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中和青蛙對話的是誰?

2025-04-20 18:15:43 字數 3625 閱讀 9232

1樓:娛樂小百科

《井底之蛙》中和青蛙對話的是海鱉。

原文對話節選:

青蛙唾沫星兒四濺,越說越得意:「瞧,這一坑水,這一口井,都屬我乙個人所有,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樣的樂趣可以算到頂了吧。海鱉兄,你不想進去觀光觀光嗎。」

海鱉感到盛情難卻,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還沒能全部伸進去,右腿的就被井欄卡住了。海鱉只能退了回來,青蛙搖擺頭。

海鱉說:「大海水天茫茫,無邊無際。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遼闊,用萬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

傳說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國君的時候,十年九澇,海水沒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湯統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見減少。」

海是這樣大,以至時間的長短、旱澇的變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發生明顯的變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這一眼枯井、一坑淺水來,哪個天地更開闊,哪個樂趣更大呢。」

故事寓意:

井底之蛙》用青蛙和海鱉的對話作為寓言的,快樂、自大、驕傲滿足的青蛙在體會了東海之大和聽了鰲的一番話後,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

該成語原意指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譁神握,用來比喻見識瞎鎮狹窄的人。該成語告訴人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管什麼時候都要清楚自己的位置,否則很容易因為自大而給自己帶來麻煩。還告誡人們要時刻保持進亂慶取之心,切莫因為貪圖一時的安逸,放棄了上進之心。

2樓:影子分享休閒娛樂

《井底之蛙》中和青蛙對話的是:海鱉。

海鱉左腳還沒踏進井裡,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於是,它在井邊慢慢地徘徊了一陣就退回來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訴青蛙,說道:「千里的確很遠,可是它不能夠形容海的遼闊;千仞的確很高,可是它不能夠控明海的深度。

夏禹的時候,10年有9年水災,可是海水並不顯得增多;商湯時,8年有7年乾旱,可是海水也不顯得減少。永恆的大海啊,不隨時間的長短而改變,也不因為雨量的多少而漲落。這才是住在東海里最大快樂啊!

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

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於是埳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規規然自失也。

此文出自戰國中後期莊子《莊子》。

《井底之蛙》道理啟發渣輪: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短淺,思路狹窄的人。

東海之鱉比喻見多識廣,知識淵博的人。

1、我們要多學習,清唯多實踐,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樣目光短淺,沒什麼見識。

2、積極進取是我們的優良傳統,不要安於現狀,目光短淺,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3、井底之蛙是很可悲的,我們要引以為戒,開放眼光。

井底之蛙中青蛙對話的是誰

3樓:染雪瑤知識之窗

井底之蛙中青蛙對話的是鱉。

井底之蛙》用青蛙和鱉的對話作為寓言的,快樂、自大、驕傲滿足的青蛙在體會了東海之大和聽了鰲的一番話後,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寓言中用青蛙比喻現實生活中那些驕傲自大的人,只看到自己小小的優點便自以為是目中無人。

用擬人手法,賦予動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合情合理,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點,用來概括社會現象,真是兩相妙合,毫不牽強,充分發揮了動物寓言的特點。而構思尤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節卻大起大落,寫出從乙個極端到另乙個極端的轉化,並且符合寓言故事的幾個特點。

附文

住在淺井中的乙隻青蛙對來自東海的巨鱉誇耀說:我生活在這裡真快樂呀!高興時,就跳到井外面,攀援到欄干上,盡情地蹦跳玩耍。玩累了,就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的窟窿裡,舒舒服服地休息休息。

跳進水裡時,井水僅僅浸沒我的兩腋,輕輕地托住下巴;稀泥剛剛沒過雙腳,軟軟的很舒適。看看周圍的那些小蝦呀、螃蟹呀、蝌蚪呀,誰也沒有我快樂。而且我獨佔一井水,盡情地享受其中的樂趣,這樣的生活真是美極了。

巨鱉接受了井蛙的邀請,準備到井裡去看看,但它的左腳還沒有跨進去,右腿已被井的欄干絆住了,只好慢慢地退回去,站在井旁邊給青蛙講述海的奇觀:海有多大呢。即使用千里之遙的距離來形容也表達不了它的壯闊,用千丈之高的大山來比喻,也比不上它的深度。

夏禹的時候,十年有九年下大雨,大水氾濫成災,海面不見絲毫增高;商湯的時候,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縫,海岸也絲毫不見降低。不因時間的長短而改變,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減,生活在東海,那才真正是快樂呢!

井蛙聽了,吃驚得好半天也沒有說出話來。它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麼渺小。

井底之蛙中和青蛙對話的是什麼?

4樓:阿肆聊科技

如下:

井底的小青蛙對大青蛙說「天只有井口般大」。小青蛙自打從孃胎裡一出來就生活在井底,沒見過外面的世界,不知天多有一多大,山有一多高。這天,大青蛙問小青蛙天有多大,小青蛙對大青蛙說,天只有水井口般大。

大青蛙告訴小青蛙說,由於我們是井底之蛙,坐在井底看到的天只有水井口般大,其是天是很大很大的,大的無邊無際。

井底之蛙的道理:

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乙個角落當作整個世界,把自己知道的一點點知識看作人類文化的總和,那就會跟枯井裡的青蛙一樣,成為孤陋寡聞、夜郎自大和安於現狀的可惡角色。從這則寓言故事概括出來的成語「井底之蛙」,常常被用來諷刺那些見識短淺而又盲目自滿的人。

世界無限廣闊,知識永無窮盡。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乙個角落當作整個世界,那就會跟枯井裡的青蛙一樣,成為孤陋寡聞、夜郎自大和安於現狀的反面角色。

這則寓言故事概括出來的成語「井底之蛙」,常常被用來諷刺那些見識短淺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井底之蛙,如果青蛙跳出井後,它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5樓:傾月映顏

井底之蛙,如果青蛙跳出井後,它看到了,無邊無際的天空。

感受是:小鳥說得沒錯,天空真的是無邊無際的,不是隻有井口那麼大的!看來我是錯了。

青蛙跳到了田邊的小河裡,遇到了一條小魚兒,青蛙把它的遭遇告訴小魚兒,小魚兒親切地對它說:「青蛙,好樣的!你們已經不是井之蛙了,我們早就對你們另眼相看了,青蛙激動的說:

小魚兒,謝謝你!我們做朋友吧」小魚兒答應了,青蛙和小魚兒一起在水裡自由自在地游泳。

青蛙們在井外廣闊的天地天生活得更精彩,人們再不會說它們是井裡之蛙了。

6樓:網友

青蛙從井裡跳了出來,看到了藍藍的無邊無際的天空、一望無際的大海,感受到世界那麼大,原來井外的天地是那麼的廣闊,那麼的美,自己的見識太短淺了。

成語井底之蛙比喻見識短淺,卻又妄自尊大。

乙隻青蛙,住一口井裡。它高興時,在井裡跳來跳去,天熱了,在水中游上游下,覺得很快活:我是井裡的主人,多麼逍遙自在!

它正在自得其樂的時候,忽然聽見有人在叫它。它抬起頭向井口一看,只見乙隻大海龜的頭幾乎遮去了井口上的半丬天。只聽見大海龜問它:

青蛙老弟,你見過大海嗎?青蛙說:大海有我的井大嗎?

海龜老兄,歡迎你下井來作客。

大海龜被它說動了心,真想下井去看看。可是,它左腿還沒跨進井去,右腿的膝蓋已被井欄絆住了。於是,大海龜只好伏在井口上,告訴青蛙,海有多大、多深、多廣。

青蛙這才知道,井外還有這麼大的天地。它又驚奇又慚愧,感到自己的見識太渺小了。

井底之蛙的古文井底之蛙的古文

謂東海之鱉曰 吾樂與!出跳樑乎井榦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虷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 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 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

井底之蛙一詞是什麼意思井底之蛙代表什麼意思?有什麼意義?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出 處 莊子 秋水 井蛙不可語於海者 拘 侷限 於虛 所居住的地方 也。井底之蛙往上看的範圍有限。比喻目光短淺。井底之蛙 j ng d zh w 出自 莊子 秋水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是指井底的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比喻那些見識短淺...

井底之蛙的道理啟發

坐在井裡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也用來比喻和諷刺眼界狹窄或學識膚淺之人。只有不斷努力,開拓自己的視野,才能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井底之蛙的成語故事 有一隻青蛙,住在一口廢井裡,它只看得到井口上方小小的一塊天空,從來沒有見過外面是世界,但他卻覺得很驕傲。一天,一隻大海龜路過井邊。青蛙看到大海龜,便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