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描寫民族風俗的作文???

2025-04-11 04:15:30 字數 4466 閱讀 5947

1樓:耗子毒藥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乙個快樂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爭了個第一,因為極想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扮滾真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乙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爆竹聲接連不斷,噼裡啪啦的,熱鬧非凡。

在鞭炮聲過後,就沒有什麼好玩的了。還是吃早餐吧,待會兒出去玩一玩!

吃過飯後,我邀幾個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袋裡裝著父母給的零花錢,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裡也很脊薯高興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樣樣俱全。看到的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乙個胖孩子叫道。

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了腳步。那裡有各種玩的東西: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那些玩的東西。

在其它地方,我還看見有的在賣氣球、手槍、跳繩,有的在賣小吃、點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樣樣俱全,真是無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飽眼福二飽口福三飽手福了。最為幸運的是那些賣主了,今天可是生意興隆囉!

真心希望今廳野余天全國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裡快快樂樂,沒有煩惱,但千萬不要「玩物喪志」喲!

2樓:啊明啦老

苗族花山節。

農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雲南屏邊、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節。每到這絕擾個時候,來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從四面八方幾個苗村寨之間的開闊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節的重要標誌,一般選擇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樹,扎以鮮花,彩旗。

定花村的人(又稱花杆頭)是大家公認的「好心腸的人」。這人必須在節日的第乙個早晨,趁太陽出山以前把花杆豎好。

踩花山」這天,首先由「花杆頭」向前參加「踩花山」的仔頌人敬酒,祝福,隨後宣佈「踩花山」節開始。這時,花山場內外鑼鼓齊鳴,鞭炮聲,銅炮槍聲此起彼伏,鮮花、朋旗迎風招展,各種歡慶活動先後開始進行。青年男女有的對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腳舞,有的跳獅子舞,還有的鬥牛,整個花山場上一片歡騰。

滇東北和滇南一帶苗族,每並戚旦年農曆六月六日過「踩花山節」。傳說古時苗族戰敗流落異鄉,想起祖先東逃西散的苦,傷心落淚。一年六月初六,祖先顯靈,勸他們不要太難過,應該到高山頂上吹蘆笙、唱歌跳舞給我們看。

說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掛在一棵樹上。大家圍著這棵樹歌舞,吹蘆笙,這年的莊稼長得特別好。從此後,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節日盛裝,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樹,舉行跳蘆笙舞、鬥牛、跳獅子舞、爬花杆等活動。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誰爬得高,就把乙個豬頭和好酒獎給誰。

這就是苗族熱鬧的花山節。

描寫民族風俗的作文

3樓:網友

傣族傣族是我們國家的56個民族中知名度比較高的民族,大多聚居於我國雲南省邊境。傣族人口有126萬,是乙個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自己的風俗習慣的民族。

傣族人的飲食以穀類為主,不同地區的傣族穀類主食稍有不同。德巨集的傣族人主食梗公尺,而西雙版納的傣族人主食糯公尺。苦筍、苦瓜是傣族常見的蔬菜。

傣族人喜愛吃昆蟲,蟬、竹蟲、蜘蛛都是傣族人的盤中美味。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無領對襟袖衫,下穿長管褲,以白布或藍布包頭。傣族婦女的服飾各地有較大差異,但基本上都以束髮、筒裙和短衫為共同特徵。筒裙長到腳面,衣衫緊而短,下襬僅及腰際,袖子卻又長又窄,頗有風情。

西雙版納傣族人居住的房子是以竹為材料建造的,被人們稱為棗竹樓。棗竹樓夏季通風涼爽,最適宜於西雙版納多雨,炎熱的天氣。棗竹樓分為兩層,人住上層,可避免毒蛇、毒蟲的侵襲,樓下用來飼養家禽,還可以用來堆放雜物。

你瞭解傣族了嗎?要是還是不清楚,就親自去傣族的聚集地深入瞭解一下吧!

描寫民族風俗的作文

4樓:網友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講土家族過節的風俗習慣。

土家族是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貴州。然而我很榮幸的當上這個家族中的一員。

土家族是跟著漢族一起過春節的,但是過年的風俗卻大不相同。比如說:⒈過年的時候要打餈粑,餈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當上家常便飯,而漢族卻是大魚大肉(這就是富與貧之間的差距啊!

⒉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在吃完團圓飯的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的主要目的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陰間的新的一年裡開開心心,而漢族卻只是簡簡單單的守歲;⒊大年初一的早晨不能把洗臉水倒掉。

因為洗臉水相當去金銀財寶,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孫孫在這一年就會大不幸,而漢族卻要在大年初一徹徹底底的打掃一次;⒋在新的一年之前,必須把欠的債還清。俗話說得好嘛「新年有新氣象」(這條和漢族差不多)。

土家族過年的風俗還有很多,在這裡我先賣個關子。如果想知道的話,就來到貴州,來到這個多民族的地。

5樓:可可小瓶

蒙古族的飲食大致分三大類,即肉食、奶食、糧食。一日三餐,兩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公尺、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麵條、吃包子。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

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得」,意為聖潔、純淨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

蒙古族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為山羊肉、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肉。羊肉常見的傳統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腦燴菜等70多種,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見的是手把羊肉。

在日常飲食中與紅食、白食佔有同樣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公尺。西部地區的蒙古族還有用炒公尺做「崩」的習俗。麵粉製作的各種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飲食中也日漸增多,最常見的是麵條和烙餅,並擅長用麵粉加餡製成別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餡餅及蒙古糕點新蘇餅等。

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淨水,燒開後,衝入放有茶末的淨壺或鍋,慢火煮2-3分鐘,再將鮮奶和鹽對入,燒開即可。

蒙古族的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公尺等,其味芳香、鹹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

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不需蒸餾。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

稀忌廉;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蘇餅;烘乾大公尺飯。**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新疆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禮貌語言,而信仰伊斯蘭教少數民族的,很多禮貌語言是共同的。不論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充孜族還是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回族,大家在見面的時候都以右手撫胸,頻頻點頭行禮,說聲「薩拉姆!」「薩拉姆」包含「您好」、「向您問安」的意思,表達了尊敬別人的心情,無論在城市或鄉村,到處都可以見到少數民族人民謙虛、恭敬、親切相待的動人情景。

請求別人做事或幫忙的時候,往往用詢問、客氣的話語,尤其對待長者特別顯得畢恭畢敬,在長者面前,任何失禮的舉動都是絕對禁止的,走路讓長者先行,談話讓長者先說,坐下時讓長者坐在上座,喝茶吃飯都要先敬老人;青年人不能直接叫長輩的名字,當著老人的面不得喝酒、抽菸、放肆談笑,吃飯的時候,長者先入席。

少數民族非常熱情好客。哈薩克族有句諺語:如果在太陽落山的時候放走客人,便是奇恥大辱。凡是前來拜訪或者投宿的客人,不管相識或者不相識,都會受到熱情接待。

在新疆的少數民族中,因為維吾爾族人數最多,所以維吾爾語比較通用。一般情況下,與人見面要說:「亞克西姆賽孜?

見到長者或德高望重的人右手搭胸,行鞠躬禮,然後說聲「薩拉姆」,這表示最親切的問候。

在稱呼方面,各民族都有其尊卑輩序之稱,少數民族一般對人不以官職相稱,其中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等民族,稱呼比自己稍長的男性為「阿卡」,就是哥哥、大叔的意思;比自己稍長的女性尊稱為「阿恰」或「阿依拉」,就是姐姐、大嬸的意思;稱比自己年幼的男性為「吾康」(弟弟),女性為「森額爾」(妹妹);對年幼的人一般在名字後面加上「烏卡」,就是弟弟、妹妹,表示親切;對上了年紀的女性長者叫「姆媽」(奶奶),男性長者尊稱為「波瓦」(爺爺);對比較熟悉並與自己母親同輩的女性叫「阿帕」(媽媽)、男性叫「達達」(爸爸);長者對晚輩,不論是不是親生子女,都稱 「巴拉姆」(我的兒子)、「柯孜姆」(我的女兒);青年同性之間互稱「阿達西」(朋友);對幹部和軍人稱「堯爾達西」(同志);對小男孩稱「巴郎」,女孩稱「克孜」;對小夥子不能稱「巴郎」,應選擇上面的對應尊稱;青年之間還有個親暱的稱呼叫「阿達西」(朋友),不過男遊客不要對女性,尤其對姑娘不能這樣稱呼;叫維吾爾族同志的名字的時候最好用全稱,用。

一、兩個字代替便顯得不禮貌,如努爾·買買提, 叫做「努爾」就不太好,不過對熟悉的同志這樣稱呼也是可以的,因為他可以諒解。

某種少數民族的風俗習作,少數民族風俗的作文

維吾爾族是一個十分熱情而又好客的民族,每當客人來他們家裡作客時,都會受到熱情的招待。客人來到後,主人在門口熱情迎接,並熱情讓座,同時熱情地問候維吾爾人招待客人的第一個程式是請客人喝茶。在喝茶時,要端出饢 方塊糖 冰糖 葡萄乾 杏幹 果醬及自己製作的各種小點心和餅乾。遇到夏季,主人還要拿出各種水果及西...

民族的風俗習慣56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1 阿昌族 分佈在雲南,人口2.7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很發達,尤其以善於打製長刀而聞名於世。有自己的語言。採茶 2 白族 分佈在雲南 貴族 四川等地,人口159萬餘人,關於經營農業,有自己的語言。鹽漬杜鵑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 分佈在雲南 青海等地,人口1.2萬餘人,主要從事農業...

維吾爾族的民族風俗,維吾爾族的民族風俗(簡單特點)

維吾爾族的民族風俗及特點 1 節日 維吾爾族的傳統節日,有肉孜節 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前兩個節日都 於伊斯蘭教,日期是按伊斯蘭教歷計算的,每年都在移動。肉孜節又叫 開齋節 因為它在封齋一個月後舉行,一般要過3天。古爾邦節又叫 宰牲節 在肉孜節過後70天舉行,家境好的,都要宰一隻羊。2 婚姻 維吾爾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