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憫農詩句,關於憫農的詩

2025-04-15 20:20:17 字數 1892 閱讀 1020

關於憫農的詩

1樓:溫暖的

關於憫農的詩如下:

1、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李紳《憫農其二》。

譯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賞析:鋤禾日當午」,表達了農民在白天鋤禾耕作的辛勞,也暗示了農民在排遣午後時光時,因為體力耗盡而感到疲倦無力。「汗滴禾下土」,則描繪了農民在農忙季節因為長時間的體力勞動而滿頭大汗,浸澱在土地裡的場景。

整體描繪了農民在農忙季節的勞作場景,同時傳達了農民勤勞、樸實、刻苦耐勞的精神。這句話豐富了漢語詞彙和文化底蘊,成為了代表中國農民勤勞精神的經典語錄。

2、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其一》。

賞析:這句話的「春種一粒粟」,意為春天播種一粒小麥,小麥代表一種耕耘下的種子;「秋收萬顆子」則表示經過辛勤勞動,到秋天時能夠收穫豐收,收穫獲得的果實數量驚人。

此句詩寓意勸人要從小事做起,從默默無聞的小事抓起,才能最終收穫成功。它鼓勵人們耕耘、努力,付出的勞動最終會有所回報,贏得豐收的快樂和收穫的美好。

3、稻雲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楊萬里《憫農》。

譯文:稻田因天氣大旱而沒有多少成熟的,蕎麥也因為寒霜來得太早而沒了收成。

賞析:稻雲不雨不多黃」,意為稻子收成不佳,黃色代表枯萎,可能是由於當年雨水不足所導致的。作者用「稻雲」形容雲層像是稻田裡飄蕩的雲朵,來表達一種自然情境。

蕎麥空花早著霜」,意為蕎麥開花不結果,蕎麥花空花,結果較少;同時,由於蕎麥的生長期短,所以開花期也早,往往會迎來秋霜的襲擊。這句話更多地強調了蕎麥的劣勢生長條件。

憫農的詩句 古詩

2樓:西貝學姐

憫農二首⑴其一。

春種一粒粟⑵,秋收萬顆子⑶。

四海無閒田⑷,農夫猶餓死⑸。

其二。鋤禾日當午⑹,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⑺,粒粒皆辛苦⑻。[1][2]

註釋譯文。詞句註釋。

憫:憐憫。這裡有同情的意思。這兩首詩的排序不同版本有分歧。

粟:泛指穀類。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

四海:指全國。閒田:沒有耕種的田。

猶:仍然。<>

禾:穀類植物的統稱。皮橋。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

皆:都,都是。

白話譯文。其一。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燃鎮猛獲很多的糧食。

天下沒旅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其二。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

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憫農的詩句是什麼?

3樓:梨子與你看娛樂

原句:憫農二首。

李紳 〔唐代〕

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其一: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卻仍有勞苦農民被餓死。

其二: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公尺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信衝汪來的呀?

擴滑仔展資料:這首詩語言樸實無華,淺顯易懂,但卻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藉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議論,來揭示生活中乙個最重要的問題。描述,細緻寫烈日下農民田中鋤禾;議論,緊緊圍繞人人必需的「盤中餐」。

而且,詩的前後聯絡很緊,順理成章。沒有前面兩句的描述,後面兩句議論就顯得空泛,沒有根基,沒有力量。反之,沒有後面的議論,前面的描述也就還停留在表面判塌,意義也就沒有這樣深刻了。

憫農一詩的內容是什麼憫農一詩的內容是什麼

憫農 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一共兩首。一 憫農 其一 1 原文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2 翻譯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的糧食。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二 憫農 其二 1 原文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古詩這首詩的感想,憫農這首古詩告訴我們什麼

詩中描述的是農民伯伯年年在田間劬勞耕作,到頭來連自己也養不活。從此詩中我們可以想到那個年代的稅收太重,苛政猛於虎啊 比較一下現在,好幸福哦 憫農這首古詩告訴我們什麼 憫農這首古詩告訴我們糧食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出自 憫農 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原文 憫農唐代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

憫農文言文,憫農的全文是什麼?

憫農的全文是什麼?憫農 一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 m n 農 同情 憐憫生活艱辛的農民。禾 穀類植物的統稱。當午 正午 中午。餐 c n 食物,這裡指公尺飯。皆 都。譯文 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依舊鋤地,汗珠一顆一顆地掉落在土地上。又有誰知道這盤中的公尺飯,每一粒都都飽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