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水玉華
羅馬俱樂部的經典報告,絕非民科也非極端環保主義的作品。是一部很有啟發和現實意義的作品,它的結論我是認同的——本世紀中葉或者下半葉,危機全面爆發。
2樓:封琴瑟煙雨冢
在工業化的程序中,人與環境的關係日趨緊張,資源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支援程度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馬爾薩斯認為人口若不加以控制,將會以幾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資料將以算術比率增加,人口的增長將大於土地為人類提供生活資料的能力。馬爾薩斯雖然看起來是在論述人口生產與生活資料生產之間的關係,實質上是在**人口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即人口數量要與自然資源相適應,不能超出自然資源的承受能力,否則就會破壞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平衡,人口數量將會因饑荒、戰爭、瘟疫等災難性、強制性的抑制而減少。
經濟學家約翰·穆勒在《政治經濟學原理》一書中,不同意馬爾薩斯的絕對稀缺論,但也反對無止境地開發自然資源,認為自然資源實際上存在著乙個極限,因此自然環境、人口和財富應保持在乙個靜止穩定的水平。
增長的極限主要觀點
3樓:納
的主要論點是:
人類社會的增長是由5種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發展趨勢構成。這5種趨勢是:加速發展的工業化,人口劇增,糧食短缺和普遍營養不良,可再生資源。
枯竭,以吸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它們的增長都是呈指數型的。指數增長的乙個特點是,它通向極限的明顯的突發性。
人類社會增長的5種趨勢的物質量構成了所有正板饋環。它們都是以指數增長:人口翻一番的時間由17世紀中期的250年, 縮短到20世紀的70年代的33年。
於工業的發展,可再生資源消耗量越來越大,排入環境的汙染物質也越來越多。它們是人口增長和工業增長雙重作用的產物,因此,其增長速度比人口增長和工業增長更快。
於地球的有限性,這5種趨勢祥毀的增長是有極限的,如超越這一極限, 後果很可能是:人類社會突然地無可挽救地瓦解。
由此可見,認為人類社會的經濟會無限增長是不現實的,而等待自然極限來迫使增長停止又是人類社會難以接受的。人類社會可以走最可取的第三條路人類自我限制增長。
自我限制」方案的要點是:
1)保持人口的動態平衡。讓每年出生的人口等於每年死亡的人口數,使總的人口數保持不變。
2)保謹御備持資本擁有量的動態平衡。讓每年新增加的投資額等於每年的折舊額,使總資本保持不變。
3)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儘可能地提高土地的生產率,儘可能地減少生產每一單位產 品所消耗的資源數量和排放的汙染物量。人類的這種」自我限制」增長方拆鎮式並非在一切坊面都令人滿意,但是,它總此其它的對增長不加限制,最後超越極限而崩潰的方式要好得多。
增長的極限
4樓:得書文化
在增長的過程中,總會面臨著極限的束縛。如果經濟想要更好的去增長,那就需要去除掉束縛的因素。對於這種增長的束縛**,我想制約的因素主要是來自於自己、他人、整體。
來自於自己的束縛,也就是自身的先天條件制約著自己,數型這導致自身的條件很難能夠去達到更高的收益情況。這些是先天的制約因素廳兄,如果對於自身有著清晰的認知,能夠去打破這些固有的認知,並且能夠去自我提公升的話,也就具備了能夠去不斷提公升的能力。所以對於個人而言,就是需要能夠來不斷的提公升自己的認知。
對於企業而言,也依舊是來不斷的提公升自身的經營能力。不過最根本的始終都是自己的制約,如果自己可以不斷的順應時代的發展的話,那麼就可以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發展。
除了自我的制約,還有就是來自於競爭對手的制約,因為市場是乙個整體,彼此是相互的影響的。其他競爭對手彼此的影響還是挺大的。所以說這邊既需要考慮自身和需求者的關係,也需要去考慮供給者相互的關係。
在整體的市場之中,生產所能夠達到的極限取決於整體的需求者。所有的需求者的需求量是存在著乙個極限的,當然這個極限可能會變化。在隨著現代的生產力不斷的提公升過程之中,比較常出現的情況就是生產能力大幅提公升,結果使得供給量遠大於需求量,這樣就造成了產能過剩的局面,這樣也就是需要去有供給側的改革。
在增長提公升的過程之中,在遇到制約因素的時候,就需要來判斷制約因素的根源在**。只有去把制約因素給去除掉,才有可能繼續恢復增長。如果制約因素是來自於自己,那就是需要來提公升改變自身,如果是來自於競爭者,那也是需要根據整體的情況再來調整自己,如果是整體市場的飽和情況,那就是需要來開拓新的盈利點。
薯伏猜。所以在考慮增長的極限的時候,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如何來更好的增長,在增長遇到極限的時候就是需要能夠去除掉這個制約因素,使得恢復增長。從這個模型是可以來看待很多事物的變化的。接下來再來看待這些事物,自己會多不少的角度,可以來看到問題的根源到底是在**,以及如何可以保持增長。
第一遍經濟模型的構建。
什麼是增長極限
5樓:拋下思念
分類: 社會民生 >>其他社會話題。
問題描述:是否贊同增長極限。
解析: 增長極限**於是環境保護運動的先驅組織、著名的羅馬俱樂部給世界的第乙個報告--《增長的極限》,給人類社會的傳統發展模式敲響神碼了第一聲警鐘,從而掀起了世界性的環境保護熱潮。該書被譯成各種文字一版再版。
這本書是以科學的方式對待環境問題的最重要的著作。它是用模型方法看待全球環境資源問題的第乙個重要嘗試。——加)斯科特·斯洛康布。
增長的皮猜極限》從1972年公開發表以來,四分之乙個世紀過去了。書中的觀念和論點,現在聽來,不過是平凡的真理。
本人贊同增長極限觀點,因為:
嚴重的資源瓶頸使中國經濟增長面臨極限。我們曾經一再批評美國消耗了世界的多少資源,如今,中國自身已經面臨同樣的問題。未來幾十遊握哪年,只要中國工業化程序沒有停止或者中斷,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礦產資源消費大國,乃是大勢所趨。
無論是善意還是惡意,「誰來供給中國資源?」都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成為乙個真正的問題。中國應該正視礦產資源危機的問題,在這個基礎上跟世界其他國家合作對話,而不是為了維持經濟增長,同時向世界證明中國根本就不存在資源危機,對國內的礦產資源竭澤而漁,以致最後造成得不償失的戰略性錯誤。
在這個意義來說,談論中國經濟增長的極限不是絕望,不是恐懼,而是正視現實的危機,以及危機所帶來的挑戰,希望能夠居安思危,不至於將來臨時抱佛腳。
增長和極限模型
6樓:戶如樂
對於個人和企業而言,在考慮了收益和成本模型之後,去實際的提供商品和服務是有利潤空間的,這樣就可以去增長財富了。而且對於個人和企業而言,主要的目標也就是賺取更多的物質財富去。個人會希望有更高的收入,更多的物質財富,企業會希望去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更大的企業規模,和更高的營業利潤。
所以首先就是會有乙個增長的過程,但是因為有各種制約因素的存在,這種增長會達到某個極限,需要把制約因素去除掉才可能維持新的增長去。
在增長極限模型中,是存在兩個階段,第乙個階段是增長,第二個階段是極限。在沒有遇到極限的時候,增長可以一直持續,但如果極限的話增長就會停止。這時候需要去接觸制約的因素,才有可能再來恢復增長。
而如果鎮賣臘限制的因素越演越烈,甚至可能使得變為衰退。因為制約因素變得越來越厲害,也就導致極限由水平變為向下的曲線,這樣也就是衰退了。
對於個人而言,其主要的需求是希望在勞動力市場上能夠有更高的收入,但是因為服務的供給價值和收入一般是呈正相關關係的。個人一開始所能供給的勞動力價值是存在乙個定值的,所以他的收入也是相匹配的。這時候個人的能力就成了制約的主要因素,如果個人是想要有收入的增長,就是需要在個人能力上下功夫,只要是可以提供更**值的勞動力服務,自然也就可以有更高的收入匹配。
在技術行業,可能就是掌握更有難度的工作技能,在銷售行業,可能就是組建更多成員的銷售團隊,在管理層面,就是越往上的管理層收入更高,對於企業經營者,企業的御滑規模越大份額越高,收入也會增加。
對於企業而言,只要是符合當下市場需求的,就會存在經營和盈利的空間。但這時候提供有價值的商品和服務,也依舊是最根本的。因為面臨其他人的競爭,所以提供的價值與其他公司對比,產品的價值更高,公司也就存在著不斷發展的空間。
但公司發展的極限也是存在多種可能的,比如有整體的需求量,是需求量決定了供給的極限,所以行業的發展有著乙個大概的極限在那裡。比如同行業的競爭,如果沒有做到行業領頭人,那就是隻能夠有剩下的市場份額的極限制約。比如還有公司內部的各方面條件制約,會制約公司發展的極限情況。
所以現在開始自己心中要有這樣的增長極限模型,這個模型是很基礎和常見的。這個模型主要解答的問題,也就是如何來更好的配大增長,以及尋找制約因素。
第一遍經濟模型的構建。
增長的極限的內容簡介
7樓:煙花易冷
《華章經典·經濟:增長的極限》最初寫於1972年的經典之作,曾因論點「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引起激烈爭議。但是幾十年過去了,《華章經典·經濟:
增長的極限》一版再版,人們也逐漸認識到其價值,低碳經濟、生態足跡正在走入人們的生活。在歷經三次改版後,《華章經典·經濟:增長的極限》更大的價值也正為人們所接受,即增長應被視為廣泛的,並不侷限於地球和經濟,我們自身的心智、所從事的各類活動,如投資等,無不有此追求。
而這些行為模式也有其可能的極限和過沖。至此,《華章經典·經濟:增長的極限》再次成為挑戰現有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的必讀之書,是系統思考方面的典範之作。
所有對未來、人類行為、思維方式保持開放心態的讀者,都不可錯過這本經典佳作。
增長極限論的重大意義
8樓:糊狸
我們應發現人類生存的地球極限性的存在,承認人口、資源、環境、生態等問題都關係到全球命運和人類前途,增強人類全球性的意識,使全球性問題成為人們探索和研究的中心熱點。
經濟增長中,不能僅僅追求產量和速度,不能忽視了人口、資源、環境和生態等問題,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
麥多斯提出的避免人類崩潰的主要措施:
1)在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間增加乙個環路,使每年的出生嬰兒數等於該年的預計死亡數,從而保持人口不變;
2)在投資和折舊之間增加乙個環路,使投資率等於折舊率,從而使工業資本保持不變。從而保持對立力量的平衡,達到「全球均衡狀態」。
麥多斯還指出,為了保持持續的均衡狀態,還需要有控制增長的技術政策:
1)每一單位工業品的物資消耗量降到1970年價值的1/4以避免不能再生的資源的短缺。
2)經濟重點應從生產物質商品轉移到增加學校、醫院等服務設施上;
3)汙染降低到1970年數值的1/4;
4)為了提高按人口平均的食物量,要將資本投放在糧食生產上;
5)農業資本應優先使用於增加土地肥力和水土保持;
6)由於工業資本用於服務設施、糧食生產、資源**和汙染控制,工業資本存量將處於低水平上。為了抵消這種影響,工業資本的平均壽命就要增加,為此就要改善設計,以便使工業生產中的機器裝置耐用、易修理和減少報廢。
求《增長的極限》讀後感,求《增長的極限》1000字讀後感
面對增長,面對時代的主題 從 增長的極限 談起 持續的發展何以可能?這一經典的問題仍然縈繞在人類面前。如果我們現在就輕易地斷定 增長的極限 中所做的分析和預言已經過時了,我們必將為自己的輕狂付出難以估量的沉重代價。尤其對於身處工業化程序高速進行的中國而言,龐大的人口負擔 高速的工業增長和嚴重的環境汙...
怎樣看待企業的績效管理,如何看待價值增長與績效管理
從兩方bai面說 一方面,企du業的績效考核反映 zhi出該企業 dao一定的企業文化,版分細化和粗化,從某種意義反權映出企業的制度精細化與否,已經管理制度是否嚴謹 另一方面,企業的績效考核也反映出員工的底薪和績效的工資比,決定這份工作是業務型別還是管理型別,往往績效佔比高的情況下反映出這樣的工作具...
新古典增長模型的穩態增長率是什麼 我知道穩態和穩態的條件是
在穩態狀態下,人均資本k和人均產量y均為常數。然後k k n,y y n,兩式分別兩邊取對數,然後求導得 k k k k n n k k n 0,第二個式子同理,所以 k k y y n n n,即穩態增長率為n。新古典增長模型的穩態是什麼?這個我知道。但是,新古典增長模型的穩態增長率是什麼呢?新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