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真是要死的節奏
原句為「迅風振秋葉」,出自《三國志·魏志·辛毗傳》,是最後一句。
原文如下:以明公之威應困窮之敵,擊氏跡疲弊之寇,無異迅風之振秋葉矣。
翻譯:以曹操。
的威能應對窮困的敵人,擊敗疲累的敵寇不過是像秋風掃落葉一般罷了。
名稱:迅風振秋葉。
釋義:迅,迅疾。振,搖落。迅風振秋葉,即急風橫掃秋葉,形容氣勢之強,不可阻擋。又作「秋風落葉」,乃引申用法,形容一掃而光。
2樓:生活全知了
最是好時穗畝節 秋風掃落葉的下一句 是「最是好時節」 或者是「知是故鄉來」 又或是掘閉「滿地盡黃昏判族裂」 出處 《三國志·魏志·辛毗傳》 「以明公之威 應困窮之敵 擊疲弊之寇 無異迅風之振秋葉矣」 大致意思為 憑藉明公的威視 應對圍困的敵人。
3樓:匿名使用者
春泥育百草。
夏蓮散清香。
秋風掃落葉。
冬雪兆豐年。
4樓:匿名使用者
幾處青天雁南飛。
兩地相思眉難開。
秋風掃落葉下一句是什麼?
5樓:小楓帶你看生活
釋義:秋天的大風把落葉一掃而光。比喻強大的力量迅速而輕易地把腐朽衰敗的事物掃除光。
出處:《三國志·魏志·辛毗傳》:「以明公之威,應困窮之敵,擊疲弊之寇,無異迅風之振秋葉矣。」
釋義:《三國志·魏志·辛毗傳》,憑藉明公的威視,應對圍困的敵人,擊敗疲勞的敵人,和秋風吹散落葉沒有什麼區別。
寓意:
落葉是植物正常的生理過程。若將所遇到的困難險阻擬人化,其實它們都是有生命週期的。如果要逐個徹底攻克,選擇它們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就算不是兩敗俱傷,也是進攻者這邊元氣大傷。
相反如果能選擇它們生命的低谷時期,那攻克過程將可事半功倍。
當然不能提倡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去做乘人之危的卑微之事,只是用這種方法解決平時所遇到的困境則是無可厚非的。揚長避短,選擇最佳時機出擊,將能更好更快達成目的。
秋風掃落葉是什麼意思?
6樓:老王女兒
秋風掃落葉是乙個漢語成語,讀音是qiū fēng sǎo luò yè,是指秋天的大風把落葉一掃而光,比喻強大的力量迅速而輕易地把腐朽衰敗的事物掃除光。
示 例】 對待敵人,要像~一樣殘酷無情。
使用程度】 常用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勢力大成語典故。
秋風掃落葉的近義詞:一、摧枯拉朽。
釋義: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輕而易舉。也比喻摧毀腐朽勢力的強大氣勢。
二、勢如破竹。
釋義:比喻作戰或工作節節勝利,毫無阻礙。
出處:《晉書·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
譯文:現在士氣高漲,形勢就像劈竹子,頭上幾節破開以後,下面各節順著刀勢就分開了。
落葉歸根的下一句是什麼落葉歸根前一句是什麼
落葉歸根的下一句是鐵牛當道。落葉歸根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多指客居他鄉的人,終要回到本鄉。落葉歸根,鐵牛當道 的出處 落葉歸根,鐵牛當路。來時無口,索監得醋。金槌不動落群機,列聖叢中第六祖。全詩釋義 枯萎落下的樹葉最終要回歸樹根,水中有壓索橋的鐵牛一隻當了去路,來的時候,也沒有帶口糧,向當地 當官的...
悠然見南山的前一句,悠然見南山的前一句是什麼
採菊東籬下 飲酒 其五 作者 陶淵明 全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
在8的乘法口訣裡,前一句得數和後一句得數相差多少
選擇題 a 多8,b 少8,c 少1 8的乘法口訣有幾句?相鄰兩句口訣的得數都相差幾?急 口訣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算式 8 1 8 8 2 16 8 3 24 8 4 32 8 5 40 8 6 48 8 7 56 8 8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