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小學課本上的憫農2外還有描寫農民的古詩嗎

2021-03-29 00:29:12 字數 6811 閱讀 1734

1樓:匿名使用者

《觀刈麥》

足蒸署土氣,

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

但惜夏日長。

2樓:藥依

觀刈麥.白居易

足蒸暑土氣,被灼炎天光.

農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憫農二首和憫農一首,請寫出兩首古詩

3樓:子虞

憫農二首-其一

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憫農二首-其二

唐代: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註釋憫:憐憫。這裡有同情的意思。詩一作《古風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穀類。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

四海:指全國。閒田:沒有耕種的田。

猶:仍然。

擴充套件

資料:

賞析首先,這兩首詩所抒寫的內容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許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了認識。這兩首小詩所以有生命力,就有這一方面的道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於像詩人那樣去聯絡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閒田」的大豐收景象裡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

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並沒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絡在一起。詩人敏銳地觀察到了,並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

這就給人們以啟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4樓:丹格教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mǐn]農:同情、憐憫生活艱辛的農民。

禾:穀類植物的統稱。

當午:正午、中午。

餐[cān]:食物,這裡指米飯。

皆:都。

譯文:

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依舊鋤地,汗珠一顆一顆地掉落在土地上。

又有誰知道這盤中的米飯,每一粒都都飽含著農民伯伯的辛勤勞作?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粟[sù]:泛指穀類,這裡指糧食作物的種子。

秋收:一作「秋成」。

萬顆子:子,指糧食顆粒。萬顆,形容收穫的糧食很多。

四海:全國,普天之下。

閒田:荒蕪廢棄的土地。

猶:還。

譯文:

春天的時候播種下一粒種子,到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的糧食。

天下沒有一塊荒蕪廢棄的土地,可依舊有種田的農夫被餓死。

作者簡介:李紳(772—846),字公垂,無錫(今江蘇)人。他的詩注意社會時弊,關心民間疾苦,其中以《憫農》最廣為人知。

在文學史上也有一定影響,近代以來更作為思想教材選入了小學教科書。

5樓:匿名使用者

李紳《憫農》一

【原文】

憫農 chú hé rì dānɡ wǔ ,鋤 禾 日 當 午 ,

hàn dī hé xià tǔ 。

汗 滴 禾 下 土 。

shuí zhī pán zhōnɡ cān ,誰 知 盤 中 餐 ,

lì lì jiē xīn kǔ 。

粒 粒 皆 辛 苦 。 李紳《憫農》二

【原文】

憫農 chūn zhǒnɡ yī lì sù ,春 種 一 粒 粟 ,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

秋 收 萬 顆 子 。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四 海 無 閒 田 ,

nónɡ fū yóu è sǐ 。

農 夫 猶 餓 死 。

李紳《憫農》三

【原文】

憫農lǒnɡ shànɡ fú lí ér ,壟 上 扶 犁 兒 ,

shǒu zhǒnɡ fù chánɡ jī 。

手 種 腹 長 飢 。

chuānɡ xià zhī suō nǚ ,窗 下 織 梭 女 ,

shǒu zhī shēn wú yī 。

手 織 身 無 衣 。

wǒ yuàn yān zhào shū ,我 願 燕 趙 姝 ,

huà wéi mó nǚ zī 。

化 為 嫫 女 姿 。

yí xiào bù zhí qián ,一 笑 不 值 錢 ,

zì rán jiā ɡuó féi 。

自 然 家 國 肥 。

楊萬里詩《憫農》憫農

稻雲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

已分忍飢度殘歲,更堪歲裡閏添長!

6樓:匿名使用者

《憫農》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7樓:戰狼

憫農(一)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8樓:百度使用者

憫農》(一)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二)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憫農》(三)

【唐】李紳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

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9樓:匿名使用者

憫農其一、?其二怎麼寫

關於農民的古詩

10樓:曉龍修理

一、《觀刈

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66336麥》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白話釋義:

農家很少有空閒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

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燻蒸,脊樑上烤晒著炎熱的陽光。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又見一位貧困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

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

因為繳租納稅,家裡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飢腸。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二、《憫農》

【作者】李紳 【朝代】唐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白話釋義: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三、《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楊萬里 【朝代】宋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白話釋義:

籬笆稀稀落落,一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卻還尚未形成樹陰。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飛入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四、《四時田園雜興》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白話釋義: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五、《鄉村四月》

【作者】翁卷 【朝代】宋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白話釋義:

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濛濛,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四月到了,沒有人閒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憫農》古詩

11樓:匿名使用者

李紳《憫農》一

鋤 禾 日 當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誰 知 盤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註釋】 1.憫:憐憫。 2.鋤禾:

用鋤頭鬆禾苗周圍土。 3.誰知盤中餐,在臺灣,香港等地寫為誰知盤中飧(sun), 國內由於飧字用的很少,是個冷僻字,當初為了讓詩歌更通俗易懂,改為餐了。

【譯文】 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地裡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裡。又有誰能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麼的辛苦。

李紳《憫農》二

春 種 一 粒 粟 ,

秋 收 萬 顆 子 。

四 海 無 閒 田 ,

農 夫 猶 餓 死 。

【註釋】 1.憫:憐憫。 2.粟:(sù)穀子;慄粟。 3. 猶:還。 4:四海:泛指全國各地。

【譯文】 春天,農民把一粒粒穀子種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糧食。雖然全國各地的土地都被農民耕種,但農民還是因為沒有飯吃而餓死。

12樓:柯玉

《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原文:

憫農二首

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註釋:⑴憫:憐憫。這裡有同情的意思。詩一作《古風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⑵粟:泛指穀類。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

⑷四海:指全國。閒田:沒有耕種的田。

⑸猶:仍然。

⑹禾:穀類植物的統稱。

⑺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

譯文:其一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的糧食。

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其二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

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13樓:谷合英敏巳

憫農憫農

(唐-李紳)鋤禾

日當午,汗

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

餐,粒粒皆

辛苦。[註釋]

1.憫:憐憫。

2.鋤禾:用鋤頭鬆禾苗周圍的土。

[簡析]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第

一、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裡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具體的描寫,就使得第

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於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有血有肉、意蘊深遠的格言。

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在表現手法上,作者採用相互對比,前後映襯的方法,不僅給人以鮮明強烈的印象,而且發人深省,將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簡介:李紳(772-846),字公垂,泣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唐代詩人。憫農1

李紳春種

一粒粟,秋

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

田,農夫猶

餓死。[註釋]

1.憫:憐憫。

2.粟:(sù)

[簡析]

這是一首揭露社會不平、同情農民疾苦的詩,著重寫舊社會農民所受的殘酷剝削。

第一、二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以「春種」「秋收」,概寫農民的勞動。從「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形象地寫出豐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無閒田」,更寫出全國的土地都已開墾,沒有一處田地閒置著。

此句與前兩句的語意互相補充,進而展現出碩果累累,遍地金黃的豐收景象。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在豐收的年頭,照理該豐衣足食了吧?誰知結句卻是「農夫猶餓死」。

這真是觸目驚心!一個「猶」字,發人深思:到底是誰剝奪了勞動成果,陷農民於死地呢?

「猶餓死」三字極為深刻地揭露了社會不平,凝聚著詩人強烈的憤慨和真摯的同情。

作者簡介:李紳(772-846),字公垂,泣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唐代詩人。

小學風級歌是什麼小學課本上的風級歌是什麼

小學風級歌是為了讓小學階段的學生快速掌握大風等級的知識,在小學自然課本上,依靠對周圍事物 現象來判斷風力等級。風級歌零級煙柱直衝天 一級青煙隨風偏 二級輕風吹臉面 葉動紅旗展 四級枝搖飛紙片 五級小樹隨風彎 六級舉傘有困難 七級迎風走不便 八級風颳樹枝斷 九級屋頂飛瓦片 十級拔樹又倒屋 十一二級陸上...

朱自清的散文在小學課本上的有哪些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春 我盼望的

春 描寫細膩,富於情致.盼春,是文章的開端.作者寫道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連用兩個 盼望著 可見期待春天來臨的心情是多麼殷切.東風來了,報告了春天的訊息,你聽,那春天的腳步聲近了.短短的十幾個字,就將作者殷切而又喜悅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作者細緻地觀察了初春的山 水和太陽.山朗...

急求小學課本上的所有古詩詞(包括日積月累中完整的詩詞)

一年級上冊 1 山村 宋 邵雍 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十枝花。2 詠鵝 唐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5 字與拼音 一 3 登鸛雀樓 唐 王之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8 字與拼音 四 4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