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封建社會存在哪些易於割據的因素?

2025-02-16 09:15:24 字數 3416 閱讀 7102

1樓:賓果看世界

封建社會的變化。

在根本上動搖封建統治的,就是對其生產關係的破壞,農民起義、資產階級革命都是旨在改變封建土地所有制(從而改變整個封建制度)的階級鬥爭。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生產關係——僱傭勞動力。

最早的資本主義誕生於當時商品經濟的發達義大利,如佛羅倫斯、威尼斯等地區。

代表資本主義的資本主義經濟,是以商品交換與商品生產為核心的商品經濟。由於生產的目的由單一滿足轉變為向社會提供產品,從而決定了生產關係將有別於原有的封建制度。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原有的自然經濟受到衝擊,開始瓦解,農民與手工業者開始喪失生產資料,成為無產階級,再由工廠主——最早的資產階級與他們簽訂僱傭協議,形成新的生產關係——僱傭勞動力。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對原有封建自然經濟的解體程序,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有能力掃清一切有悖於發展資本主義的因素,如「天賦神權」天賦君權、「三綱五常」等思想,「男耕女織」等生產結構,最終推翻封建社會,建立資本主義國家。

歐洲封建地主貴族階級在被新興資產階級打垮後,因為自身利益的損失也對資產階級控訴和批評。部分人甚至將封建社會與社會主義相對比,稱貴族莊園內主僕沒有利益衝突而目標統一,舊時的莊園主農業經濟制度優於現代的工業生產製度。這一思潮稱為「封建社會主義」。

2樓:網友

從**層次講,皇權與相權的分制,使得以宰相體系為核心的**豪強勢力的崛起和擴張成為可能;而皇權的高度集中又會使得皇權濫用和皇權旁落成為可能,從而產生外戚政治和宦官政治;上述兩種情況有乙個共同點:地方豪強會通過獻貢、聯姻、結黨等途徑依附於**豪強並加強與**豪強的聯絡,以此獲得稅收豁免、法外領域等經濟、政治特權。

從地方層次講,皇權的相對削弱會導致地方勢力尾大不掉的禍患,究其原因有這樣幾種:國家由盛轉衰,剛剛脫離戰禍,如安史之亂後的唐朝;王朝進入解體階段,無力平息大規模起義,將徵兵、徵稅、徵糧之權下放地方,如東漢末年;建國之初,皇權根基孱弱,受到中間期(上一朝代解體至下一朝代建立之間的時期)時由吞併舊王朝遺產而壯大的豪強氏族的制約,如西漢初期、東晉初期。上述情況的共同點是:

地方豪強在自己的轄地形成國中之國,對抗甚至挾持****。

3樓:天天小擎

這個問題不用太複雜,主要還是資訊傳遞不夠發達,再者就是君主制會把貴族權貴的權利進行放大,封建社會的含義不就是以分封為主的社會形式而形成的嗎,分封一般都具備自我獨立的權利蒸空,對下有獨立的統治,獨立的司法,另一層的獨立分封,導致的結果就是對**集權的淡漠,對地方君主的效忠,所以今天的中國一直在進行愛國教育,政治思想教育,資訊社會都到了今天了還在進行,你以為古代的忠君愛國會有多大的用處呢,用處不大才導致慾望的膨脹,人類通病。

4樓:用心感受

中國封建社會存在的經濟形態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因為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所以各軍事力量,他們割據在乙個地方,完全可以生存下去,自給自足 這就是中國封建社會存在與割據的最主要的因素。

5樓:xu大地裝修

皇帝賜的什麼王侯,什麼王侯,動不動賜地千畝,加上他原有的,使他有了割據的人口,地域,…

6樓:範海賓

中國封建社會存在很多弊端。各省自治的力量很大。**集權很削弱。所以容易。地方勢力格局。這樣有很大的弊端。

7樓:老鄭學環評

小農經濟,自給自足。

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社會主要矛盾

8樓:東東的小店

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近代中國的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清朝末期,資本主義列強入侵中國後,封建經濟逐步解體,資本主義因素得到一定發展;國家形式上保持獨立和主權,而實際上政治、經濟都被帝國主義所控制的社會形態,在國內形成代表不同利益的官僚買辦集團。舊中國是受著幾個帝國主義侵略和控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39年12月,***同志1939年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書中指出:「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這些就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認清中國大陸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和主要矛盾,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根據。

9樓:網友

如果要在a和b中選乙個,a會更好一點,在題目中問道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哪乙個,而且有個前提是「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在近代雙半社會中,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始終是主要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也叫名族矛盾),當中國抗日取得勝利後,這個矛盾慢慢得到解決,與此同時,階級矛盾上公升為主要矛盾,但那時中國已近不是半封建社會了。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已近把封建王朝推翻,在中國存在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已經被消滅,即使中國還存在封建殘餘,但中國的封建社會已經被推翻,中國進入到近代的資產階級社會。

綜上所述,a和b都是正確地,但是a

以上是個人所言,如有錯誤,**以糾正,謝謝!

10樓:網友

答案是 a 和b。

因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就是說帝國主義列強通過控制封建統治者間接控制我們的人民。那個時期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人民大眾和封建統主義之間的矛盾。

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

11樓:殺了佛祖我成佛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

中國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狼狽為奸,互相勾結,是近代中國最反動、最腐朽的力量,成為帝國主義統治和奴役中國的社會基礎。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雖遭破壞,但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不但依然保持著,而且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一起,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佔據著顯著的優勢,成為近代中國最主要的經濟形式。雖然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些發展,但始終沒有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經濟形式。

由於中國是幾個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半殖民地國家,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和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呈現出極端的不平衡。

中國的廣大群眾尤其是廣大工農群眾不僅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而且還受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他們過著飢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生活。中國人民的貧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見的。

近代中國的文化是在中西文化的衝突、交融的艱難過程中誕生的。這種文化是由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三個層面構成的,最終馬克思主義佔據統治地位,成為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

12樓:吳勝旗

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中的矛盾有很多,比如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外國資本主義和民族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這就決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就是實現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

13樓:望你一世容顏

是中華民族與西方列強的矛盾。

14樓:廣東梅州中公

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為什麼中國封建社會存在這麼多年

經濟決定政治,中國的小農經濟使中國政治制度始終維持與之相對應的政治體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國地理位置的封閉性,面海靠山,外界難以入侵使得中國能很好的儲存自己,延續自己。是由中國的國情和實際決定的.中國人一直在找適應中國的道路,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還有革命等,才有了現在的情況.超穩定結構 中...

中國社會存在的問題中國當今社會存在的問題有什麼?

社會矛盾糾結於公私博弈 人民群眾日益增強的權利意識和公民意識,與缺乏制約 監督並拒絕 被馴服 的公權,兩者之間的力量對比與消長,將決定中國未來的走向 當前我國社會矛盾呈現一種高發態勢,觸點多,燃點低,處理難,用官方的說法就是 社會矛盾凸顯期 從2009年的情況來看,這種情況仍然沒有改變,有的地方甚至...

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指哪些朝代中國封建社會有哪些朝代

中國封建社會有哪些朝代?秦朝 前221年 前206年 西漢 前206年 8年 新朝 8年 25年 東漢 25年 220年 魏朝 220年 265年 同一時期蜀漢 221年 263年 吳國 229年 280年 西晉 265年 316年 東晉 317年 420年 同一時期北方十六國 317年 38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