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老夫不發少年狂
邗溝是聯手培系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是中國最早見於明確記載的運河。又名渠水、韓江、中瀆水、山陽瀆、淮揚運河、裡運河。邗溝南起揚州以南的長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北上爭霸,於西元前486~前484年築邗城(今揚州市),開通邗溝,南起邗城(今揚州)以南的長江,北經樊梁湖(今高郵附近)等一系列湖泊老羨,折向東北,入射陽湖,以較短的人工渠道相連線,航道彎曲,再向西北經淮安入淮河。東漢時期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經津湖、白馬湖、北入淮。東晉永和年間,南段江水已不能引入運河,從今儀徵引水。
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元220年~西元581年),由於自然條件的變化,江水已不能引入運河,於上游開支河從今儀徵引江水通航,並在運河口建堰埭、水門節水,河上也建有多處堰埭。隋大業元年( 605 ),煬帝開挖通濟渠時,又開邗溝,自山陽至江都入揚子江,溝通江、淮,成為隋代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京杭大畢含唯運河是隋朝才開挖的。
2樓:網友
京杭大運河是一項大工程 其中邗渠是最早開鑿的部分。
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是
3樓:
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是尼羅河運河。尼羅河運河位於埃及,始建於西元前2600年,全長約1450公里。這條運河有助於把尼羅河流域的農業、工業、商業和文化聯絡在一起,對當地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此外,尼羅河運河還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世界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運河
4樓:聊看民生百態
世界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運河是京杭大運河。
京杭運河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的人工河道,最初開鑿於西元前五世紀的春秋末期,隋朝開挖了北起北京,途經開封,南達杭州的大運河,全長2000餘公里。元朝建都北京,為了南糧北運,於西元1282年挖通了從濟寧至安山長達75公里的濟州河。西元1289年又挖通了從安山至臨清125公里的會通河,西元1291年挖通了溪河,至此,族兄京杭運河全線貫通。
京杭運河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流域最長的人工河道,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長1782公里,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5大水系。
京杭大運河的沿岸風俗:
運河水不僅承載著南來北往的船隻,而且孕育、滋潤著沿岸的運河兒女、運河城市。運河邊的建築,如會館、河埠、碼頭、橋樑、船閘及漕運衙門等都是為在實際銷脊生產中使用而建。運河邊也有很多民風民俗透露著務實之魂。
如江蘇淮安的運河漁民的「交船頭」「汛前宴」「滿載會」等習俗。這些習俗直接、真切地體現出勞動人民希望實實在在收穫豐收的願望。
運河生產過程中也創造了許多與生產相關的藝術,如大運河號子。有河工號子,是挑河、抬土、築堤、下樁、打夯中所唱的。這些號子或粗獷簡樸、或蒼涼雄勁,一方面可以鼓舞精神,另一方面可以組織指揮集體勞動,如山東的《抬土歌》。
運河上的縴夫有闖船號虧穗滲子、拉縴號子、糧公尺號子等。船工有船工號子。這些是在實際的運河生產中形成,又實在地有助於生產。
最長的人工運河是
5樓:棋悅芬明
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公尺,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縱貫南北,是我國重要的一條南北水上幹線。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過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啟派大水系。
1、經濟影響:
元代會通河和通惠河開通後,京杭運河完成,明代進行了大規模整修,建立了完善的漕運管理制度,600年間,運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運繁盛,運河兩岸興起數十座商業城鎮,對古代經濟的貢獻無法估量。
2、社會影響:
在社會領域,隨著制度的完善和規模的擴大,漕運逐漸突破其早期以政治悄鄭賀功能為主體的窠臼,發揮著越來越廣泛的社會功能,成為維護王朝穩定和制衡社會的重要手段叢鉛。
古代社會中後期,統治者熟練而頻繁地利用漕運進行社會制衡與調控,消弭諸如重賦、災禍以及物價波動等造成的社會不安定因素。
貫通南北的人工運河名叫什麼
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經天津 河北 山東 江蘇和浙江四省兩市,溝通海河 黃河 淮河 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 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均起到了推動作用。201...
我國現存最早的繪畫理論著作是,我國古代繪畫品評著作有哪些
謝赫的 古畫品錄 是我國繪畫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繪畫理論著作,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篇系統的繪畫品評專著。玄學清譯和人物 來品藻直自接影響到文學藝術,首先是在文學中出現了第一批理 章和專著。理論 的氛圍和文學品評的風氣引起了人們對於繪畫理論的關注。以顧愷之的 論畫 和謝赫的 畫品 為代表的著述,是繪畫史上最...
我國最早的人類是什麼人
關於人類最早的起源地,學術界一直充滿爭議。一個比較流行的觀點是,所有現代人的祖先都是來自東非的,他們在大約10萬年前離開了故鄉,衝出了非洲,走向了世界。從那時起,他們開始取代當地的原始人,佔領全世界。這一理論的最有力證據,就是非洲人相對其他大陸上的人類在基因上極為多樣化,這就意味著他們具有更久遠的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