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上海新哥
鏡頭的焦段,都是近似值,長焦端縮點水也是正常的,200焦段,一般到195左右已經算可以了。鏡頭設計時,焦段差幾個公釐,鏡頭體積可以縮小一些,輕一些,何樂不為呢?
你不應該去這麼理解,當然,廠家出於成本原因而這麼幹,也是人之常情,總要賺錢的嘛!
2樓:網友
你沒發現廠家在鏡頭的說明頁上除了焦段還會標註乙個視角大小的嗎?有這個就可以完全規避了。
3樓:網友
長焦鏡頭焦段縮水,這種情況普遍存在於各種長焦鏡頭當中……標註200mm的鏡頭,其物理焦距總是達不到標稱的200mm……標註300mm的鏡頭,其物理焦距同樣達不到標稱的300mm……總是要差一點……
對於這種情況,基本上見怪不怪了……畢竟廠家在設計鏡頭的時候,不可能把焦段設計成比標稱值更長的狀態……那樣就要標註成規格更高的焦段了……
但是,使用者所說的焦段縮水,其實不是這類問題。……使用者所說的焦段縮水,其實是指相同焦距的拍攝狀態下,某些鏡頭成像更小的情況……似乎長焦沒那麼長……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焦段縮水造成的,而是對焦距離、放大倍率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某一支超長焦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2-3公尺,那麼,在這個對焦距離上,它可以達到最大放大倍率,成像既顯得很大……而另一支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只有1公尺多,那麼,在2-3公尺的距離上,放大倍率就更小了……這樣一來,就顯得那支鏡頭縮水了……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
事實上,對著無限遠對焦,長焦鏡頭都不縮水的……
「小竹炮」二代焦段縮水的問題嚴重嗎
4樓:風霞客
這是內對焦變焦鏡頭的通病,可以說沒有根本解決辦法。
買鏡頭不是看引數,而是講究實際出片效果,7片ed鏡片的出片色彩真沒的說。再說180mm與200mm焦距的差距很小,除了專門用一支200mm定焦去現場對比,根本察覺不出來。放心買吧。
5樓:網友
對比小竹炮一代,200mm端的視角二代明顯比一代要大(同款機身實驗),所以推斷二代的長焦端不到200mm,可能只有170-180mm左右。
具體見圖。
佳能有沒有焦距超過1000的超長焦鏡頭
6樓:網友
物理焦距超過1000mm的,好像只有那個老款鏡頭。
但是等效焦距達到甚至超過1000mm的鏡頭確實有……長焦機的鏡頭等效焦距就超過了1000mm
7樓:網友
如果是單反,只能使用增倍鏡。佳能有長焦機,sx50 sx60最大焦距都超過1200mm。
8樓:網友
肯定有啦。電視裡看看體育記者的大炮都是佳能的白頭。
9樓:網友
沒有了。可以加增倍鏡。
尼康有幾款防抖的長焦鏡頭?是說70-300或200焦段內的。
10樓:但獻中飛柏
注重價效比的話,騰龍的sp
vc很不錯,2600出頭的**。擁有xld鏡片、低李團色散鏡片、非球面鏡片,用料豐富,而明慶且vc防抖效果很好。
下銳度、虛化都哪槐橘滿意。
怎麼總感覺騰龍中長焦變焦鏡頭縮水呀 焦段不夠長呀
11樓:網友
所有長焦鏡頭都有縮水的。尼康看家鏡頭70-200vr2在近拍時長焦縮水到180不到。鏡頭焦距本來就是估算,在無限遠對焦沒那麼明顯。
新聞記者用的長焦鏡頭焦距是多少
12樓:
一般有300公釐,400公釐,500公釐,600公釐。超過600公釐的很罕見。
13樓:西部荒野
體育記者一般都超過600公釐,300公釐,400公釐的很罕見。
為什麼使用長焦鏡頭時會拉近景物?為什麼焦距變大,成像也會變大?
14樓:網友
凹凸鏡原理,前面是凸,後面是凹,如果拉長鏡頭,頌判弊所衝餘看到的成像就會就大,看到的距離會變遠,簡單說就是x 光線。
對焦的過程就是調節 所攝目標和成像的距離,使目標更野族清楚,
單反鏡頭焦段的問題
原廠沒有18 85這支鏡頭,如果是15 85,則是等效焦距達到24 136mm的大廣角的標準變焦頭,相當優秀但 不菲。還有一款早期出產的配30d的17 85,一般效果平庸。不建議選18 200,既昂貴光學素質又很一般,純屬雞肋,玩發燒了後最終不得不再配長焦牛頭,這樣焦段就過於重疊了。單反就是玩的可更...
定焦鏡頭和長焦廣角鏡頭有什麼區別
定焦鏡復頭定焦鏡頭沒有變焦制 功能,長焦廣角鏡頭有變焦功能。定焦鏡頭 prime lens 特指只有一個固定焦距的鏡頭,只有一個焦段,或者說只有一個視野。定焦鏡頭沒有變焦功能。定焦鏡頭的設計相對變焦鏡頭而言要簡單得多,但一般變焦鏡頭在變焦過程中對成像會有所影響,而定焦鏡頭相對於變焦機器的最大好處就是...
單反鏡頭55 300鏡頭相當於多少倍的長焦
大約是5.5倍,300 55 5.45.就是倍數。最長焦端除以最廣角端得到,但這是極端不專業的換算,數碼相機誕生時,由於鏡頭焦距小得可憐,為了與傳統135鏡頭的焦距區別開來,所以採用了只說變焦倍數而不說實際焦距的做法,這樣會讓人忘掉小小的焦距和小小的感光面積,這其實是一種轉移注意力的障眼法。但d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