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笑的
孫僅,孫暨,陳堯諮,王曾,李迪,姚譁,梁固,張師德,張觀,蔡齊,王整。
榜眼探花狀元**中均有)
2樓:千與千與尋與
狄青、楊繼業、楊延昭、曹彬、潘美、李繼隆,這幾個除狄青和楊延昭都是從太祖起就征戰四方的名將。其他楊家將好多都是虛構的。
北宋宋神宗時期的名人
3樓:匿名使用者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人,世稱臨川先生。慶曆二年,22歲的王安石考中進士,歷任江蘇、浙江、安徽等地的地方官。
在任期間,他體察民間疾苦,對基層社會情況有了較為充分的認識。這為他此後的改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王安石文學造詣也十分深厚,與韓愈、柳宗元、蘇軾等人並稱「唐宋八大家」。
蘇軾是北宋文壇成就卓越的大家,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號稱「三蘇」,其文章為天下所傳頌。但這位名滿全國的才子在仕途上頗不得志,在他將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貶謫中度過的。
4樓:網友
司馬光,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
北宋的宰相是誰 宋真宗時期
5樓:逄富前曼雁
呂端(935---1000),字易直,幽州安次(現廊坊安次區)人。出生在官宦家庭,自幼好學上進,終成大器。 其祖父呂兗曾在滄州節度使劉守文下做判官。
其父呂琦做過後晉的兵部侍郎。呂端以其父的官位蔭補千牛備身(禁衛官),後任國子主簿、太僕寺丞、秘書郎等職。 入宋後,曾任太常丞、 浚儀知縣、定州同判、成都知府、開封府判官、蔡州知州、開封知縣、 戶部郎中、大理少卿、右諫議大夫等職。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拜為參知政事。是年底,左諫議大夫寇準也被拜為參知政事。鹹平元年(998年)夏,呂端身體有病,請求辭去官職,宋真宗不允,卻免去了他進殿朝見的禮節。
真宗親自到家中探望。鹹平三年(1000年),呂端病卒,年66歲,贈司空、諡正惠 [1] .萊國忠愍公寇準(961-1023),字平仲。
漢族,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
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
天聖元年 (1023) 九月,又貶寇準衡州司馬,是時寇準病篤,詔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於竹榻之上,衡州團練副使李迪迎寇準屍靈厝于衡州(今衡陽市)嶽屏山花葯寺,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里。皇佑四年,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丁謂(966-1037),字謂之,後更字公言,江蘇長洲縣(今蘇州)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1012--1016)任參知政事(次相),天禧三年至乾興元年(1019-1022)再任參知政事、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相),前後共在相位七年。
麻煩採納,謝謝!
宋遼金元朝狀元宋準和王嗣宗是誰?
6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宋準,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字子平。生蔽銀槐於後晉高祖天福三年(938),卒於搏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宋太祖開巨集友寶六年(973)癸酉科狀元。
王嗣宗,汾州(今山西汾陽)人,字希阮。生於後晉出帝天福九年(944),卒於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宋太祖開寶八年(975)乙亥科狀元。
北宋一朝出現的宰相眾多,為何只有宋真宗的老師享譽「聖相」之名?
7樓:職場阿銘
因為宋真宗的老師李沆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時刻教導宋真宗如何做一位明君,因此也使得北宋得以休養生息,極大地恢復了以往的太平生活。而在北宋那麼多宰相里面,只有李沆真正做到了國泰民安的局面,因此他才會得到「聖相」的美譽。
李沆原本只是北宋乙個不大不小的**,他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品行端正,因此幸運地被宋太宗選為太子的老師;這個時候的李沆可以說迎來了人生的新階段,他也沒有辜負宋太宗的期待,對太子細心教導,因此也越來越得到重用,而太子的言行舉止也都非常的合乎情理,可以說受到李沆的很大影響。
宋真宗上臺之後,李沆自然得以公升遷到宰相的位置。李沆雖然身居高位,但從來不結黨營私,對於一切想要巴結自己的人一概不予重用,也這是他的這種職業操守,使得宋真宗身邊少了許多奸佞小人;另外面對北宋內憂外患的形勢,李沆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完善相關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宋朝恢復了生機。因此李沆無論在工作或者為人處事上都是完美的,被譽為「聖相」也不為過。
然而李沆還是累倒在工作崗位上了,當宋真宗得知李沆病逝的訊息之後痛苦不已,這個陪伴他長大的良師已經徹底離開了自己,以後的人生道路只能依靠自己了。而在李沆死後,再也沒有人敢對宋真宗直言進諫了,於是宋真宗也開始得意忘形,結果把好不容易換來的安寧生活也給搞亂了。
8樓:帥氣的貓
因為採用重文輕武的國策,重用士大夫而抑制武將,遂使得文人在北宋南宋兩朝獲得了極高的地位,並且,宋朝的官制裡設定了參知政事這一職位,相當於是副宰相,故使得北宋一朝產生了眾多的宰相。
9樓:小明
歷史上在相位的眾多,能被當時就稱之為「聖相」,載入史冊也能稱名相的,恐怕就寥寥無幾了。北宋宋真宗時的宰相李沆就是這樣的名相。歷史記載他秉性亮直,內行修謹,時稱「聖相」。
文學上,以繼承韓愈、柳宗元自許,倡導古文運動。
10樓:職場達人羅小七
宋真宗的老師擔得起聖相這個名字,因為北宋時期宋真宗的老師非常兢兢業業,不僅傳授技能,更是教導宋真宗要做乙個明君,正是這時的教誨使宋真宗成為了一代明君。
11樓:光之綠巨人之子
宋真宗老師的聰明才智還有一雙發現人才的眼睛。
12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出明相,南宋出名將。
北宋時期的特點是怎麼樣的,北宋時期人們的服飾有什麼特點
北宋 960年2月4日 1127年3月20日 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 兩宋 建都於汴梁 今河南開封 北宋由後周末帝禪讓趙匡胤開始,統治了以黃河中下游流域以南一帶。北宋政權先後與遼 金及西夏對峙。靖康元年 1126年 金兵攻入開封,次年覆亡。共歷9帝,168年。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
開封在北宋時期可以說非常繁榮,為何在北宋之後逐漸衰落了
開封在成為北宋都城繁盛過以後就逐漸衰落主要原因就在於它旁邊的黃河上,因為長時間的農業開墾導致黃河沿岸植被越來越少,而黃河上游的水土流失也越來越嚴重,從北宋開始黃河的堆積泥沙開始越來越多,導致了黃河開始緩慢的向開封改道而來,而開封的複雜稠密的水道成為了黃河洩洪的最佳渠道,就算是在成為都城的北宋時期,開...
北宋的時候,北京是陪都嗎,北宋時期,東京 西京 南京 北京各是什麼地方啊
1042年6月6日,宋仁宗將大名府改為北京,作為北宋首都東京汴梁的陪都。宋仁宗雖然將大名府改為 北京 但它並不是我們現在的北京,而是今天的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附近。大名府故城 大名府並不是在北宋才被重視起來的,它的歷史悠久,自漢唐以來,就有 河朔重鎮 北門鎖鑰 之稱。漢高帝十二年 公元前195年 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