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桑乾賈島抒發作者怎麼樣的思想感情

2025-03-29 15:05:13 字數 1679 閱讀 1431

1樓:匿名使用者

渡桑乾 渡桑乾。

旅 次 朔 方。

劉皂 客舍幷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 卻望幷州是故鄉。

在許多詩集中,這首詩都歸在賈島名下,其實是錯誤的。因為賈島是范陽(今北京市大興配搏縣)人,不是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培槐祥人,而在賈島自己的作品以及有關這位詩人生平的文獻中,從無他在幷州作客十年的記載。又此詩風格沉鬱,與賈詩之以清奇僻苦見長者很不相類。

元和御覽詩集》認為它出於貞元間詩人劉皂之手。雖然今天對劉皂的生平也不詳知,但元和與貞元時代相接,《元和御覽詩集》的記載應當是可信的。因此,我們定其為劉作。

十年以前,初渡桑乾,遠赴幷州,是為的什麼呢?詩中沒有說。而十年以後,更渡桑乾,回到家鄉,又是為的什麼呢?

詩中說了,說是沒來由,也就是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果真如此嗎?不過是極其含蓄地流露出當初為了博取功名,圖謀出路,只好千里迢迢,跑到幷州作客,而十年過去,一事無成,終於仍然不得不返回咸陽明戚家鄉這種極其抑鬱難堪之情罷了。

但是,出乎詩人意外的是,過去只感到十年的懷鄉之情,對於自己來說,是乙個沉重的負擔,而萬萬沒有想到,由於在幷州住了十年,在這久客之中,又不知不覺地對幷州也同樣有了感情。事實上,它已經成為詩人心中第二故鄉,所以當再渡桑乾,而回頭望著東邊愈去愈遠的幷州的時候,另外一種思鄉情緒,即懷念幷州的情緒,竟然出人意外地、強烈地湧上心頭,從而形成了另外乙個沉重的負擔。前一矛盾本來似乎是惟一的,而「無端更渡」以後,後一矛盾就突了出來。

這時,作者和讀者才同樣感到,「憶咸陽」不僅不是唯一的矛盾,而且「憶咸陽」和「望幷州」在作者心裡,究竟哪一邊更有分量,也難於斷言了。以空間上的幷州與咸陽,和時間上的過去與將來交織在一處,而又以現在桑乾河畔中途所感穿插其中,互相映襯,宛轉關情。每乙個有久客還鄉的生活經驗的人,讀到這首詩,請想一想吧,難道自己不曾有過這種非常微妙同時又非常真實的心情嗎?

《渡桑乾·賈島》原文與賞析

2樓:剛陽文化

賈島。客舍幷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幷州是故鄉。

詩人開篇即寫自己客居幷州已十年之久,這十年裡日日夜夜憶念自己的故鄉。為什麼要這樣憶念呢?也許是很不得意,也許是寂寞無聊,但無論如何,這是久客他鄉的人的共同心理狀態。

十年鄉愁,精神負擔當然極其沉重,因此焦急地盼望回家。

就在回家途中,「無端更渡桑乾水」,乙個「更」字,可見十年前是渡過桑乾水到北方去的,如今又在這老地方過渡。回憶與沒派現實,都激起人浮想聯翩。更奇的是「無端」兩字,回家就是「端」(原因),但為什麼要說「無端」呢?

當年是「有端」而往的, 也許為了功名,也許為了生計,詩裡沒有說。而今就是回家,沒有其他緣由,為回家而回家,毫無目的可言。這種漫無目的的回來,可見「客含幷州」也並不遂意,一事無成,吵跡而只得盲目地回來,回家以後也不知道前途如何,有什麼出路。

不得不回的苦悶和前途未卜的抑鬱,都在這「無端」兩字中了。

出乎詩人意外的是「更渡桑乾水」的時候,回頭望望北方那客居十年的幷州,倒反而有一種留戀之情,好象那裡就是我的故鄉了。久居而有感情, 也是人之常情,在那邊的時候日夜思念家鄉,一旦離開那兒,又產生一種新的思念,這裡把詩人的矛盾心情寫得十分真實確切。

幷州和咸陽相去千里,今日和往昔相距十年,空間和時間的互相交織,公升察並在幷州憶故鄉,回故鄉反以幷州為故鄉的奇異的情感交錯,織出了一幅新穎別緻,既出乎意外,又盡在意中的奇妙的迴文圖案,供離鄉者反覆地吟味鑑賞,也許會引起強烈的共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