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春秋代序
這題應該選d。對於d項,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鋇溶液,鋇離子可以與硫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鋇沉澱,但是在除去硫酸根離子的同時會引入雜質氫氧根離子,所以這方法不正確。對於c項,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水含量少,與過氧化鈉反應速率很慢,生成的碳酸鈉很少,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這方法是可行的。
2樓:戰神樂樂
選(d)c:因為空氣中的co₂、h₂o含量過少,所以c選項是排除co₂、h₂o對實驗的影響,c正確。
d:用 ba(oh)2除雜過程中,雖除去硫酸根離子,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氫氧根離子,故d錯誤。
3樓:
只能選(c)
na₂o₂和空氣中的co₂、h₂o是要反應,但不是想象的那麼快,幾分鐘的時間,生成的量是微量,可以忽略。
實際上,工業生產就是這麼操作的。
你想得有道理,可化學要尊重實驗,化學有量的概念。
4樓:網友
第4個肯定是錯誤的,因為碳酸鋇有沉澱。在去除硫酸鈉同時的也會消耗碳酸鈉。更大的錯誤是他加入的是氫氧化鋇,加入的氫氧根會汙染碳酸鈉。
第3個可以認為是正確,當然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確會引起變化,但這個應該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你可以考慮在乙個乾燥的空氣中進行加熱。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很少的。
5樓:網友
化學實驗除雜,na2o2粉末中除去na2o。正確的方法是在空氣中加熱。
空氣中當然會有二氧化碳和水,他們也會和過氧化鈉反應。但化學教科書上講的是理論方法,不用管空氣中水分和二氧化碳。物理和化學是科學,科學都要建立模型的。
化學上講純淨物,所有化學式都是指的純淨物,但世界上恐怕也找不出純淨物來。一定要分清理論和實際,否則科學就沒辦法學了。
6樓:小百
你給的cd兩個答案,都有出入,c是na2o需要過量的純氧氣氧化可以得到過氧化鈉,空氣中會有雜質二氧化碳,干擾na2o2的生成。d錯誤的,可能是答案,因為碳酸鋇baco3同樣會生成沉澱,不同於硫酸鋇的是可溶於稀酸生成二氧化碳溶解,硫酸**掉了碳酸鈉也損失了!所以錯誤。
7樓:我就剛好
最後乙個選擇,肯定是錯誤的。因為碳酸鋇和硫酸鋇都是沉澱。但是第三個反應肯定是錯誤的,過氧化鈉會和水和二氧化碳反應,也不能排除這個影響。
8樓:teacher不止戲
選項c不正確,因為。過氧化鈉的話是在純氧中燃燒生成的,氧化鈉是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所以需要在純氧中燃燒。
化學實驗常見物質除雜方法
9樓:世紀網路
對物質的分離可一般先用化學方法對物質進行處理,然後再根據混合物的特點用恰當的分離方法(見化學基本操作)進行分離。
序號 原物——所含雜質——除雜質試劑——主要操作方法。
1、n2——o2——灼熱的銅絲網——用固體轉化氣體。
2、co2——h2s——cuso4溶液——洗氣。
3、co——co2——naoh溶液——洗氣。
4、co2——co——灼熱cuo——用固體轉化氣體。
5、co2——hci——飽和的nahco3——洗氣。
6、h2s——hci——飽和鏈御的nahs——洗氣。
7、so2——hci——飽和的nahso3——洗氣。
8、ci2——hci——飽和的食鹽水——洗氣。
9、co2——so2——飽和的nahco3——洗氣。
10、炭粉——mno2——濃鹽酸(需加熱)——過濾。
11、mno2——c——-加熱灼燒。
12、炭粉——cuo——稀酸(如稀鹽酸)——過濾。
13、ai2o3——fe2o3——naoh(過量),co2——過濾。
14、fe2o3——ai2o3——naoh溶液——過濾。
15、ai2o3——sio2——鹽酸`氨水——過濾。
16、sio2——zno——hci溶液——過濾,17、baso4——baco3——hci或稀h2so4——過濾。
18、nahco3溶液——na2co3——co2——加酸轉化法。
19、naci溶液——nahco3——hci——加酸轉化法。
20、feci3溶液——feci2——ci2——加氧化劑轉化法。
21、feci3溶液——cuci2——fe——、寬喚備ci2——過濾。
22、feci2溶液——feci3——fe——加還原劑轉化法。
23、cuo——fe——(磁鐵)——吸附。
24、fe(oh)3膠體——feci3——蒸餾水——滲析。
25、cus——fes——稀鹽酸——過濾。
26、i2晶體——naci——-加熱昇華。
27、naci晶體——nh4cl——-加熱分解。
28、kno3晶體—慎毀—naci——蒸餾水——重結晶。
關於化學實驗除雜問題
10樓:戚若靈解雪
這是乙個明確雜質除雜問題,要做這種題,首先要考慮是什麼型別的雜質,明確雜質後,再考慮除雜原則:不增加新雜質;儘量不減少被提純物質;更不得改變被提純物質;簡明、科學、合理、安全、環保、經濟.最後考慮用何種物質來除去它們,若有多種雜質還得考慮除去它們順序,一般選用較經濟、易得的物質除雜,除雜順序一般要根據具體物質而定。
由於它們都是酸性氣體,因此不能用其共性來除雜,h2s還是一種酸,而co2不是,所以可選用能與h2s反應而不與co2反應的鹽溶液即可,靈敏度高且除淨的當屬cu2+的溶液,cus高度難溶。
cuo是鹼性氧化物,而zno是兩性氧化物,cuo與強鹼性溶液不反應,zno確能與其反應,所以用強鹼即可,一般選用naoh,,cus既不溶於水,也不溶於酸,而fes不溶於水但溶於酸,所以用強酸溶液即可。
酯不溶於水,而ch3ch2oh、ch3cooh都溶於水,本來用水即可,但為了除雜效果好,一般選擇飽和碳酸鈉溶液即可,它可降低酯的溶解度,也可與ch3cooh反應。
11樓:尤晶貿傑
活性炭是疏鬆多孔的結構。
這樣增加了它的表面積。
活性炭對色素。
小顆粒。膠體。
有顯著的吸收作用。
對類似於苯。
醛的有機物吸收性較差純鹼的化學式。
所以不能用活性炭來去除苯。
naco3與石灰水ca(oh)2
反應生成 naoh是強鹼。
去除了原有的雜質。
有新增了新的雜質。
化學除雜的實驗常用方法?
12樓:尾暖姝琦方
一、物理方法。
1、過濾法。原理:把不溶於液體的固體與液體通過過濾而分開的方法稱為過濾法。
如:氯化鈣中含有少量碳酸鈣雜質,先將混合物加水溶解,由於氯化鈣溶於水,而碳酸鈣難溶於水,過濾除去雜質碳酸鈣,然後蒸發濾液,得到固體氯化鈣。如果要獲得雜質碳酸鈣,可洗滌烘乾。
2、結晶法。原理:幾種可溶性固態物質的混合物,根據它們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不同,可用結晶的方法分離。
例如:除去固體硝酸鉀中混有的氯化鈉雜質,先在較高溫度下製成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然後逐步冷卻,由於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公升高而顯著增大,溫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鉀成為晶體析出,而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公升高而增大得不顯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鈉仍留在母液中,通過過濾把硝酸鉀和氨化鈉溶液分開。為進一步提純硝酸鉀,可再重複操作一次,叫重結晶或再結晶。
二、化學方法:原理。
1、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不與原物反應。
2、反應後不能帶入新的雜質。
3、反應後恢復原物狀態。
4、操作方法簡便易行。
常用化學除雜方法有以下幾種:
1、沉澱法:使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生成沉澱通過過濾而除去。
2、化氣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當試劑反應變成氣體而除去。
如:硝酸鈉固體中含有少量碳酸鈉雜質,可將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適量稀硝酸溶液,硝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硝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濾液,獲得硝酸鈉固體。
3、置換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與適量試劑通過發生置換反應而除去。如:
硫酸鋅固體中含有少量硫酸銅雜質,可將混合物溶解之後,加人適量鋅粉,再過濾除去被置換出來的銅,蒸發濾液獲得硫酸銅固體。
4、吸收法:兩種以上混合氣體中的雜質被某種溶劑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純的氣體不能被吸收時,可用此方法。
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時,可將混合氣體通過盛有氫氧化鈉的溶液。
5、其它法:將混合物中的雜質用化學方法轉化成其它物質。
如:氧化鈣中含有碳酸鈣,可採用高溫燃燒的方法,使碳酸鈣高溫分解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擴散到空氣中,除去雜質。
化學除雜等一系列問題應咋做?
13樓:網友
1 簡單。
2 不引入新雜質。
具體方法,樓上說的很明白。
3 特別考慮水解除雜 例:有三價鐵和二價銅,加氧化銅除三價鐵。
一道化學除雜題,過程詳細一點,謝謝
除雜質問題,就是要利用提純物質與雜質性質 物理 化學 上的差別,通過物理 化學的方法,找到使他們得到分離的辦法。常用的物理方法有 溶解 過濾 結晶等。化學方法有 通過化學反應,使雜質變為與原物質不同狀態的物質而分開。原則是在除雜質的過程中不能引入新的雜質。基礎是必須要掌握常見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化學 除雜問題
選擇ba 錯誤。反應生成 i2,仍然會溶解在溴苯中,還是雜質b 正確。乙酸用na2co3可以除去。並且鹼性較弱,乙酸乙酯不會水解c 錯誤。苯酚與溴水反應產生沉澱 d 錯誤。產生的二氯乙烷會溶解在己烷中,無法除去 a錯誤溴和碘化鉀生成單質碘和溴化鉀引入新的雜質 b 正確 2ch3cooh na2co3...
一道初三化學實驗題, 急 一道初三化學實驗題!!!!!!!!!!!!!
1.為反應提供點燃的條件 使瓶內co2增多 2.防止鎂帶熔落使集氣瓶底部破裂 3.用一樣的鎂條放在過量鹽酸裡,待鎂條完全溶解,觀察是否有一樣的黑色沉澱。沒有 2mg co2 點燃 c 2mgo 置換反應 1.改變了瓶中氣體成分的組成,生成的二氧化碳和鎂反應 3.將黑色物質和氧化銅高溫反應若生成紅色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