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致遠的最高成就是什麼?

2025-02-11 02:05:15 字數 3684 閱讀 1547

1樓:網友

馬致遠,中國元代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與關漢卿。

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被譽為「秋思之祖」。他在雜劇創作上具有虛實相生之美,擅長用嘆世超世的外在形式寓言抗世憤世的內容,著有雜劇15種,以《漢宮秋》

最為出名,於1321年-1324年秋季間病逝。

2樓:

漢宮秋》是馬致遠早期的作品,也是馬致遠雜劇中最著名的一種,敷演王昭君出塞和親故事。歷史上的這一事件,原只是漢元帝將一名宮女嫁給內附的南匈奴單于作為籠絡手段,在《漢書》中的記載也很簡單。而《後漢書·南匈奴傳》加上了昭君自請出塞和辭別時元帝驚其美貌、欲留而不能的情節,使之帶上一種故事色彩。

後世筆記**、文人詩篇及民間講唱文學屢屢提及此事,對歷史事實多有增益改造。

馬致遠著有雜劇十五種,存世的有《江州司馬青衫淚》、《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半夜雷轟薦福碑》、《馬丹陽三度任風子》、《開壇闡教黃粱夢》、《西華山陳摶高臥》七種。

3樓:淘濤學長

馬致遠(約1251年-約1321年至1324年間),字千里,晚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著名戲曲家、雜劇家,被後人譽為「馬神仙」,還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作品《天淨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馬致遠所作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

4樓:雨潤李芬芳

看茶的捧上茶來吃了。郭書辦道:「金太爺一向在府上,幾時到江南來的?

雖然『真的假不得』,卻也丟了幾兩銀子。在家無聊,因運司荀老先生是京師舊交,特到揚州來望他一望,承他情薦在匣上,送了幾百兩銀子。

馬致遠是什麼時期

5樓:懂視生活

在中學時,我們都學過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見識過「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那麼大家知道馬致遠是什麼朝代詩人嗎?

馬致遠是元代詩人。馬致遠的生卒年是1250年-1321年,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馬致遠的號是東籬,又別號是馬東籬、馬神仙。

馬致遠的作品。

壽陽曲·江天暮雪》

馬致遠〔元代〕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元代〕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運絕四塊玉·潯陽江》

馬致遠〔元代〕

送客時,秋江冷。商女琵琶斷腸聲。可知道司馬和愁聽。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馬致遠的生平。

馬致遠出生在一手譽個富有且有文化素養的家庭,年輕時熱衷於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兒只斤·真金獻詩並因此而曾為官,之後大概由於孛兒只斤·真金去世而離京任江浙行省畢悄段務官,後在元貞年間(1295年初-1297年初)參加了「元貞書會」,晚年似隱居於杭州,最終病逝於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間。

馬致遠後世對他有什麼之稱?

6樓:網友

馬致遠生於1250年,約卒於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大都(今北京)人。馬致遠以字行於世,名不祥。

晚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曾任江浙行省務官。

馬致遠著有雜劇十六種,存世的有《江州司馬青衫淚》、《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半夜雷轟薦福碑》、《馬丹陽三度任風子》、《開壇闡教黃梁夢》、《西華山陳摶高臥》七種。馬致遠的散曲作品也負盛名,現存輯本《東籬樂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數17套。其雜劇內容以神化道士為主,劇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賈仲明在詩中說:

萬花叢中馬神仙,百世集中說致遠」「姓名香貫滿梨園」。

在馬致遠生活的年代,蒙古統治者開始注意到「遵用漢法」和任用漢族文人,卻又未能普遍實行,這給漢族文人帶來一絲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馬致遠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負,他的一套失題的殘曲中自稱「寫詩曾獻上龍樓」,卻長期毫無結果。後來擔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滿意的,在職的時間大概也並不長。

在這樣的蹉跎經歷中,他漸漸心灰意懶,一面懷著滿腹牢騷,一面宣稱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隱士高人自居,同時又在道教中求解脫。

7樓:劇菁英

元朝時期的著名原曲作家馬致遠。他寫的《天淨沙秋思》是非常出名著名的一段原曲。

8樓:家庭宅男一中年

馬致遠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和關漢卿,白樸,鄭光祖一起。

9樓:史松齡

元曲四大家,曲狀元,秋思之祖。

10樓:茉

馬致遠(約1250年-?)字千里(一說字致遠),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中國元代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被譽為「秋思之祖」。 他在雜劇創作上具有虛實相生之美,擅長用嘆世超世的外在形式寓言抗世憤世的內容,著有雜劇15種,以《漢宮秋》最為出名,於1321年-1324年秋季間病逝。

馬致遠的人物評價

11樓:星語

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價:「馬東籬之詞,如朝陽鳴鳳。其詞典雅清麗,可與靈光景福兩相頡頏,有振鬣長鳴萬馬皆喑之意。又若神鳳飛於九霄,豈可與凡鳥共語哉!宜列群英之上。」

馬致遠有著怎樣的生平?

12樓:網友

馬致遠是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人,因《天淨沙·秋思》而被稱為秋思之祖(已選入7年級上人教版語文15課古詩5首之一)。另據考證,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東光縣誌和東光馬氏族譜都有記載。元代著名戲曲作家、散曲家、雜劇家。

所做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青年時期仕途坎坷,中年中進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後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馬致遠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死後葬於祖塋。

從他的散曲作品中,可以知道,他年輕時熱衷功名,有「佐國心,拿雲手」的政治抱負,但一直沒能實現,在經過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後,他看透了人生的恥辱,遂有退隱林泉的念頭,晚年過著「林間友」、「世外客」的閒適生活。馬致遠早年即參加了雜劇創作,是「貞元書會」的主要成員,與文士王伯成、李時中,藝人花李郎、紅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當時最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四大家包括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

馬致遠從事雜劇創作的時間很長,名氣也很大,有「曲狀元」之譽。他的作品見於著錄的有16種,今存《漢宮秋》、《薦福碑》、《岳陽樓》、《青衫淚》、《陳摶高臥》、《任風子》6種,另有《黃粱夢》,是他和李時中、紅字李。

二、花李郎合作的。以《漢宮秋》最著名。散曲有《東籬樂府》。小令《天淨沙·秋思》膾炙人口,匠心獨運,自然天成,絲毫不見雕琢痕跡。

馬遠的藝術成就

13樓:允兒愛小豬鷒汗

馬遠的藝術成就以山水畫最為突出。他師法李唐,多用水墨,筆法雄奇簡練。作畫特點是佈局簡妙,線條硬勁,或用「斧劈」,水墨蒼勁,意境深邃清遠,標誌著南宋山水畫的時代特色。

在構圖上,馬遠一變五代、北宋以來的「全景式」,而是在取景上善於以偏概全,小中見大,只畫一角或半邊景物以表現廣大空間。故人稱「馬一角」,品評者多以馬遠的畫為「殘山剩水」,讚譽他的獨特畫風。其風格特點表現在或峭蜂直上而不見頂;或絕壁直下而不見腳,或近山參天,遠山則低,或四面全空,僅畫一垂釣孤舟,使畫面達到了強烈的空間感,突出近景的藝術效果。

馬致遠是什麼朝代的,馬致遠是哪個朝代

馬致遠 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 馬致遠 約1250 1321以後 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名不詳,字致遠,晚號 東籬 漢族,元大都 今北京 人,元代戲曲作家。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 白樸等人,生年約在至元1250年,卒年約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後,與關漢卿 鄭光祖 白樸並稱 元曲四大家。元代的,怎麼還...

馬致遠《天淨沙 秋思》中描寫馬很瘦的意圖是什麼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裡的枯藤,老樹給人以淒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 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閒致。12個字畫出一...

公民凱恩的藝術成就是什麼,巴赫的藝術成就是什麼?

在電影的敘事手法上,公民凱恩 打破了以往電影順序的線性敘事的手法,採用了非線性的多元敘事結構,運用倒敘和插敘的敘事技巧,多角度 多單元地去表現人物,使人物更為立體鮮活。這種全新的敘事手法雖在今天已司空見慣,但在當時卻是史無前例的,從而成為現代電影和傳統電影的分界線。非線性敘事技巧並非威爾斯首創,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