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帳號已登出
1、三北防護林工程
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指在中國三北地區(西北、華北和東北)建設的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中國**。
為改善生態環境,於1979年決定把這項工程列為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專案。工程規劃期限為73年,分八期工程進行,已經啟遲好動第六期工程建設。
2、沿海防護林工程
工程北起中國遼寧省的鴨綠江口,南至廣西壯族自治區北倉河口,全長萬千公尺,貫穿11個省(市、區)有海岸線的195個縣。
1987年中國**決定建設沿海防護林體系。規劃分兩期工程:
一期工程(1988-2000)造林249萬公頃,其中荒山荒地造林183萬公頃,農田林網造林31萬公頃,各類防護林帶造林3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
增加到;二期工程(2001-2010)規劃造林10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屆時沿海地區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生態狀況明顯改善。
防護林體系工程。
在中國長江中上游地區建設的以防護林為主的綠化工程。長江中上游包括贛、鄂、湘、川、黔、滇、陝、甘、青9省556個縣(含172個貧困縣,流域面積160萬平方千公尺,是長江流域。
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
最嚴重的地區。
按照總體規劃,一期工程(1988-2000年)在145個縣內人工造林660萬公頃,其中防護林佔,經濟林佔,用材林佔。
長防林體系建設工程是繼「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之後又乙個國家重點生態工程,由於工程地區所處的地理位置。
和優越的自然條件,這項碼仿鉛工程建設的成功,將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產生重大影響。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沿海防護林工程。
以上內容參考:大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工程。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三北」防護林工程。
2樓:匿名使用者
東北、西北、長江中下游防護林 我國三大防護林。
3樓:十年
三北防護林(東北,西北,華北),長江上游防護林以及東南沿海防護林。
4樓:生活小學問
分別是三北防護林體系、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沿海防護林體系、太行山綠化工程、平原綠化工程、黃土高原水土保護林工程、全國防治沙漠化工程。
三北防護林工程設計的區域總面積約為406萬平方千公尺,約佔全國總面積的,其中包括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沙漠和沙地面積為133萬平方千公尺,大於全國耕地面積的總和,這一地區多在年降水量在400公釐以下的半乾旱和乾旱地區,自然條件對於植樹造林十分不利。
注意事項。多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將三北防護林工程作為科技示範工程,不斷增加投入,豐富和發展抗旱造林系列技術,從源頭上保證林草成活率和儲存率,加大針葉和綠化美化樹種等優質林木新品種的引繁力度,增加育苗科技含量,加強科技培訓,採取典型勞動、現場演示的辦法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科技水平,集中精幹力量。
針對不同立地情況,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專項課題攻關,研究相應的治理措施,以實現適用技術和攻關技術的連續交替,增強工程區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林地的綜合效益。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三北防護林護出好生態。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三北防護林工程效益巨大。
中國七大防護林都是什麼?
5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中國七大防護林工程包括:「三北」防護林體系,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沿海防護林體系,太行山綠化工程,平原綠化工程,黃土高原水土保護林工程,全國防治沙漠化工程。其目的在於保櫻唯護、改善與持續利用自然資源與環境。
防護林是以防禦 自然災害、維護基礎設施、保護生產、改善環境和維持生態平衡等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它是中國林種分類中的乙個主要林種。
寧夏水土保持防護網狀的防護林防護林型別防護林一般有人工營造的(包括連片林地、林帶和林網)和由天然林中劃定的(如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等)兩類,嚴禁砍伐和破壞。營造防護林時必須根據「因地制宜,因需設防」的原則。
我國五大防護林體系是什麼平原綠化工程
6樓:愛創文化
一、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
三北防護林地區包括西北、華北、東北的陝、甘、寧、青、新、京、津、冀、晉、內蒙、遼、吉、黑等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51個縣(旗).總面積389萬平方千公尺。
二、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工程。
由殲禪閉於長江流域內人口增加過快,對資源盲目地採掘和掠奪性利用,造成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積有增無減,50年代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積為36萬平方千公尺,現在僅四川省的水土流失面積就有38萬平方千公尺。長江流域災害頻繁,自1921年以來已發生水災11次,平均6年1次。保護和擴大長江中上游的森林資源,對於整個長江流域的國土安危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三、沿海防護林體系工程。
我國的大陸海岸線全長萬千公尺,跨11個省(區、市),195個縣(市、區),其中12個島嶼縣沿海縣總面積億畝,佔國土面積的沿海防護林建設的總體佈局是:以海岸線為主線,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以增加森林植被為中心,區別不同的海岸地貌型別,建立乙個多林氏裂種、多樹種、多功能的防護林體系。
四、太行山綠化工程。
國家決定從1986年起用15年時間,對太行山區進行大規模綠化,包括五臺山、小五臺山、恆襲橡山、太嶽山和中條山,共包括110個縣,計劃造林萬公頃,把森林覆蓋率由現在的提高到。
五、平原綠化工程。
平原地區人口密集,耕地面積達5060萬公頃,佔全國的38%,保護這些耕地,對穩定和發展國民經濟具有重大意義。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已初步營造起規模龐大的農田防護林體系,96億株「四旁」樹木,440萬公頃林糧間作,1300萬公頃荒灘地造林,3067萬公頃耕地實現林網化,森林覆蓋率由過去的2%提高到現在的到1990年,918個平原縣已有363個縣達到平原綠化標準,137個縣接近標準。計劃再用10年時間,造林總面積達到萬公頃,使全部平原縣達到平原綠化標準。
我國防護林工程有哪些
7樓:
摘要。三北防護林又稱修造綠色萬里長城活動。1979年,國家決定在西北、華北北部、東北西部風沙危害、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建設大型防護林工程,即帶、片、網相結合的「綠色萬里長城」。
規劃範圍包括新疆、青海、寧夏、內蒙古、甘肅中北部、陝西、晉北壩上地區和東北三省的西部共342個縣(旗),農村人口4400萬,總面積39億畝。以求能鎖住風沙,減輕自然災害。
親親 您好,從20世紀70年代起到21世紀中葉,我國將先後完成多項規模巨大的林業生態工培纖悶程建設,包括:(1)「豎者三北」防護林體系;(2)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3)沿海防護林體系;(4)太行山綠化工程;(5)平原農田綠化工程;(6)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林;(7)全國防治沙漠化工程配彎。
三北防護林又稱修造綠色萬里長城活動。1979年,國家決定在西北滾旦遲、華北北部、東北西部風沙危害、水土流失嚴重的地遲蘆區,建設大型防護林工程,即帶、片、網相結合的「大李綠色萬里長城」。規劃範圍包括新疆、青海、寧夏、內蒙古、甘肅中北部、陝西、晉北壩上地區和東北三省的西部共342個縣(旗),農村人口4400萬,總面積39億畝。
以求能鎖住風沙,減輕自然災害。
我國防護林工程有哪些
8樓:
親,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中國灶睜舉的防護林工程包括以下幾種:1. 風沙林:
在荒漠化地區種植防風固沙的樹種,形成防護林帶,保護農田、城市和道路。2. 水源涵養林:
在山區和丘陵地區種植樹木,增強土壤保水能力,防止水土流失,保護水源和水隱碧質。3. 護岸林:
在河岸、湖岸等水體邊緣種植樹木,防止水土流失,保護岸早襪線穩定。4. 生態林:
在適宜地區建設生態森林,提高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穩定性,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改善生態環境。5. 填海造地林:
在灘塗、海島等海上建設防護林,防止海洋侵蝕,保護海岸線和海洋生態系統。以上幾種防護林工程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我們的環境保護、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穩定都具有積極的影響。
我國最大林業生態工程是A「三北」防護林B長江中上游防護林C平原農田防護林D
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指在中國三北地區 西北 華北和東北 建設的我國最大的林業生態工程,中國 為改善生態環境,於1978年決定把這項工程列為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專案,是我國的第一大植樹造林工程 按照工程建設的總體規劃從1978年開始到2050年結束,分三個階段,八期工程,建設期限73年,建設面積406.9萬...
中國有七大軍種嗎,中國有幾大軍種?
中國人民解放軍由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5大軍種組成!聯勤保障部隊是副大戰區級,有獨立的軍種胸標和臂章,勉強算一個軍種!武警部隊不列入解放軍序列,但是與解放軍一樣都是現役部隊,所以也可以算一個軍種,這麼算就是7個軍種!解放軍有六大軍種,分別是 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聯...
中國奇蹟有哪些中國七大奇蹟有哪些
長城 故宮 兵馬俑坑 莫高窟 布達拉宮 都江堰 樂山大佛。長城 1987.12載入 世界遺產名錄 長城位於中國北部,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里,通稱萬里長城。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後聯成萬里長城。漢 明兩代又曾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