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詩句和人物

2025-04-04 04:00:29 字數 1670 閱讀 8916

關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古詩?

1樓:漆鳴晨

01唐·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儘管戰甲已經磨破,將士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練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們豪壯的壯志誓言!

02唐·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面對烽火連天、戰亂不已的局面,詩人李賀焦急萬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寶刀,奔赴沙場,保衛家邦。只可惜他是個書生,本可以才學入仕,但這條進身之路被「避父諱」這一封建禮教無情地堵死了,使他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更沒有機會奔赴戰場,保家衛國。

03唐·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山河依舊,可是國都已經淪陷,城池也在戰火中殘破不堪了,亂草叢生,林木荒蕪。記憶中昔日長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華,鳥語花香,飛絮瀰漫,煙柳明媚,遊人迤邐,可是那種景象今日已經蕩然無存了。

04先秦·荊軻《荊軻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專諸刺吳王,身死而功成,荊軻刺秦王,身死而事敗。然而我們久已忘掉了專諸,而在讚美著荊軻。士固不可以成敗論,而我們之更懷念荊軻,豈不正因為這短短的詩嗎?

詩人創造了詩,同時也創造了自己,它屬於荊軻,也屬於一切為了國家無私奉獻的人們。

05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以及捨生取義的人生觀,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表現!

2樓:情感導師小語學姐

濟時心,憂國志,問穹蒼。——宋·吳潛《水調歌頭》 原文:宛水才停棹,一舸又澂江。

3樓:老爺子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4樓:萬事百事通

比如漢·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5樓:zz會飛的魚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最早是由顧炎武在《日知錄·正始》中提出概念,背景是清軍入關。而八字成文的語型則出自梁啟超。

6樓:允元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7樓:步餘年

這個應該也有很多,比如說像辛棄疾他們的事,另外,陸游事實上也是如此,最著名的應該也就是他在去世之前寫的示兒,這型別的詩歌應該是非常多,杜甫應該也是。

8樓:曾經難為的一笑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關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古詩

9樓:芳慶離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10樓:全部都知道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話是誰說的

此言出自明清思想家顧炎武,原為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裡的 天下 即祖國之意,後來人們也用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更清楚地表達了對祖國的忠誠 熱愛之情和責任感。提出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的古代思想家是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 史學家 語言學家顧炎武說的 出處顧炎武的 日知錄 卷十三 保天者,匹夫之賤,與...

聯絡短文內容,寫寫你對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句話的理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清之際思想家顧炎武的句名言。天下,指的是中國。匹夫,指的是平民百姓。意即中國的興亡,每一箇中國人都是有責任的。後來這句話就成了所有愛國者響亮的行動口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可以作為每個人處事的一個重要原則。熱愛祖國,為祖國獻身,這是每一箇中國人應具有的最起碼的品質。每個人都...

天下心亡,匹夫有責的意思,心亡則忘的意思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是 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出自 清 顧炎武 日知錄 正始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這裡的 天下 即祖國之意,後來人們也用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更清楚地表達了對祖國的忠誠 熱愛之情和責任感 匹夫 泛指平民百姓。這句話的意思是作為一個平民百姓,也應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