條件,買好的學區房,交好的朋友,卻不曾知道3歲以前對孩子的陪伴有多麼重要,通過你的語言就可以讓孩子處於起跑線前端,而不是物質條件!

《父母的語言》

5樓:溫嶼

父母否定,貶低孩子,會使孩子看不到自己的長處,從而萌生自卑心理。其實也是對孩子的精神懲罰,這種懲罰的傷害比一般意義上的懲罰更厲害。

不管你做什麼,永遠不要貶低孩子。

父母要少看孩子短處,多發現孩子的長處,善於積極的語言來鼓勵孩子。

父坦激母這樣做。

第一:不當著別人的面否定,貶低自己的孩子。父母當著別人的面貶低孩子,更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第二:隱藏自己的失落,用愛心感化孩子。父母應適當調整自己對孩子的要求,不能對孩子要求太嚴格。

自信心是每個人做事成功的源泉。父母要時時以讚賞的眼光看孩子,讓孩子揚起自信的風帆,迎接成功的喜悅。

人類最大的在災難是瞧不起自己。

父母這樣做:

第一:尊重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自我形象就是自己對自己的正扒看法和評價。父母要記住:千萬不要為了自己所謂的尊嚴,去傷害孩子的自尊。

第二:告訴孩子「你能行」。

第三:培養孩子的特殊才能,特殊才能可以增強孩子自信。父母可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來培養孩子的特長,讓孩子通過發揮讓清襪特長樹立起信心。

第四:隨時鞏固孩子的自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容摘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要內容

出身於貧苦鐵路工人家庭的保爾 柯察金,早年喪父,全靠母親為人洗衣賺錢,將他養大。12歲那年,保爾 柯察金離開了學校,跟著母親來到車站的食堂幹活,受盡老闆娘的壓迫。不久,紅軍解放了他所在的小鎮,在築路工作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並引發了肺炎,他又去打仗保衛祖國和平,後來保爾全身癱瘓,接著雙目失眠,最後他...

新生寶寶是如何學習語言的?父母該如何教?

新生寶寶在出生沒多久還無法說話,但是他們雖然不會說,也會默默的觀察周圍的環境以及人,孩子的模仿能力都是比較強的,所以他們會通過模仿來學習自己聽到過的語言,孩子和誰待的時間比較久,他們就會模仿誰,一般都是父母陪在孩子身邊比較久的,所以父母的口頭禪也經常會被寶寶學習,他們在剛學習說話的時候,也經常會吐露...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容,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概括文章的內容 1 課題填充法 不少文章的題目就是內容的高度概括。首先,讀懂題目字面上的意思,再根據文章內容把題目擴充套件成一句完整的話,接著在此基礎上逐步進行修整,使表達更加全面,最後檢查。2 段意合併法 先清理文章脈絡,再寫出每段段意,接著根據文章內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併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