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你發現自己其實已經和父母漸行漸遠了?

2025-04-18 07:55:29 字數 5752 閱讀 2583

1樓:娛小冰

我覺得在上大學之後和父母漸行漸遠了。

現在我很喜歡聽一首歌,歌詞裡面有句是這樣的,「是不是乙個人太久了,總覺得時間在翻倍的過,我不知道自己在找什麼,總覺得丟了很多

感覺從上了大學開始,我好像都是乙個人在度過,大學一年在校時間超過9個月,只有寒暑模純假才有較長的時間回家一次,這段時間也是我和父母在一起最長的時間。

每次回家,我都有種很久沒有回來的感覺,好像說習慣了普通話,對家鄉話都有些陌生,要熟悉片刻才能開口說出。

還有父母也是,回家了沒有太多的話,也沒有了小時候和父母在一起的開心玩鬧,一切的改變都因為我長大了。

每次回家我並沒有太期盼的感覺,總覺得家裡好像沒有在大學有趣,但每次將要開學的時候,我都有些捨不得離開,因為一旦走了,下次回來又是半年時間。

還記得第一次坐車去大學,媽媽難過得淚流滿面,那個時候真的特別不想離開。在大學度過了半年之後,好像習慣了乙個人獨自在外,每次回家雖然也開心,但早已沒有了第一次回家時的期待。

每次到家之後,父母都會表現出特別開心的樣子,但是每天在家也只是平常的生活,吃飯、睡覺,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感覺一直陪伴我的不再是父母,而是片刻不離手的手機(爸媽也玩手機,平時喜歡刷**)。

和爸媽在一起的時間多了,但交流的時間卻少了在學校的時候,我的手機換了乙個又乙個,手機功能也越來越強,但好像和爸媽聊天的時間變得越來越短,一開始兩三天打個**,後來乙個星期打乙個**,我們交流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後來就習以為常。

這也和歌詞裡說得很像,「有多少的通訊裝置,安悶吵裝了無數的功能,但總是和最親最近的人無法溝通

大學畢業之後,我來到了離家很遠的地方工作,每年回去的時間更是隻有短短幾天,陪伴父母的時間越來越短,感覺每次回家父母都老了幾分。

可能從大學開始,我和父母就開始漸行漸遠了,畢業之後這種情況越發的明顯,但我卻沒有能力去改變。

我覺得,平常還是要多和父母交流的,哪怕自己再忙也應該想著他們,畢竟他們才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現在就開始和父母漸行漸遠,那麼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與他們相伴。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應該珍惜現在,不要後悔的時候在將來。

2樓:記錄生活的寶媽

大概在歲的時蔽蔽碧候,我們開始覺醒自我意識,然後出現第一逆反期,喜歡跟父母強調「我想要怎麼樣」,但這個時候我們還是很依賴父母的。

然後慢慢長到青春期,我們對自我獨立的需求會加強,這時情緒不穩的我們會跟父母發生很多爭吵和矛盾,但巨集舉此時我們對父母可能更多的是一種為反抗而反抗的心態。

而等我們上了大學再步入社會,因為見識了更多,飛的更遠,所以會開始自以為是的批判父母,會說他們身上有很多缺點,並且武斷的認為他們「說了也不懂」,隔閡就在這個過程並禪中慢慢加深。成家立業之後,經歷了更多了成年人的辛苦,我們又會逐漸理解父母當初的良苦用心和迫不得已。

3樓:別像個木頭人

看到這個問題,開始回想起上大學的第一天。那是我第一次離開家鄉,獨自一人去到八百公里外的地方求學。那時候我在想,終於可以不用受到父母的管束,可以脫離他們的羽翼自由的飛翔。

當我爸送我到宿舍,為我整理床鋪,直到他坐上回家的大巴,我的心底才浮現出一絲不捨:「下次見面要等幾個月後了」。這一絲不捨也在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中逐漸消失殆盡。

在家的日子開始越來越短,一年之中只有寒暑假回家。每次坐上火車,飛馳的列車逐漸駛入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我的心情總是無法言表,可能這就是「近鄉情更怯」吧。在外說慣了普通話,總是會不自覺地忘記說家鄉話,忘記我已經回家了,回到了這個臘咐住了十幾年的家。

熟悉的人都還在,只是每回一次,好像他們就老了一些。話也漸漸的少了許多,他們好像對我在外的生活特別感興趣,但是我卻對他們少了分享的慾望,三言兩語就敷衍了過去。臨近回學校的時候,又開始捨不得離開他們,又開始後悔為什麼不多花點時間陪他們說說話。

就這樣過了四年,我畢業了。我選擇了在外工作,這樣子每年回家的時間就更少了。他們孝拆好像也習慣了我不在他們身邊的日子,每次打**回去他們也只是叮囑你按時吃飯,天冷加衣。

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爸爸媽媽沒辦法給你提供再大的幫助了」,語氣中帶著無奈巧局棗。如果這就是成長的代價,那這也太過於沉重了。

我還想回到那個時候,放學回家走到巷子口,大喊一聲:「媽,我回來了」。我爸為此爭風吃醋,為什麼叫的不是他。

4樓:網友

上大學以後吧。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出去凳爛了,另一方桐粗消面是自己接觸的事物和父母越來越不同了。加上不局知能經常接觸,漸漸有了距離。

5樓:大樂情感分享

自從結婚以後你會感覺離父母越來越遠,尤其是有孩子以後感覺更深。

6樓:書童or書生

當結婚成家,特棗凱別是有了孩子成為父母后襪巖高,在一些育兒理念和人情是非上有了自己的見解,在一些事情的處理方式上發現的告尺,

7樓:迷途殷行

畢業後出來工作五年後才發現和父母漸行漸遠了,基本上每年見不了幾次面。

孩子與父母之間是乙個漸行漸遠的過程,為什麼這麼說?

8樓:碩碩情感學

1,孩子的認知都是隨著成長變化的。

2,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想要獨立和自由。

3,孩子成長都是乙個孤獨的成長過程。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個人的成長都是乙個孤獨漫長的過程,而且這個環節過程中,父母可以影響。但有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都是相對小的,而且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其學習的觀點都是**於學校以及社會,因此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和父母不是是處於乙個世界的人。

孩子和父母年齡差距過大的話,這個時候就會導致對一些事物的看法不一樣,而且也會導致認知方面存在著分歧,而且由於孩子所受到教育,是來自學校和社會的教育。對於父母而言,他們之間的共同的話題越來越少,因此也就導致漸行漸遠。

9樓:生活小江南

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就會有害羞感,和父母之間的距離就會拉大,而且也會有自己的想法。

10樓:布倫希爾頓

因為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就會很煩父母覺得父母很羅嗦,想要逃離父母的管束,所以孩子與父母之間就會漸行漸遠。

11樓:e時光再燃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會慢慢的蒼老。不是孩子會逐漸的離開父母的視線,努力奮鬥自己的人生。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

12樓:我是李李哦

因為孩子長大以後就會離開自己的父母,他們需要去工作,需要離開父母的舒適圈。

13樓:13007670689燕

我為了工作離開了上初中的大兒子和上小學四年級的小兒子,你說這是不是與孩子漸行漸遠的過程。

為什麼我們會與父母漸行漸遠?

14樓:網友

因為我們長大了,因為我們長大了,然後我們有自己的想法了,我們要分開,要去成立自己的家庭。

什麼時候突然覺得自己跟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15樓:網友

在父母的年齡越來越大的時候,你總是會感覺陪伴自己父母的時間很少了,當你以後畢業了,有工作了,你總是會出門在外工作,所以總感覺和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甚至一年也回不了家幾次,時候就感覺為什麼小時候沒有跟父母好好的相處。

16樓:囧25937技都

我覺得是我在上高中的時候吧,因為我在上高中之後我就住校瞭然後我就就基本上乙個星期和父母見面的時間也只有星期六星期天,但是星期六星期天我還要去補習,然後見面的就更少了。

17樓:知87253鉤撤

自從結婚以後遠嫁他鄉,每年回家的時候都是短暫的,所以那時候真的感覺跟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每年在一起的時間都超不過20天,所以我們真的應該沒事兒的時候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

18樓:回憶

上了大學離開家之後,因為離開了家感覺和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因為距離和代溝,感覺和她們沒有什麼相同話題,話題越來越少,自己也有了自己的圈子。所以離他們也越來越遠相處時間也越來越少。

19樓:網友

參加工作之後啊,真的是太忙了,每天都要加班加點的在公司工作,基本上在家裡的時間也沒有多久,那麼和父母交流的時間肯定是少之又少,那個時候突然感覺到和父母相處的時間簡直太少了。

20樓:王倩

自從上大學之後,感覺和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因為離開了父母的身邊,自己乙個人在外面讀書,偶爾放假的時候才會回家看一看父母,平時更多的時間是在大學這樣的生活,所以離得越來越遠。

21樓:夏至

從我上了大學開始,我開始漸漸的意識到了和父母的相處時間變少了,因為乙個學期回家一次,而且每次回家都待不了幾天,和他們相處的時間就非常的少,而且和她們在家的時候,也不是經常的說話。

和父母有距離越來越遠

22樓:網友

父母是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也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愛你的人。

如果跟自己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了,那是代溝是正常的,但也要注意多跟他們溝通。也可能是他們每個人都很忙,忽略了你。但這並不代表她們不關心你,不愛你。你也要多體諒他們才對。

或許是家人對你的期望可能過高了一些,要求也嚴了一些,但是生活中的好多事,不一定要跟父母針鋒相對,不一定據理力爭。少跟父母索取,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和溫暖,很多事是可以化解的。

生活本不易,珍惜一切!感恩一切!做自己能做到的事,過自己能過的生活。如此,就好。

23樓:春雨花生

父母年齡大了,你還年輕,有代溝是正常的,但是不能越來越遠,要努力去溝通。世界上最親的人就是你的父母親,其他人再走的近也代替不了這種血緣親情。

24樓:勿忘我

第一,自己想要的父母給不了!

第二,感覺父母瞎操心,老是愛嘮叨,覺得很煩,但是冷靜想一下,其實他們是對的,到也不完全對!

第三,自己想做的,父母不是很支援!

第四,嫌棄父母,為什麼自己沒有像別人那樣有這麼牛逼的父母!

綜上所述:想離開父母,獨自闖,想逃避他們,其實並不討厭他們,到最後卻還是有點想念他們。

25樓:墨陌默

我想說的是父母把我們養這麼大真的不容易,好多事情無論怎樣吧,我們都應該選擇理解他們,相信世界上的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兒女的,有什麼事情可以和父母溝通一下,估計你們之間就是缺少溝通吧,什麼事情只要說開了就好了,父母對子女的愛到什麼時候都不會變質的,加油!

26樓:網友

出了社會,換了一種環境,難免會和父母有矛盾,意見不一,畢竟父母和自己不是乙個年代的,思想上都會不一樣,但是父母愛你的心是一直有的。

27樓:山裡的石頭

你對父母的要求太高,對自己要求的太低,為什麼總要靠父母!?拉扯大你就很不錯了你要他們對你一輩子的貧窮富有,有沒有出息負責任嗎?只能說那是你自己的事!

28樓:龍

現在的年輕人,你們的思路不一樣的,不過還是要和父母多多溝通,要多去和父母交了,才是重要的,父母不容易啊!

29樓:殤滿地

缺乏溝通,思維方式不一樣,意見不一致。

30樓:網友

是啊 自從成家以後更有這種感覺 不是說感情不好 只是覺得有隔閡代溝了 沒有太多的共同語言。

你什麼時候發現自己也是渣男渣女的

出軌的時候啊,只要從一而終,不要花心,不要一腳踏兩船,一心一意對自己愛的人,就不會渣了 當你知道自己喜歡的人變成了一個渣男 渣女了以後,你還會再喜歡ta嗎?人是會變的,你也是 喜歡一個人,喜歡在當時。年輕時候朝思暮想的人,各自分開後依然不同。我所深愛的是當時的她,深愛她的也是當時的我。都已經過去了,...

你什麼時候覺得自己真正長大了,什麼時候你覺得自己長大了?

我們一直生活在父母的懷抱之中,總是以為自己還小,可以任性妄為。但是當某個畫面或是某一個瞬間,就會讓我們認為原來我們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不能在任性了。我們也應該要擔當一些責任了,不管這個責任是不是現在的我們可以承受的,在那個時刻我們必須要承擔。我從小就沒受到過什麼苦,因為父母想要我考上一所好大...

什麼時候你發現你的孤獨無處安放

我們的生活之中總會經歷各種事情,不同的事情會激起我們不同的情緒,我們總希望經歷好的事情,但是一些痛苦的事情以及總是會發生。孤獨就是一種讓我們很痛苦的情緒,那麼什麼時候會發現自己的孤獨無法安放呢?大概是當自己經歷重大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發現並沒有一個值得傾訴的朋友在身邊。當我們經歷的重大挫折或者是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