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婉順還頑強的彩旗
雖說和城市人相比,農民相對來說都有點固執,喜歡一成不變,但隨著農村不斷的演變,農民的思想還是出現了一些鬆動,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一些變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在對待要孩子這件事兒上,以前農民的觀念是不管咋罰錢大御中,不管允不允許,孩拆渣子都是越生得多越好,對老人來說,只要家裡孩子多,吃苦受累也就認了。
可現在農民在這方便觀念已經徹底逆轉了,雖然出於習慣,還是喜歡年輕人趁著年輕,能多要個,但只要農村80後和90後小年輕能耐心和家裡老人溝通下,農村的老人們還是能接受年輕人只要乙個的想法。
這其實也不奇怪,因為農民也看到了情況已經和他們當時不一樣了,毫不誇張的說以前農村照顧5個小孩的精力和資金投入,也比不上現在照顧1個小孩,雖說老輩的農民心裡可能對家裡只有1個女孩(男孩還要好一點)這事兒還有點不太甘心,可看著眼前的情況,也能勉強接受。
說到了孩子,其實農民對待帶孫子孫女的態度這些年也扭轉了不少,雖然農村還有很多留守兒童是留在村子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但也有一滾山部分農村老人已經效仿城市人,「抵制」帶孫了。
對於農村老人這種前衛的做法,有不少兒媳婦表示不理解,認為這是一種自私的行為,還有些脾氣不好的兒媳婦直接表態,「如果不幫忙帶孫,以後老了也別想讓我管」。
這種邏輯表面上來看,雖然有點類似於交換,但似乎也成立,但是細想之下,你就會發現其中還是有問題的,這樣的說法很難站住腳。當然,我覺得與其討論這樣的說法到底能否站住腳,倒不如去討論為什麼農民會有這樣的選擇,我覺得至少有3點是值得農村80後和90後反思。
可能在城市當中,人老了,被子女送去養老院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是在農村,這事兒絕對不正常,我敢說幾乎所有的農民從來都沒考慮過要去養老院,隨著時光流逝,到了老年的時候,他們更渴望看到的是子女在養老方面能夠表達決心,能夠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可惜的是農村的80後和90後年輕人基本上做不到。
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平時都在城市打工,和父母幾乎沒有什麼過多的交集,有心的可能還會偶爾和父母通一次話,無心的可能半年都不咋搭理父母。缺乏安全感的農民,不得不考慮自己的養老問題,不得不做好孤獨終老的準備,自然無力帶孫了。
2樓:你真的很好嗎
都非常的孝順父母,而且這些90後的人責任感非常的強,都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給父母更好的生活。
3樓:科普
現在農村的90後對待父母都很孝順,每個月給父母打錢,關心父母的吃穿圓伍住行,還經常給父母打電胡衡話,褲腔做怕父母孤單。
4樓:小清新樂談
他們現在正在面臨自己的事業和家庭的爭奪賽。然後在特別繁忙的情況下,會給自己的家裡面的父母打**,經常去溝通。罩棗時不襪拿時放假還會去回去看自己物好拆的父母。
5樓:數碼專家小行星
孝順父母。正常的年輕人都是會孝順父母的,會盡量對父母好一些。
90後當父母是什麼樣的?
6樓:吳尊是我的
還記得我老公知道我懷孕後,黯然神傷了兩分鐘,因為他知道自己從此以後再也不能自顧自的玩遊戲了,還有就是當時處於創業階段,還要保守些,有孩子了就不能太冒險了,我老公是個非常有責任心的人,懷孕期間的每一次產檢都陪著我。
7樓:網友
家庭一般,17歲入伍22歲復原回來。在23歲的時候娶了現在的妻子。現在有兩個小孩,乙個女兒乙個兒子。
在現實生活中,旁人的眼光都認為我是個幸福的人。不過確實家庭帶來的溫馨只有自己才能懂。聽過一句話:
再苦再累回到家,開門的第一瞬間就是孩子衝向自己喊爸爸那刻,感覺遇到的任何困難都不是困難了。但是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實際問題,像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一樣。
8樓:銘刻
相比於其他年齡段,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不會因為孩子的到來而放棄所有自己的理想和興趣吧,我覺得,不會像父輩那樣為孩子而活,當然我知道他們是很偉大的,但是我們不想成為那樣。當然,我們也是對孩子很負責的,知道自己懷孕後,我去學了育嬰師,考了箇中級育嬰師,還買了好多育兒方面的書,關於日常護理的,餵養的等等,不敢說自己是育兒方面的專家,但是基本都懂,沒讓孩子受過罪,孩子是我乙個人帶大的,我媽和我婆婆都沒用,不是說他們不管,而是我自己覺得跟她們在帶孩子方面有好多意見不同的地方。
9樓:影子
94年,娃九個月,每天就是上班前抱抱娃,跟娃說說話,然後去上班,下班回來後就抱抱娃,跟娃說說話,然後和老公一起遊戲開黑,睡覺,我娃是個天使寶寶,從懷到現在一直特別乖,我很喜歡他。
10樓:南門念巧
我是94的,已經兩個娃了,大的三歲多,小的十個月。可能很多人覺得90後還太年輕,不能承擔責任,個人認為因人而異,我從小是留守兒童,我極度渴望有個家,本人性格稍孤僻,,有孩子後感覺很滿足,沒有安全感的我覺得孩子是我的一切我的寄託,有孩子我不在趕到孤單,偶爾也會煩躁,但看到孩子一切又無所謂了。
11樓:網友
對於九零後兩個孩子的父親,很多人會投來羨慕的眼光,可是背後的辛苦我想常人無法體會。妻子生第乙個孩子還很順利,經濟壓力卻很大。想著咬咬牙熬到三四歲就好了。
沒想到在大寶兩歲的時候又生了二寶,二寶在肚子裡就不好,八個月的時候胎心不好,在小縣城裡花了很多錢,最後送到武漢同濟婦產科住了6天。那是裡裡外外都檢查了,連醫生都說讓引產。然後醫生談話的時候,我卻捨不得,堅持留下來了。
最後還是回到姥姥家生了,又住了幾天溫箱。來來回回折騰,讓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經濟壓力。樓主父母農村的,並未給予多少幫助,結婚生孩子都是我拿的錢,也就是所謂的吃老本。
實在撐不下去他姥爺也幫助了幾個。
12樓:莊吉卡丹
表示壓力山大,我還不打算要孩子。
90後眼中的父母是怎樣的,90後在家長眼中是什麼樣子的
我討厭他們。既然不能給我一個完整的家,幹嘛要我。我現在越來越孤僻了,但是他們不但不理解還要罵我。呵。不過我還有一個很愛我的媽媽。這也足夠了。90後為什麼會那麼 個性 還不是家庭的原因啊。國家應該禁止離婚的。作為90後,我91年的。我很愛家很喜歡自己的父母,雖然出生農村,但絕不會抱怨什麼。我出來工作了...
現在的90後真的是不能吃苦嗎?
並不是,自己公司就有兩個九零後的實習生,雖然抱怨挺多的,但是每項工作譽絕冊都巨集枝是很認真的完成,感覺後並不是不能吃苦,而是工作很認慶巨集真,並且心裡藏不住話,挺可愛的。不一定,九零後現在有的還是再為生活奮鬥努力,有的不吃苦是因為家裡的天條件好,不需要去努力。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不能一概而論吧能吃苦...
90後的非主流是怎麼個樣子的,90後的非主流,主要的形成是怎樣
非主流指不屬於主流的事物,如文化上的次文化,宗教上的異端,人群中的異類等。非主流是相對於主流而存在概念。一個事物既可以從非主流變成主流,也可以從主流變為非主流 比如90年代流行的衣著打扮 語言文化等就從最初的非主流發展成主流 一個事物在某個環境是主流,到了另外一個環境就有可能變成非主流 比如國外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