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傑瑞的實驗室
是的,雖然兩者的製作材料不完全相同。
2樓:電飯鍋撒點粉
艾粑粑的材料:
艾菜半斤,糯公尺粉半斤,芝麻2兩,花生2兩,白砂糖1湯匙。
做法:1、艾葉洗淨後,用清水浸泡24小時,以去除苦味。
2、泡好的艾葉在熱水裡焯2分,撈出浸泡在涼水裡,繼續泡1小時。
3、泡好的艾葉擠去水分後,切成碎末。
4、將糯公尺粉,艾葉碎放在大碗裡,加約100毫公升水,揉成不粘手,略乾的麵糰。
5、花生和芝麻在炒鍋裡炒香,涼後裝入厚塑膠袋裡,用擀麵杖壓成碎末,再加入白砂糖繼續碾成略碎,裝入小碗,拌勻。
6、摘取少許麵糰,在手裡捏成扁圓形,放入少許花生芝麻餡,然後四邊向中間捏緊,將介面處捏實,做成像湯圓那樣的乙個球形
7、蒸鍋裡燒開水後,將製作好的艾粑粑放在玉公尺葉,或柚子葉上,放入蒸鍋裡大火蒸10分,關火連葉取出,即可食用。
涼吃風味更佳,若時間長了,艾粑粑太硬,可以入油鍋煎香。
小訣竅:1、香艾一般長得比較矮小,生草有香氣,如果實在找不到艾菜,可以用蒿子杆代替。艾葉一定要長時間浸泡,這樣製作出來的艾粑粑才不會苦。
2、艾菜越多越好吃,糯公尺粉根據個人口味適量調整。
3、花生或芝麻餡可以搭配艾菜清新的口感,也可以用豆沙餡或鹹味餡。
4、艾粑粑比較軟,也容易粘鍋,所以最好鋪在葉子上蒸熟,如果放在盤裡,則需要在盤底抹油,涼透了才能取出,否則易散。
青團和艾葉粑粑的區別 做青團用的艾草是哪一種
3樓:一念溫柔
1青團與艾葉粑粑最大的區別就是原材料上的區別,一般青團的製作原料主要是艾草,除此之外,還有泥胡菜、鼠麴草、漿麥草等;而艾葉粑粑的製作原料是艾葉,與青團不同的是,艾葉粑粑只能用艾葉製作。
2青物茄譽團一般多是加入豆沙、蓮蓉等餡料蒸食;而艾葉粑粑的吃法比較多,可以只用糯公尺粉加白糖製作,也可以在其中加入臘肉、雪菜等煎食,但有些地方也會將其蒸食。
3青團顏色油綠如玉,外形呈圓球狀,大小比較均勻,不同地區人制作的青團大小不一樣;艾葉粑粑的顏色一般比較深,多呈餅狀。
4就是普通的艾草。
青團是南方地區一種傳罩段統特色的小吃,常在清明前後吃,清明期間山上、田間的野菜種類較多,採摘這些可食用的野菜,和糯公尺粉攪拌成團,就可以製成青團。
其次青團中包裹豆沙、蓮蓉、薯泥等餡料,除了艾草之外,還有很多野菜可以製成青團,比納蔽如鼠麴草、漿麥草等,有些地方人們甚至還會用綠色蔬菜汁進行代替。
以前北方人叫南方人是南蠻,現在南方人叫北方人是撈頭,風水輪流轉
自古南方漢族就是北方當中的懦夫為了逃避戰火而逃到南方的,真正的漢族內有血性的容男人全都在北方抗擊,為什麼說你們南蠻子?因為你們南方的漢人選擇跟少數民族是融合,而我們是清剿,所以你們南蠻子南蠻子就是這麼來的 南方人看不起北方人的事實仍較突出,很不應該。都是中國人,搞那沒意思 現在南方人叫北方都叫撈嘿 ...
南方人叫油菜是什麼菜
好像是上海青。中山本土叫法一時諗唔起,記起再講你知。油菜是一種油料作物,不是蔬菜。冬季播種,次年4月收穫。用成熟的種子榨油。由於冬前氣溫偏高的緣故,有的油菜播種過早,年前就有早苔早花現象,由於當時的氣溫低,早苔早花不能正常受精結實,所以農民就採取摘尖的辦法,把嫩尖摘下,捆成把,當菜賣,這菜尖就是油菜...
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北方人,玉米 身材都是。南方人比較嬌弱瘦小,北方人比較彪悍強壯。一般而言你看感覺是壯還是柔,還有就是看是大隻還是小隻。就是一種感覺有時很容易就看出區別,這是氣質 氣場質地 的差別 北方人。玉米具有很強的耐旱性 耐寒性 耐貧瘠性以及極好的環境適應性。一般來講,種玉米的地方都屬於北方。我看這裡有人,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