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是什麼時候派遣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

2025-02-05 16:20:11 字數 2791 閱讀 9793

1樓:大超說教育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宣德五年派遣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

2樓:史蒂芬斯

是在明宣德5年的時候開始第7次下西洋,雖然結果並不是特別的好,但是每一次都有著不小的收穫。

3樓:撒的謊

是在明宣德5年期間,也是皇帝頒佈了命令,要求鄭和下西洋的,這也是整個下西洋的最後一次。

4樓:創作者

是在1430年派遣鄭和第7次下西洋的,因為這個時候明朝的實力就已經很弱了,也是為了吸收一些新的知識,吸收了一些新的東西所以才會派遣鄭和第7次下西洋。

5樓:帳號已登出

1430年,當時是明德5年,他的理由是很多的國家並沒有朝貢,他也是繼承了自己祖上的一些想法才這樣做的。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間為什麼會派遣鄭和第七次下西洋?

6樓:大超說教育

主要還是因為當時大明國力強盛,朱瞻基想要宣揚國威。

7樓:一語隨言

一方面是為了向海外國家宣揚明朝發展之鼎盛;另一方面也是想效防祖父朱棣。

8樓:阿樂秋季雨

那是因為這樣做能夠讓兩國的**精通,而且也是為了能夠去做一些更好的事情,有利於國家的發展。

明仁宗朱高熾為何極力反對鄭和下西洋?

9樓:歷史茶坊

鄭和下西洋作為當時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而載入史冊,但維持這項壯舉所付出的代價也是極為高昂的。據史料記載,鄭和的船隊擁有各類船隻240餘艘,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是名副其實的無敵鉅艦。

當時沒有蒸汽發動機,這些龐然大物完全是靠人力驅動的,鄭和船隊中共有28000名船員,其中多數是槳手。這樣一支龐大的無敵艦隊,每次出行都需要耗費大量銀錢,「支費浩繁,庫藏為虛」,是導致明朝停止海上遠航的主要原因。<>

永樂時期,鄭和已經先後六次率領船隊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和宣揚大明國威,通過前六次出行其目的已經基本達到,因此無需再付出高昂代價繼續這一「偉大壯舉」。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永樂帝朱棣在第五次遠征蒙古回朝途中病逝,嫡長子朱高熾登上皇位,改元洪熙,史稱明仁宗。朱高熾雖然在位10個月就駕崩了,但由於朱棣忙於遠征蒙古,做為太子的朱高熾先後六次監國,實際在位時間長達8年零8個月。<>

在監國期間,朱高熾深刻的感受到由於遷都北京,修築長城,六下西洋,以及無休止的大規模遠征,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使得國家元氣大傷,國庫為之一空。朱高熾登基後頒佈的第一道詔書就是追回鄭和統率的遠洋船隊,召回在交趾(越南舊稱)採辦珍珠和在西域收購良馬的宦官,一句話概括來說,只要是花大價錢的事一律停止。這說明朱高熾並不是針對鄭和,而是為了休養生息,培本固元,讓鄭和率領下西洋的軍隊鎮守南京,使之成為首位南京首備太監。

朱高熾根本沒有謀害鄭和,否則就不會有宣德五年六月,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記錄。要知道明朝的君主集權雖不如後來的清朝,但已經是封建社會的集權巔峰,朱高熾如果要讓鄭和死,只需釋出一道指令即可。就連明武宗時期權勢熏天的權監劉瑾,也只需皇帝一道詔令便落得凌遲處死的下場,更何況實力遠不及劉瑾的鄭和。

綜上所述,朱高熾反對鄭和下西洋是為了休養生息,培本固元,避免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在一些虛無縹緲的事情上。但他並未謀害鄭和,否則縱使三寶太監有10顆腦袋也不夠砍的。

10樓:不會飛的肥豬

因為下西洋勞民傷財,要錢太多了,而且明仁宗朱高熾之前就已經是六次下西洋了。

11樓:體壇大拌菜

一、下西洋耗資巨大,勞民傷財。 明仁宗朱高熾是乙個關注民生、愛民如子的仁君,他深知這恢弘氣派的下西洋壯舉背後是多麼的勞民傷財,他出於對民生的角度考慮極力反對鄭和下西洋。

二、明仁宗朱高熾即位以前,鄭和已經六次下西洋,目的也已基本達成。六下西洋已經讓明朝獲得威望的同時帶來大量的收入,完全沒有必要再去一次。

12樓:號角

應該沒有那個皇帝極力反對下西洋,極力反對下西洋的是文官士紳階層,沒有人不明白海外**的利潤,尤其是江南籍的文官,基本每家後面都參與海外**獲利的,官方**讓這些人的家族連湯都喝不上,只能通過忽悠皇帝來暫停官方**,可能在皇帝口中是暫停的意思,出了北京就變成停止。

13樓:snow許我長歡

因為明仁宗朱高熾是乙個以民為主的明帝,知道鄭和如果下西洋的話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財力,受累的還是老百姓。

14樓:重拾真愛

因為費錢,下西洋要耗費大量的錢財,而且換回的東西都是不值錢的,為了減少開支,明仁宗反對下西洋。

15樓:笑亦無味

說到底就是因為下西洋不是以經濟為目的的,而是為了宣揚大明的國威,每到一處地方,就要賞賜當地土著,給國庫造成了巨大的負擔。

16樓:旅行商人

泰西人下西洋是尋找財富和擴充套件版圖殖民地,鄭和下西洋是宣揚大明國威和外國交易商品互通有無,目的不一樣,朱棣登基是隻有兩國來賀,後期四十多個國家來賀,有時一年會來三次,大明發明瞭火藥,泰西人發明了火炮。

17樓:為天地生民往聖

編纂永樂大典,遷都建皇宮,幾次打蒙古都是錢吧!下西洋再費錢,那麼永樂皇帝怎麼辦成這麼多大事的,光靠農業稅?是不是可能下西洋掙錢,但是國家行為損害了士紳利益,後來朱高熾反對下西洋是被**士紳忽悠了!

18樓:文韜武略

下西洋應該去西洋撈錢。

19樓:黑夜的小獵豹

就是一句話:太費錢了,沒錢了,該修養生息了。

大明朝明宣宗朱瞻基兩位皇后都是誰

第一位皇后 恭讓胡皇后,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妻胡善祥,明宣宗即位後,冊立為皇后。因只生下二位公主,在宣德三年,以無子多病為由,上表辭去皇后之位,退居長安宮 明英宗天順七年,追諡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修陵寢,不附廟。第二位皇后 明宣宗孝恭章皇后孫氏,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永城縣主簿孫忠之女。景泰八...

歷史上的朱瞻基給大明朝留下了怎樣的隱患?

宦官的勢力開始從明宣宗直接可以接觸外廷,導致了明朝的中後期宦官的專權歷史 在宦官接觸政務 取消海外探索跟對蒙古草原放任等方面為後世子孫留下了嚴重的隱患。朱瞻基當皇帝的十年間,讓整個大明王朝煥然一新,政通人和,無論是他對政 經 農方面,還是對吏治辦理,制度改革方面都是整個大明朝做得最好的,他留給明朝後...

明宣宗朱祁鎮被蒙古人掠走一年多,在那裡過著怎樣的生活

土木堡之變,明宣宗朱祁鎮被蒙古瓦剌部落擄走做人質,時長一年多。那麼曾經養尊處優,過慣了錦衣玉食生活的朱祁鎮在蒙古的一年多是怎樣生活的呢?有史記載,朱祁鎮在蒙古生活的一年,也是被首領也先好吃好喝供著,在生活上享受的是貴族的待遇,給了他三個照料日常生活的貼身侍從,賜給他一個蒙古女子侍候左右,還為他生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