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不要搭理陌生人了」,真的有效麼?

2025-02-11 02:05:15 字數 4422 閱讀 7660

1樓:e時光再燃

這樣做並沒有效果。反而會讓寶寶形成一種內向的性格,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教會寶寶分辨善與惡。

2樓:帳號已登出

我覺得是有效的,如果說的次數多了他一定會這樣做,很有效,有意義。

3樓:有趣娛樂雜談

我覺得是有效的,這樣的叮囑可以讓寶寶在大人不在的情況下,也能有一點警惕心。

現在的家長都教小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真的好嗎?

4樓:網友

填問卷遇到這種麻煩很正常,其實這個也不是要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問題,可能他們知道你沒什麼惡意,但是就是不想浪費那個時間和精力,以後建議準備點小禮物,他們填完後把小禮物送給他,別人就會更加樂意的幫助你了。

5樓:染墨花香

現在社會複雜,人心難測,所以家長才叫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如果沒有壞人,家長就沒必要這樣了。沒辦法,我們不知道誰是壞人,只能自己加強防範了。

6樓:網友

想法是好的,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肯定不合適,但是問題來了,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如何教小孩子辨別好人和壞人?人類多樣性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可以定義與區分好人與壞人的標籤數量,在沒有想出比較合適的教育模式之前只能先一刀切了,這也是家長們都需要去思考與學習的地方。

7樓:匿名使用者

你就說你自己能分清嗎?真遇到危險誰負責後果?現在報道被傷害小孩的新聞少嗎?乙個這麼點的小孩,心智都沒成熟,你叫他如何分辨?

8樓:閲殊

有什麼不好,相比起被陌生人騙走來說,一點點不禮貌有什麼不好,就算是成年人,本來也不怎麼會理陌生人,為什麼要強求孩子做乙個完美的聖人而忽略自身的安全呢,憑什麼?

9樓:妮卡鴨

可能僅僅有防備心而已,害怕,未成年保護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只能用最簡單的方法,直接不搭理陌生人,這很正常,要是真遇到壞人就很危險了。

10樓:卿文康

現在社會人與人之間,都不知道心裡是怎麼想的。儘量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注意防範保護好個人安全。特別是孩子的安全健康。

11樓:橫衝直撞

是的,現在小孩被家長教殘廢了。這也不許,那也不許。就真的管用嗎?個人認為,堵不如疏。還是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多帶孩子走出去見,正所謂見多識廣嘛!!

12樓:務梓烴

對於年齡小的小孩肯定是不能和陌生人說話的,畢竟還沒有分辨能力。

13樓:網友

現在家長都教小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主要是為了孩子的安全,畢竟小孩子的判斷力有限。

14樓:樟樹謝娜

感覺還是有必須拒絕陌生人的。

有句話叫 人心難測。

有的心懷叵測的人會扮做各種各樣的人去跟小孩套近乎,目的顯而易見所以,加強自身安全性 還是有必要的。

15樓:人生無須留名

這是真的。這也是家長擔心的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16樓:雀惜

你好,我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小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件事情我持有的觀點還是比較同意的。因為雖然有好人有壞人,但是,為了避免壞的話就要全部否定,雖然有利有弊,但是還是弊大於利的。

對於你做的調查問卷這件事,可以看得出來,很多小孩從小就被教育。不能和陌生人說話,更不能和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資訊,可以看出還是好像成果的。但是也剛關閉了孩子與外界的一種探索的方式吧,所以有利有弊的。

17樓:黑鷹墜落

好啊,家長只是在教育孩子在乙個人的時候。

告訴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對孩子成長真的好嗎

18樓:love那樣年華

若是對比較小的孩子來說是一件比較好的事,但是如果在孩子長大後讓他形成一種不與陌生人交流的習慣,那就會影響他與人交往也會限制他的活動範圍以及交友圈。

19樓:網友

個人覺得不好多點,不是要杜絕跟 陌生人交流,而是要引導孩子正確的方式~!

教育孩子善良與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矛盾嗎?

20樓:土豆不是菜吖

單純的從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上來說是矛盾的,但是實際上想教會孩子的道理確實不矛盾的。

作為乙個孩子,尚未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然而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好人,在保持善良的同時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保護好自己。

孩子本身是善良的。任何乙個孩子在面對陌生人的提問時都會潛意識的去回答他的問題,但是一般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有什麼非問不可的問題要去問乙個孩子的,所以父母讓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也會情有可原的,畢竟很多販賣孩子的罪犯都是這樣去接近孩子的。

善良的表現有很多種,可以試分享自己的玩具給其它小朋友,又或許是同意給弟弟妹妹乙個溫暖的抱抱。父母要教會孩子善良固然很重要,但是他們更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也並不是一句話也不能說,只是讓孩子不要對那些怪蜀黍怪阿姨毫無防備之心。

作為父母應該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去教導孩子什麼情況下是可以和陌生人說話的,在長時間的現實環境下去教導孩子如何判斷,最終教給孩子正確的判斷能力。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身邊一般都是有家長陪同的,而這一段時間足夠引導孩子了。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裡去教給孩子善良,教會孩子正確的判斷,等到孩子無法確定的判斷是否是安全的環境時,不與陌生人說話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畢竟對於乙個孩子來講,沒有人會去計較禮貌問題。

作為家長來講,教會孩子善良也是要基於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的。

21樓:網友

因此,在我看來,後面那句話其實是對前面一句話的框定。善良沒錯,但不是無原則的善良。所以這兩句話不光不矛盾,而且相輔相成。

孩子是非觀的建立與父母和童年有很大關係,所以希望每一位父母都可以很好的教會自己的孩子,什麼時候應該善良,什麼時候應該與陌生人保持距離。

在你看來怎麼讓孩子對陌生人有防範意識?

22樓:可晨情感說

寶寶從上幼兒園開始,我就告訴他們除了跟媽媽走,在路上誰都不要搭理,即使是媽媽的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大人需要幫忙,你也不要停下自己的腳步,因為總會有大人去幫助他們,小朋友只需要快點回家就好,我告訴孩子善良,但是要在有媽媽的時候才能善良。

23樓:抽轉組

一旦自己走失,可以原地等候父母或向附近的警察叔叔或帶孩子的阿姨叔叔求助。但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學會識別假裝好人的壞人等等。

24樓:夏天高等教育30年

讓孩子對陌生人產生防範意識很有必要的,自己一般都是口頭教育,還有就是在走路的時候,告訴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陌生人給的任何吃的自己都不可以要。

25樓:老沙門徒

從小就教導孩子別和陌生人說話,也不要去接受陌生人的各種東西零食。

26樓:自正大悟

教會孩子主動分辨好和不好的事情。讓孩子平時就主動把遇到的事情,分成好和不好。以及需要怎麼做。因為腦子裡有應對措施,自然會產生防範意識。

27樓:蒲德

孩子心中總有十萬個為什麼,當孩子有疑問時,家長一定要耐心解答,不要避而不答,這樣孩子再碰到類似陌生人或危險的情況就可以從容應對了。

28樓:筱磊

隨時隨地的做好安全教育,如過馬路、坐電梯、坐公交、逛商場等,都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教育。平時要教會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具體技能,如著火了該怎麼辦?有陌生人敲門該怎麼辦?

在體育活動中要注意安全等,還要教會孩子認識一些危險的警示標誌,不要隨便進入施工現場,不要隨便撿化學物品和有放射性的物品。

29樓:銘刻

告訴孩子不要隨意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等詳細資訊告訴給陌生人。如果迷路了,要給家長打**,不要隨意告訴陌生人自己迷路了,可以向警察、交通協管員等可靠的人問路,平時也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認路的能力,培養孩子的方向感。

30樓:小知11578嘿捌

告訴孩子對任何陌生人要敢於說不,然後立即跑開,去人多的地方。讓孩子記住常用的報警**,要知道日常生活中自身安全的一些方法,如上下學,外出時儘量走大路,不要走僻靜小路,最好能結伴而行。對孩子也要有適當的性教育,告訴孩子身體的私隱部位,不要隨意暴露。

當遇到壞人有不軌行為時,應立即躲開或向周圍的成年人求救。

31樓:和諧夢美美家園

平時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玩各種模擬遊戲,通過遊戲的形式,告訴孩子面對各種情況的時候應該怎麼做,用實戰遊戲教孩子自我保護。

32樓:合清芳

情景再現,現場排練。除了平時的說教,我們還可以假設或佈置一些情景,和孩子們一起排練,這樣做的好處,能很好地引導教育孩子,讓孩子在近乎遊戲活動中,認識到一些來自陌生人的危險,學會如何防範保護自己。針對孩子在活動或現實生活中的有效表現,我們要及時提出表揚。

寶寶看到陌生人會哭,所有的寶寶都是這樣嗎?

經常沒有出去外面和別人接觸,或者這類寶寶一般都是由爺爺奶奶帶,父母缺乏對寶寶的陪伴,這些孩子都會比較怕生人的。所以這個也不一定是所有寶寶都會有這種情況的。這個寶寶是誰帶有很大的關係。並不是這樣的,不是所有寶寶都會去,這是好哭的,也有的是很勇敢的,他們並不怕生人。不是。有些寶寶會很大膽,他們會主動對陌...

我們是陌生人了麼?為什麼好多陌生人認識我呢

有些人註定有緣無分的,你們的性格相差很遠,你是踏踏實實 執著的,她是太開朗太外向了,想開一些,放開一些,屬於你的幸福在等著你,以你倆的性格來講,在一起未必就能幸福,將來嫁你的人 我想一定會很幸福的 你倆不是陌生,而是你對她太好 她大概無法承擔得起,覺得沉重 只能這樣假裝的逃開吧。希望你重新新的心態生...

身份證被拍照,發給了陌生人,陌生人會不會用來做壞事,好擔心

不會的一個 不可能有多大問題請別擔心 會,看獲得的人夠不夠聰明,他可以幹很多事了 不會,不是原件就沒事 身份證被陌生人拍照,會用來做對我不利的事嗎?怎麼就拍到你身份證了,你大可以放心,一般不會那麼無聊的。如果真的是遇到不法份子的話,他們的技術很高明的,直接在網上就可以調出你的資料。這個陌生人真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