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淦童杞雲嵐
你恐伍配悔怕不是材料專業的吧?那得分是什麼鋼種,如45鋼、20crmnti等等,材料不同,相應熱處理溫度就不一樣。大體上是:
碳素鋼淬火溫度:ac1(或ac3)+30-50℃,合金鋼ac1(或ac3)+50-100℃。正火一般為ac3(或acm)+30-50℃。
回火就有點復腔正雜了。實際情況很複雜,和理論賣悉有時有較大出入,得評經驗而論。
2樓:查欣幹友安
不是,是為了提高鋼的效能而進行的缺帆熱處理的過程。
2.鋼的淬火與回火。
鋼的淬火與回火是熱處理工藝中很重要的、應用非常廣泛的工序伏稿雹。淬火能顯著提高鋼的強度和硬度。如果再配以不同溫度的回火,即可消除(或減輕)淬火內應力,又能得到強度、硬度和韌性的配合,滿足不同的要求。
所以,淬火和回火是密不可分的兩道熱處理工藝。
鋼的淬火。淬火是將工件加熱保溫後,在水、油或其它無機鹽、有機水溶液等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淬火後鋼件變硬,但同時變脆。
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將淬火後的鋼件在高於室溫而低於710℃的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再進行冷卻,這種工藝稱為回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係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敬此一不可。
鋼的回火。回火是將淬火鋼加熱至a1點以下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後,以適當方式冷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它是緊接淬火的下道熱處理工序,同時決定了鋼在使用狀態下的組織和效能,關係著工件的使用壽命,故是關鍵工序。
回火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或消除淬火應力;保證相應的組織轉變,使工件尺寸和效能穩定;提高鋼的熱性和塑性,選擇不同的回火溫度,獲得硬度、強度、塑性或韌性的適當配合,以滿足不同工件的效能要求。
淬火後必須進行回火,淬火鋼回火的目的是什麼
3樓:上海萬通職業學校
回火的目的如下:
1)使工件得到所要求的力學效能。工件淬火後,硬度高,脆性大,為了達到技術要求的力學效能,可以通過回火來調整到希望得到的硬度、強度、塑性和韌性。
2)減小或消除內應力。工件淬火後存在很大的內應力,及時回火可以消除應力,減少畸變和防止開裂。
3)穩定尺寸。工件淬火後的組織一般為馬氏體和部分殘留奧氏體,這兩種組織都不穩定,會自發地發生轉變,引起工件尺寸和形狀的變化。通過回火可以促使這些轉變,使組織趨於穩定,以保證在使用過程中不再發生變形。
回火是把淬火後的工件加熱到a1以下適當溫度,保溫一定時間,以一定的方式冷卻的熱處理工藝。回火是伴隨於淬火後進行的一種熱處理操作。
一般情況下,工件淬火後都要進行回火,並且是熱處理的最後工序,對工件的效能影罩迅響很大,可以說決定了工件的使用效能和壽命。
回火分類。1、低溫回火。
工件在150~250℃進行的回火。
目的是保持淬火工件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淬火殘留應力和脆性。
回火後得到回火馬氏體,指高坦淬火馬氏體低溫回火時得到的組織。力學效能:58~64hrc,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應用範圍:主要應用於各類高碳鋼的工具、刃具、量具、模具、滾動軸承、滲碳及表面淬火的零件等。
2、中溫回火。
工件在350~500 ℃之間進行的回火。
目的是得到較高的彈性和屈服點,適當的韌性。回火後得到回火屈氏體,指馬氏體回火時形成的鐵素體基體內分佈著極其細小戚悶桐球狀碳化物(或滲碳體)的復相組織。
力學效能:35~50hrc,較高的彈性極限、屈服點和一定的韌性。
應用範圍:主要用於彈簧、發條、鍛模、衝擊工具等。
3、高溫回火。
工件在500~650℃以上進行的回火。
目的是得到強度、塑性和韌性都較好的綜合力學效能。
回火後得到回火索氏體,指馬氏體回火時形成的鐵素體基體內分佈著細小球狀碳化物(包括滲碳體)的復相組織。
力學效能:25~35hrc,較好的綜合力學效能。
應用範圍:廣泛用於各種較重要的受力結構件,如連桿、螺栓、齒輪及軸類零件等。
鋼在淬火後回火的目的是什麼
4樓:上海萬通汽車學校
一般用於減小或消除淬火鋼件中的內應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強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韌性。淬火後的工件應及時回火,通過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獲得所需的力學效能。
將經過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熱到低於下臨界溫度ac1(加熱時珠光體向奧氏體轉變的開始溫度)的適當溫度,保溫一段時間後在空氣或水、油等介質中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或將淬火後的合金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若干時間,然後緩慢或快速冷卻。
如何淬火和回火,淬火回火的原理是什麼?
5樓:匠人工坊小鐵匠
資深刀友們都知道刀具製作過程中要經過熱處理,也就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這四把火。而這四把火中最重要也是運用最多的,就是淬火和回火。
淬火是使刀具鋼更硬的一種方法。先將刀具鋼加熱到一定溫度,這個溫度要根據鋼材而定,如果實在沒有經驗可以加熱到1050-1090°c之間,然後快速冷卻。通過這個過程獲得刀鋼硬度。
其中的原理很簡單。在奧氏體轉化過程中,刀鋼中的碳化物逐漸溶解,碳和鉻析出並分佈在鋼基體中。當刀鋼中有足夠數量的碳化物溶解時,通過快速冷卻鋼材來保持這種狀態,也就是淬火。
淬火過程中,鋼的結構組織由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隨著微觀結構轉變,材料將變得更硬和耐磨,但也更脆。
為了降低脆性,提高韌性,就需要經過回火處理。通常將材料加熱至175-350℃,回火約2小時,這樣可使硬度達到53-63hrc,並在銳度保持性、耐磨性和韌性之間保持良好的平衡。
回火應在淬火後的合理時間內進行,最好在一小時左右進行,以減輕由硬化引起的脆性。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在開始回火之前,應該使刀片冷卻至室溫,否則馬氏體的轉變將會中斷,削弱硬化結果。
回火的具體溫度可以根據刀具的預期用途而定。回火溫度越高,材料越軟,韌性越高;回火溫度越低,材料越硬,脆性越強。
例如,野營刀或生存刀可在350℃的溫度下回火,以使其能夠承受粗暴的操作而不會斷裂;如果是期望刀具有良好鋒利性和邊緣保持性,則可在175°c下進行回火,以獲得最大硬度。
回火溫度低於175°c時,雖然會得到極高的硬度,但會導致材料非常脆。同樣,也應避免高於350°c的回火溫度,因為這會導致脆性和耐腐蝕性降低。另外需要注意,如果經過回火的刀片處在高於回火溫度的溫度下(例如在研磨過程中),則刀片的效能將受到影響。
正確地進行淬火和回火,將使成品刀片的硬度、韌性和耐腐蝕性之間達到良好的平衡。
普通車床加工淬火鋼用什麼型號的車刀比較好
第一部分 常見的齒輪材料 常見的齒輪材料包含有20crmnti,16mn5 42crmo等。通常這些齒輪都是經過熱處理後使用,熱處理後的硬度一般在hrc45以上。常見的齒輪型別有汽車齒輪,壓力容器齒輪和牽引機用的大齒輪等等。第二部分 齒輪的加工工藝 一般是原材料製成粗毛坯,然後再用數控車床加工使齒輪...
表面淬火的加熱是哪些過程呢?
用一種火焰在乙個工件表面上若干尺寸範圍內進行加熱,讓工件表面奧氏體化並淬火就是前模我們所說的火焰加熱表面淬火。這種淬火方法需要供給表面的熱量大於表面傳給心部及散失的熱量,才可以實現表面淬火。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介紹一下火焰加熱表面淬火工藝的相關特性。火焰加熱表面淬火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裝置簡單 使...
鋼材的冷加工對鋼的力學效能有何影響從技術和經濟方面說明
鋼材在冷加工時晶格缺陷增多,晶格畸變,對位錯動的阻力增大,因而屈服強度提高,塑性和韌性降低。由於冷加工時產生的內應力,故冷加工鋼材的彈性模量有所降低。請問鋼材的冷加工對鋼的力學效能有什麼影響?40 鋼材經冷加工後,在常溫下存放15 20d,或加熱到100 200 並保持2h左右,鋼材屈服強度和抗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