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苦了孩子,離異家庭的孩子最心疼的瞬間是什麼?

2025-02-12 13:55:05 字數 5236 閱讀 3487

1樓:召璇

離婚後 ,沒有人在孩子身邊反覆嘮叨 ,逢年過節 ,沒有人陪伴 ,沒有人接放學 ,沒有人去開家長會 ,畢業典禮沒有人參加 ,承受著不該承受的痛苦 ,到新的家庭 比較拘束 ,無論孩子跟了誰 ,一定要給孩子更多的愛和陪伴。

2樓:天悅

最心疼的瞬間就是孩子看到父母因為各種瑣事在吵架,最後在孩子的面前說出了離婚。

3樓:彩虹巧克力糖豆

我覺得離異家庭的孩子最讓人心疼的瞬間就是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只有他乙個人孤零零的坐在這,我覺得這就是最令人心疼的時刻了。

離異家庭的孩子自己真的感覺到苦嗎?

4樓:創作者

父母離異最後苦的是孩子,而且孩子長大之後,這種苦也會一直跟隨著孩子。離異家庭的孩子過早的瞭解社會,他們會擔起自己該做的責任,更早的去承受一些壓力,然後保護別人。這些孩子會壓抑自己,雖然他們有自己想要玩的東西,有自己學習的需求。

但是在面對現實的同時,他們並不會去依靠別人,因為他們不想成為別人的困擾以及負擔。

這些孩子因為父母不愛了,所以成為了單親家庭。

的孩子,而且孩子渴望自己被愛也渴望被照顧。在小心翼翼生活的同時,他們也期待別人能夠把自己當成生活中的唯一。對於每乙個孩子而言,他們對於父母離異的事件看法都不同,家長也要明白,不要刻意的迴避兩個人離婚的事實。

如果想要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想讓孩子擺脫父母離異的苦,家長要學會採取正確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即使離異了也要給孩子雙份的愛,要讓孩子知道,即使父母的婚姻有了偏差,但是父母仍然是愛孩子的。因為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愛,這個時候孩子擔心的是父母會不愛自己了。

只有讓孩子有安全感,那麼孩子才能夠擺脫這種煩惱。

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下成長,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並且不為家庭環境所影響。要給孩子乙個鍛鍊的環境,在給孩子適當的支援時,讓孩子沒有弱點的成長。每乙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讓孩子在接受命運的同時淡化那些創傷才是重要的。

而且在有了孩子的情況之下,家長不要覺得離婚是兩個人的事情,這是兩個家庭之間的問題。適當的去鍛鍊,孩子要給孩子幸福感,這樣才不會讓孩子難以接受。

5樓:愛上我企鵝9啊

是可以感覺到苦的,因為離異家庭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是比較大的,孩子會非常難過,沒有安全感,感受不到愛。

6樓:青楓侃

當然是真的。這是因為離異家庭的孩子會出現缺愛的情況,會出現缺乏自信心,所以會感覺自己非常的苦。

7樓:雙魚愛仕達

當然會的。因為這種家庭的孩子會非常的自卑,覺得沒有人愛自己,也覺得自己是多餘的,所以生活特別苦。

8樓:李曉林

可能吧,到**都不是家吧?!這個家有個外人,那個家也有個外人,坐坐走了,連住都感覺到自己是個外人,很早就學會了察言觀色,敏感、害怕別人生氣,別人一生氣他(她)就害怕,甚至別人說話聲音一大他(她)就把別人否定了,在這個家擔心不被好好對待,在那個家也擔心不好好對待,所以,他(她)們早早地就結婚了,可能太渴望要乙個溫暖的家了吧?!

離異家庭的孩子最心疼的瞬間是什麼?

9樓:網友

父母離婚兩個大人是解脫了,但是最受傷的就是無辜的孩子,他們小小的年紀就要獨自承受這一切。離婚家庭的孩子真的很可憐,也很脆弱,最令人心疼!

離異家庭也就是單親家庭,孩子可能是跟著父親生活,也可能是跟著母親生活,還有一些是跟著老人生活。最難過的莫過於孩子,要在兩個至親的親人之間做選擇、傷心、無奈、為難、困惑、……

離異本來就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所以在父母決定離婚的那一刻起,孩子的童年就註定是不完美的!

離異家庭的孩子每乙個瞬間都讓人心疼。

不再有人反覆地問你「冷不冷」或者「餓不餓」……

逢年過節一家人團聚的時候,沒有爸爸或者沒有媽媽……

寄人籬下變得特別敏感、隱忍、小心翼翼,不再撒嬌……

放學了,別的孩子都被接走,自己卻站在學校門口苦苦等待……

別人的孩子都有父母去開家長會,而自己卻沒人開家長會……

成為父母新家中的「客人」,孤獨而又沒人關心……

畢業典禮別人的家長都會到學校祝福,自己卻孤單乙個人……

上大學、參軍、遠行別人都有父母相送,自己卻沒人送別……

結婚的婚禮上,得不到爸爸或者媽媽的祝福……

這些本不該承受的痛苦,全都被孩子稚嫩的生命承受了,對他來說就是一種不公平!

其實孩子不傻,他們很明白父母婚姻的狀況,但是他不願意相信,也不想看到事實,所以離婚後的父母更有責任保護好你們共同的孩子,保護他幼小的心靈不受傷害。無論孩子最終跟了誰,請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和愛。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希望每個家庭為了孩子都能夠好好經營婚姻,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羽翼下快樂成長!

10樓:智雅韻

對於我自己來說,最心疼的瞬間,大概就是,知心話不知道和誰說,青春期的小秘密,叛逆期迷茫想知道很多問題的答案卻不知道問誰,所以走了幾步錯路,一步錯 步步錯,之前我從來不信,後來我心裡覺得確實是這樣。想和媽媽光明正的的逛街,想和媽媽去旅遊,但是都不讓,遇到無法判斷是非的問題我只能自己用僅有的三觀去判斷,卻總是判斷錯,那會是真心疼,總會委屈的躲進廁所哭,覺得都不理解我,也沒人向著我,只有爺爺奶奶,所以爺爺奶奶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沒有之一,我慢慢長大,高二的時候爺爺去世了,我明白最寵我的人永遠的離開我了,所以我不再心疼自己不再委屈不再任由別人說我,而是堅強起來,學會愛自己,所以我們都會變得更好的,對嗎,對。我相信。

11樓:管罡

有一次我兒子的乙個同學,中午放學和我兒子一起回來我家吃飯,吃著吃著突然哭了起來。

原因是我做的都是他喜歡吃的菜!他說從他媽媽帶著妹妹回外婆家後,他再也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菜,而且全是大塊大塊的肉。他都很久沒有大口的吃過肉了。

這個孩子的爸爸媽媽在他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離婚了。他爸爸脾氣不好,偶爾會打他和他妹妹還有媽媽。最後媽媽實在受不了家暴離婚了。

他跟爸爸,他妹妹跟媽媽回外婆家。我問他為什麼不跟媽媽呢?他說,媽媽乙個人養他們兩個人會很困難,妹妹還小,更需要媽媽……聽了孩子的這句話,真的,在那一刻,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了下來,太心疼孩子了。

不僅我流淚了,我老公,乙個大男人也是紅了眼眶。趕緊給孩子碗裡夾肉,讓孩子多吃點。我兒子也懂事的抱了抱他的同學……

12樓:網友

1.非常自卑。

父母離異的孩子通常都會比較自卑,對比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而自己卻沒有,容易產生"自己是沒人要的孩子"的想法。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來,越來越封閉自己。

離異家庭的孩子怎麼辦?讓孩子少受傷害,一定要做到這3點。

2.膽小怕事。

有些父母離婚後,會把全部的希望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給自己爭一口氣。所以對孩子的管束也比較嚴格,孩子在這種強壓力下,會產生心理負擔。對自己的人生感到非常迷茫,但是又怕辜負家長的期望,所以遇事會不自覺的選擇逃避,變得非常膽小怕事。

3.以後可能會恐婚。

父母一段不健全的婚姻關係,會給孩子的心靈留下深深的影響。孩子的心理上會認定婚姻都是可怕的,最終還是會走向破裂,所以對婚姻是有懷疑的態度,或者乾脆直接拒絕結婚。造成孩子以後產生恐婚的心理,影響到孩子以後的生活。

13樓:日月行

1、孤僻。不和睦的家庭環境會使孩子對人際關係感到緊張,特別是在重組家庭裡的孩子,由於父親的粗心或與繼父母之間的隔閡,他們的親情交流受到限制,覺得自己在家庭中被忽視,就產生孤獨感,行為上表現出離群。

2、自卑。父母是孩子們心目中的驕傲,處在乙個沒有父親或母親在家庭裡,孩子就自然沒有這份優越感,容易產生「我的家庭是不幸的」、 我是沒人要的孩子」、「我的命不好」消極悲觀的想法。

3、怯懦。有的父母離異後,往往把感情和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束縛過緊,管教過嚴。久而久之使孩子心理負擔過重,害怕自己使父母失望,因而對父母敬而遠之,變得膽小怕事,怯懦退縮。

有一次學校讓叫家長去和學生一起聽演講,演講結束後,主持人請同學上去對自己的父母說「爸爸媽媽我愛你」

乙個個子高高的男生拿著話筒,邊哭邊吼「媽!我愛你!我錯了!

媽!..那個男生叫了很久很久,然後他媽媽上去抱住了他,那個男生瞬間就泣不成聲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時突然很想念她。

14樓:久久的可可

父母離異後的子女在心理發展、性格成長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傾向分析。孩子處於單親的環境生活,家長要記住父母永遠是父母,要珍惜與孩子的在一起的機會,即便你們再婚了,也要承擔起為人父母養育和教育的一切責任,但不要報有彌補的心態來面對孩子。家長而應該讓孩子仍處於乙個與以往正常家庭一樣的生活,也許只不過是不能和父親或是母親共同生活在一起,但一定要讓孩子仍繼續與父親或母親進行**、見面等等方式的溝通,不要在孩子面前說父親或母親的不對之處,讓孩子覺得,父母雖然分開了,但家還在,爸爸媽媽還是永遠和從前一樣地愛著他。

其次,和孩子的學校保持良好溝通。你可以告訴孩子學校的班主任老師,即使你現在離婚了,在所有關係到你的孩子的活動,時間和在學校表現等方面,你和你的前妻(夫)有同等的知情權,包括家長會。把單親孩子的心理特點和閃光點告訴給老師,讓孩子甩掉自卑的包袱,使其身心得到協調發展。

第三,在教育孩子方面達成共識,尊重擁有監護權的父(母)制定下來的規矩。比如什麼事情是在那個家庭裡不可以做的,那麼在這個家庭也不可以做的。這樣孩子就不會出現適應問題和因為父母的過分討好而變成被溺愛的孩子。

15樓:正在跑毒

我爸媽在我三歲的時候就離婚了,之後又各自結婚。從小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一直到我上完大學,期間只見過我媽6次吧!最多待在一起不到2個月。

因為我媽條件好吧…從21歲開始跟我媽一起生活,才跟我媽在一起一年,我爸就去世了,期間回過跟我媽一起回過姥爺家裡一趟,離我爺爺家裡只有3個小時的路程,我媽死活不讓我回去,第二年夏天,我爸爸就去世了,最後一面也沒有見到,過了兩年,最疼愛我的爺爺也去世了,接著又過了兩年,我奶奶又去世了,然後這個世界上最疼愛我的人都沒有了。。不想在我媽和後爸、同母異父妹妹的家裡生活…無法再去回顧我這些年發生的事情,大概就是就是沒有家、沒有人心疼你、信任你,可以用最噁心的態度去揣測你,跟別人介紹從來都是隻有乙個女兒,家裡來人從來不會讓我出去打招呼、後爸家裡的親戚會覺得我會搶財產、見了你會自動看不見你、過年全家聚餐,會讓你坐在靠近門口的位子,他們三個坐在一起、家裡的任何一件小東西壞了都是我弄壞的,非要用很多方法證明我沒有我妹妹命好、聰明、漂亮、覺得我妹妹是年薪幾百萬做ceo的命,我就是沒有本事才能當個公務員,很多很多。我爸去世後,後媽、同父異母的妹妹也再也不跟我聯絡了,我覺得大概是上輩子做了很多錯事,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吧…大概就是,爸爸、爺爺奶奶去世後,就真的只剩我自己了。

很多的傷痛說不出來了,只覺得自己這十年,像是最可怕的十年,最可怕的是一直還在期待我媽會真的愛我,心疼我、不會在這樣的環境下,就因為我沒有吃完一點剩菜就生氣、幾天不搭理我,不跟我說話?我這是怎麼。

父母離異孩子的心理變化是什麼,離婚後的男人心理

父母離異,孩子的心理變化 孩子內心的恐懼 無助 委屈,一再地壓抑 控制,畏縮著 忐忑著 不安著,不知所措著。1 爸爸 媽媽 孩子,三者是一個天然 穩定的金三角關係,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2 有可能造成孩子自暴自棄的心理。如果離異家庭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為...

離異家庭孩子心理如何疏導

孩子在經歷父母離異的變化後,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往往非常重要,無論孩子年齡在哪一階段。對孩子來說,這個陰影將伴隨他終身,更多的孩子在自身的未來家庭,如同遺傳一樣重蹈覆轍。所以我們在從心理角度疏導孩子的時候,不能夠是一次或幾次就可以將究極資訊傳遞給孩子,或者說直接可以影響到孩子,需要的是一個長期,分階段...

父母離異各自成家,隨父生活的孩子,簡歷中家庭成員如何填寫

家庭成員包括 父親,生母,繼母,以及已經的親生兄弟姐妹或者繼母的兄弟姐妹。父母離異各自組成家庭,子女結婚時候的婚禮該怎麼辦?姑娘,你講的情況由於夫妻離婚率的提高現在經常遇到,一般的解決方式是由父母離異時子女與其生活的一方主辦,結婚典禮時父母在主婚席就座,而繼父和繼母只能按來賓相待,在來賓席就座。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