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朝如青絲
犯罪心理學的基本內容是故意與過失(合稱為罪過),此外還有犯罪目的與動機。
2樓:匿名使用者
總數:204
高手團名人堂首塌達人榜向ta提問兵者詭道也上週鍵御上公升:12103:20135率:
68%向ta提問職業之路上週上公升:9082:3723率:
81%向ta提問與時俱進的步伐上週上公升:7178:20600率:
79%向ta提問服務人民上週上公升:7035:7610率:
67%向ta提問法治中國上週上公升:6455:17718率:
57%向ta提問求職諮詢團隊上週上公升:6108:14744率:
69%向ta提問百姓的法律顧問上週上公升:4999:11391率:
60%向ta提問廣州民商律師團上週上公升:4928:5724率:
57%向ta提問正氣法律達人團上週上公升:4723:23593率:
53%向ta提問法律服務你上週稿芹巖上公升:4257:12281率:
61%與大家一起群聊社會民生。
訂閱該分類問題。
3樓:網友
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
犯罪的主觀心理態度可以分為什麼?
4樓:黃夕桐
法律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主觀心態分為犯罪故意和犯罪過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關於犯罪的故意、過失,下列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5樓:考試資料網
答案】:ca項是正確的。理由在於,甲的推人行為不能作為故意傷害行為,且液核歲對乙的死亡結果主觀上存氏首有過失,因此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
b項是正確的。理由在於,當丙追求妻子死亡的結果時,放任了孩子的死亡,雖然鬧睜對其死亡的後果不是積極追求,但是也不反對,而是採取了放任的態度。
c項是錯誤的。理由在於,丟失槍枝不報告罪中的「嚴重後果」屬於理論上所稱的「客觀的超過要素」,這一要素是不需要行為人主觀上有所認識。
d項是正確的。戊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產生致人死亡的危險,但由於過於自信而沒有避免結果的出現,屬於過於自信的過失。
犯罪的主觀方面包括故意和過失嗎
6樓:律臨刁鳳香
法律分析:(1)犯罪故意和犯罪過失。犯罪故意或者犯罪過失是任何犯罪都應當具備的必要要件。
如果僅有危害社會的行為及其結果,而沒有犯罪故意或者犯罪過失的,屬於意外事件,不構成犯罪。(2)犯罪目的和犯罪動機。其中犯罪目的是目的犯應當具備的必要要件,缺少犯罪目的的不構成目的犯,而對於非目的犯來講,犯罪目的是定罪量刑時'所應當考慮的乙個重要情節。
犯罪動機一般是量刑中的酌定情節,不影響定罪,但是在少數犯罪中,犯罪動機也影響犯罪的成立與否。(3)認識錯誤。包括行為人在事實上的認識錯誤和在法律上的認識錯誤兩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簡述犯罪過失的基本型別及其內容
7樓:法師兄法律諮詢
犯罪過失的基本型別:1.疏忽大意的過失,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意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2.
過於自信的過失,已經預見自己的行絕手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犯罪過失包括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兩個方面的內容:(一)犯罪過失的認識因素犯罪過失的認識因素是犯罪過失成立的前提,行為人在當時條件下具備認識發生危害結果的能力,但由於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因而對危害結果的發生缺乏認識;或者雖然行為人已經預見到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但由於過高估計了避免危害結果發生的有利條件,實際上仍然是認為自己的行為不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因此,不管是疏忽大意的過失還是過於自信的過失,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在實質上都是缺乏認識的。如果真正認識到其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行為人是不會決意鄭氏實施其行為的。因此,從這一角度上說,行為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意識。
二)犯罪過失的意志因素犯罪過失的意志因素是行為人雖不希望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但未履行其應當履行的注意避免危害結果發生的義務。所以犯罪過失的本質在於行為人違反了注意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五條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並叢嫌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區分犯罪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疏忽大意的過失與過於自信的過失。
8樓:才子不才
直接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以及明知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間接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危害社會的結果的主觀心理態度。從罪過內容上看,犯罪過失具有兩方面特徵:
1)在意識因素上,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是輕信能夠避免。(2)在意志因素上,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持根本否定態度的。根據罪過內容方面的特點,刑法理論將犯罪過失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
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危害結果的主觀心理態度。疏忽大意的過失具有兩個特點:(1)「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2)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根本反對的。
其中第乙個特點「沒有預見」是劃分疏忽大意的過失與其他罪過形式的主要界限。 在確定行為人的認識標準時,應當首先根據行為人本身的智慧型水平確定,即根據行為人本身的主觀條件,包括知識程度、智力狀況、工作能力、業務水平等。但是,必須注意行為時的客觀情況的影響,才能準確地認定行為人當時是否應當、是否可能認識到危害結果的發生。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社會生活、經濟生活日益複雜,人們承擔的認識義務會越來越廣泛,也會越來越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只有注意綜合分析主觀條件和客觀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正確認識罪過。 過於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已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主觀心理態度。
過於自信的過失具有兩個特點:(1)「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2)對危害結果的發生也是根本反對的。
犯罪心理學主要講的什麼內容,犯罪心理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啊?
犯罪心理學 criminal psychology 是一門研究犯人的意志 思想 意圖及反應的學科,和犯罪人類學相關連。這一門學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於有關 是什麼導致人犯罪 的問題,但也包含人犯罪後的反應,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學家也可以做為證人,以幫助法庭瞭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學亦有處理到...
犯罪故意的內容和犯罪目的的區別
1 所含有的迫使因素不同。犯罪故意的內容 由兩個因素構成 一是認識因素,二是意志因素。犯罪目的 迫使犯罪的因素之達到目的的直接因素。2 所表達主體上以及心理狀態不同。犯罪故意的內容 為人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一種心理狀態。犯罪目的 指行為人通過實施犯罪行為...
關於什麼是犯罪學家,受是犯罪心理學專家的耽美文
犯罪學家是指研究犯罪問題的專家學者。受是犯罪心理學專家的耽美文 強推壞道,超級甜,破案過程也很帶感,超級好看 壞道 刑偵類,天然呆腹黑受,犯罪心理學博士,警察專案組隊長攻。改sci謎案集 受主修心理學,催眠啊一類的牛逼人物,青梅竹馬警察攻。心理犯罪,前面超帶感後面一臉懵,披露人性的耽美文 sci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