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醉落魄 分攜如昨 賞析

2025-04-15 18:40:17 字數 1415 閱讀 2783

1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如此動情之人,在傷感時或者孤獨時,又怎不會感傷長嘆,追念亡妻納棗塵呢?蘇軾身體本巖鍵來就不太好,流離多病已是眾人皆知,多虧妻子的服侍,而原來卻不懂洞禪得好好珍惜或是沒有給過王氏應有的關懷。天人永隔,卻又好像攜手如初。

正是大學士之苦,永恨!!

蘇軾《醉落魄(憶別)》原文及翻譯賞析

2樓:得書文化

蒼頭華髮。故山歸計何時決。茄帆舊交棚毀新貴音書絕。

惟有佳人,猶作顫和雹慇勤別。離亭欲去歌聲咽。瀟瀟細雨涼吹頰。

淚珠不用羅巾裛。彈在羅衣,圖得見時說。 詩詞作品:

醉落魄(憶別)

蘇軾的醉落魄主要講了什麼?

3樓:以心

醉落魄·席上呈楊元素》:分攜如昨。人生到處萍漂泊。

偶然相聚還離索。多病多愁,須信從來錯。尊前一笑休辭卻。

天涯同是傷淪落。故山猶負平生約。西望峨嵋,長羨歸飛鶴。

蘇軾的這首《醉落魄·席上呈楊元素》用詞細膩質樸以情感懷扣人心絃,它是蘇軾密州赴廳絕任與楊元素還朝,兩人從杭州同行至潤州時分手所作。整首詞浸潤在一種淒涼哀傷不捨的氛圍之中,蘇軾官場沉浮屢次被貶,心中抑鬱可想而知,他與楊元素同行又同病相連,大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二人分手在即,離別不捨之情縈繞而出。

上闋:「分攜如昨」開篇即抒發感慨,感嘆相聚之短,為離別打下基調。「遊攜萍漂泊」一語道破蘇軾自身前途未知的境遇,也表述了其內心的孤寂,「相聚」、「離索」又表明二人即將分手,離別情緒盡顯,「偶然」一詞道出相遇的欣喜與要分開時的不捨。

病」「愁」「錯」都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寂寞冷的情緒。可以說整個上闋都是蘇軾內心孤獨渴望宣洩的情緒流露。

下闋:作者筆鋒一轉,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與友人喝離別酒,「一笑神伏伏休辭卻」「同是傷淪落」大有苦中作樂自我消遣之意。「故山猶負平生約。

西望峨嵋,長羨歸飛鶴。」表達了蘇軾的退隱還鄉之意,可惜身不由己一直沒能夠實現這個願望,仕途坎坷再加上蘇軾年事漸長,他渴望迴歸內心的平靜,遠離朝堂的歸隱是他所渴望的,「歸飛鶴「就是他自己願望的化身。<>

4樓:能徹底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蘇洵長子。西元1057年(嘉祐二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攜尺明殿學士、禮部尚書。

曾橋隱衡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西元1080年(元豐三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

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

博學多才,善文,工詩敏做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豔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醉落魄 一斛珠是什麼意思?

標題 醉落魄 一斛珠 作者 張掄 年代 宋 內容 流年迅速。君看敗葉初辭木。大鋒若非壽迅歲有金丹續。石火光中,難保鬢長綠。區畝仿睜區何用爭榮辱。百年一夢黃梁熟。人生要足何時足。贏取清閒,即是世間福。註釋 註釋 作品評述。這首 醉落魄 造語工麗 用意生新,在結構上多巧思。詞人抓住清晨時個人對外界物象的...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

小題1 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通過寫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諦聽江聲,烘托出夜靜人寂 安靜恬美的意境。4分 小題1 詞人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隨波逐流,任意東西,他要將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化到無限的大自然之中,追求一種精神自由 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 嚮往自由的...

怎樣理解蘇軾的「陪君醉笑三萬場,不訴離殤」一句

前轎型悔半句租睜化用李白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意思是願意和你日日把酒言歡,談笑笙歌,永閉正遠不用有分離的悲傷。跟你在一起的時光是多麼令人陶醉,我願意長久陪伴著你,哪管他離別的時刻什麼時候到來。大致可以這麼理解 今朝有酒今朝醉 何必自尋他日的煩惱。全部蘇軾的 南鄉子 南鄉子 和楊元素,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