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尚書》現存史書中最古者。
資治通鑑》[北宋]司馬光。
秦會要》[清]孫楷。
文學名篇《六國論》也可作為輔助。
史記》司馬遷。
比較,首先足乙個時間概念 -切文獻都是各種知識的記錄。時間就好似乙個鏈條,它以「現在」為線索.前於此時謂之「過去」,後乎此音謂之「將來」:時間即歷史,過去時間中產生的文獻叫歷史文獻;現在即當今的文獻叫當代文獻。
而「現在」,這個時間鏈條,是極不穩定且稍縱即逝的。當文獻學家著手對某種當代文獻進行整理研究的時候,它實際已經成為歷史的存在物。所以本書使用的「歷史文獻」的時間概念。
從屬於的文獻都是歷史文獻」的命題,在收羅文獻時、儘可能予延至現在,從古代至建國以來的五十年,均淪述之。
其次,從學科體系來看,廣義歷史學包括自然界的變遷以及最初人類會活動發展的過程。內容涵蓋十分廣泛,廣義的歷史文獻。它包括世界上的一切著作,我們通常所說的歷史文學專指人類社會史,即所謂狹義歷史學。
歷史學典籍則指古代各個階段分類分錄中的史部典籍,以及現代文。史、哲、經等分類中的文學著作、任何目錄分類,都是相對的。因此,史部以外各部其實多屬於史學文獻,古今學考早有論說。
章學誠《報孫淵如書》稱.「承詢《史籍考》事、取多用巨集,包經而兼子集,不特如所詢地理之類已也。」可見串氏所著《史籍考>,已不限於四部分類的史部典籍;章氏又有」六經皆史」的論題、這是指《六經》皆為史料。早在兩千年前.司馬遷作《史記》,就以《六經》為史料。
他提出了「頒協《六經》異傳,整齊自家雜語」的命題,廣泛取材。但是,如果把四部典籍都視為歷史文獻.則是廣義歷史文獻,它與一切文獻沒合區別,而失之於混淆;如果固守史部類日,必又失之於偏狹c「混而合之則不清.拘而守之則已隘」(章學誠:燭考釋例女),即所謂「過猶不及」,太廣大狹都是弊病。
本書考察的歷史文獻,以狹義的支部典籍為主體,而概述廣義的四部文獻,別擇其中的歷史學史料文獻.主次分明。
2樓:網友
資治通鑑、全球通史和世界通史、中國通史。
文獻史料的型別有哪些?
3樓:網友
一、按照資料的表現形式,按照史料的載體劃分,可以分為實物史料、文獻史料。 或者將歷史史料分為文獻史料、實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獻史料:文獻資料是記載,描寫,評論歷史的文字,書籍,卷宗。值得注意的是最早的文獻資料並不是史書,應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獻價值與早期文字的意義相互混淆)。
2、實物史料:實物史料指是在人類發展過程中被儲存或遺留下來的前人活動的場所和前人創造發明的有形物品。如各類遺物、遺址、建築、碑刻、雕塑和繪畫等,這類史料是歷史的見證和歷史知識的可靠**,它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映歷史,又具有形象直觀性。
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發掘的。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
一是遺址,即前人活動的各種場所,如居址、村落、作坊等各種建築設施。
二是墓葬,即古人的墓穴。墓葬作為實物史料,有它特殊的意義。乙個儲存良好的墓葬,不僅有古代人的遺體,還往往有許多隨葬物品,有的甚至還有大量的壁畫、簡冊和古代文獻,因此能真實、生動地再現當時的社會生產生活面貌。
三是文物,指歷史遺留下來的在文化發展史上有價值的東西,如建築、碑刻、工具、**、生活器皿和各種藝術品。
3、口傳史料與口述史料。
1)口傳史料(遠古時期神話傳說):在沒有文字記載前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2)口述史料是人們對往事的口頭回憶而寫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資料。
二、按照資料價值的不同,分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透視歷史問題的史料;第一手史料包括原始檔案、檔案、信函、日記、回憶錄、**、文物古蹟和其它實物等。
第二手史料是指經過後人運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有時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是相對而言的,比如,在發現甲骨文以前,關於殷商的歷史一直以《史記》的記載為第一手史料,但甲骨文發現後,甲骨文就是第一手史料,《史記》變為第二手史料了。
例如《史記》一書,就包含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與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
司馬遷著《史記》,其中有不少司馬遷關於歷史現象的敘述(因為司馬遷並沒有親身經歷或以事後追記的方式來描述的,所以司馬遷對歷史現象的敘述可以看作是我們研究這些歷史現象的「第二手史料。
文獻史料型別有哪些?
4樓:生活的曉達人
史料分為四大類,被認為是較為全面合理的傳統史料分類法。
第一類為書報:包括歷史記錄、歷史著作、文獻彙編和史部以外的群籍。
第二類為檔案:包括**檔案、團體檔案和私人檔案。
第三類為實物:包括生產工具、生活資料和歷史事件的遺蹟。
第四類為口碑:包括回憶錄、調查記錄、群眾傳說和文藝作品。
文獻史料的重要性1、思想或學術著作:反映當時人的思想、觀念、以及學術的發展。如由孟子中可看到戰國時代人的想觀念,藉由黃帝內經可瞭解中國古代人的醫學以及對人的身體的認識。
皇朝經世文篇反映了清代人的政治社會思想以及政治社會上的問題等等。
2、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內容雖有虛構之處,但常可反映當時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觀念等,對於文化史、思想史、社會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如從世說新語看六朝人的思想及生活,由元雜劇看元代人的觀念及生活,從金瓶梅觀察晚明文化及生活。
以上內容參考 百科-史料。
實物史料和文獻史料有哪些區別?
5樓:藍眼睛
1、概念不同。
實物史料指各類文物、古蹟、遺址、建築、碑刻、雕塑和繪畫等,這類史料雖然多為片斷性的,但它卻是歷史的見證和歷史知識的可靠**,它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映歷史,又具有形象直觀性。
文獻史料是距離要研究的時代較近的人所寫的史書,是研究當時的重要史料。
2、內容不同。
實物史料包括生產工具、生活資料和歷史事件的遺蹟。
文獻史料包括文字資料和口傳資料兩大部分。而口傳資料是指經歷代口耳傳承得以儲存下來的以往人類的言行。
3、意義不同。
實物史料可以彌補文獻資料的不足,填補歷史研究的空白。並且實物史料可以訂正史書,辨別文獻資料記載的真偽。
由於年代久遠和社會動盪,我國有不少古籍都已散佚,許多文獻資料上的記載無法得到核實,許多錯漏之處也無法得到糾正和彌補,因而留下了許多歷史疑案。這些疑案,有不少必須通過實物史料才能解決。
實物史料和文獻史料有什麼區別
6樓:乾萊資訊諮詢
1、概念不同。
實物歷史資料是指各類文物、遺址、古蹟、碑刻、雕塑、繪畫等。這些史料雖然大多是零散的,但卻是可靠的史料見證和史料知識**。它們不僅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歷史,而且具有視覺上的直觀性。
摘要歷史文獻是與研究時間相近的人所寫的歷史書籍。它們是研究那個時代的重要歷史資料。
2、內容不同。
物質資料包括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和歷史事件的遺存。
文獻史料由文字資料和口頭資料兩部分組成。口頭材料指的是通過口頭和耳傳而儲存下來的過去的言行。
3、意義不同。
實物史料可以彌補文獻的不足,填補歷史研究的空白。此外,真實的歷史資料可以用來糾正歷史記載,區分檔案的真實性。
由於漫長的歷史和社會動盪,我國許多古籍丟失,許多文獻資料的記載無法考證,許多錯漏無法糾正和彌補,留下了許多歷史謎團。許多謎團只能通過物質物件來解決。
歷史文獻學的作用
7樓:u灰灰
學習文獻學的意義:
1、首先,學習古典文獻學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整理古籍,對於乙個民族,乙個國家有著不可忽視的戰略意義。是一項重要的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工作。
最起碼的一點是,燦爛的中華文化可以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這是我們的精神支柱。
2、其次,學習古典文獻學是專業學習的需要。對於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語言文學,古代歷史和哲學的人來說,中國古典文獻學是一門重要的必修課,是為專業課的學習服務的一門基礎課。
由於在學習中要涉及大量的文獻典籍,因此,有必要學習和掌握古典文獻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以便使自己在學習中能順利地找到材料,正確地運用材料,進而分析批判材料,得出科學的結論。
總之,系統地學習和掌握古典文獻學的基本知識,才能為今後的學習和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才能在科學研究中有所成就。
歷史文獻學的學科特點:
歷史文獻學的特點,最突出的是它的綜合性、基礎性和實踐性。
所謂綜合性,是指中國歷史文獻學研究的物件、領域以及所運用的理論,方法既涉及到歷史學,也涉及到古典文獻學,同時又與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年代學、歷史地理學以及古代文學、中國哲學史、科技史等有著密切的聯絡。
綜合性雖然不是歷史文獻學的學科性質,但的確是它的一大特點。
所謂基礎性,是就歷史文獻學在歷史學的結構體系中所處的基礎地位而言的。研究歷史必須依據史料,史料的範圍雖然很寬廣,但傳世的和出土的歷史文獻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所謂實踐性,是說歷史文獻學是一門強調實踐講求致用的學問。
無論整理還是研究歷史文獻,都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如版本、目錄、校勘、辨偽、輯佚等都需要長時期的動手實踐和經驗積累,方能得其門徑而取得成就,而整個歷史文獻學學科也正是在長期的歷史文獻工作實踐和經驗積累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
實物史料和文獻史料有什麼區別
8樓:顓孫來福錢詞
文獻史料是記載在書上的,實物史料是貨真價實的東西。就拿所謂的「夏朝」說,「夏朝」並沒有實物史料,也就是並沒有出土任何文物,只是有文獻史料的記載,司馬遷的《史記》裡有記載的。一般來說文獻史料不如實物史料有說明能力。
9樓:鎖醉家文姝
實物資料是反映歷史事件的具體器物,如司母戊鼎,是第一手資料。
形容文獻資料非常豐富的詞語
包羅永珍 汗牛充棟 浩如煙海 卷帙浩繁 無奇不有 無窮無盡 無所不包 五花八門 一應俱全 應有盡有 不計其數 俯拾皆是 林林總總。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浩如煙海 拼音 h o r y n h i 釋義 浩 廣大 煙海 宋 司馬光 進 資治通鑑 表 簡牘盈積 浩如煙海 抉摘幽隱 枝計毫釐。.汗牛充棟...
上帝造人有何依據或歷史文獻記載,上帝造人距今有多少年
人類的歷史有文字記載的大概也就公元前1000多年開始,中國的漢朝文字統一,國家統一,這時候才開始有史記,漢書這樣的算是正史的文字記錄歷史的史書,漢朝大概也就公元前一兩百年開始吧。漢謨拉比法典是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石碑,但不是史書,這是最早的文字記錄了。再早的幾千年的故事只有聖經有記載了,聖經是從造...
中國專利文獻檢索途徑有哪些,文獻檢索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專利是專利權的簡稱,指國家依法在一定時期內授予發明創造者或者其權利繼受者獨佔使用其發明創造的權利,專利權是一種專有權,這種權利具有獨佔的排他性。非專利權人要想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必須依法徵得專利權人的授權或許可。申請專利有兩種途徑 直接申請和 申請。直接申請是指申請人自備申請檔案,直接郵寄或遞交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