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耳日的知識有哪些?
1樓:教育評論員說
1、使用手機、***等個人聆聽裝置,要遵循「6-6原則」,即音量不超過最大輸出的60%,每次聽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世衛組織指出,目前全球約半數年輕人在使用手機等裝置聽**時,音量高於安全水平。
2、很多人喜歡採用棉籤掏耳,念旁但過於深入掏耳, 可能會傷及耳膜,有時還會併發感染,使聽力下降。正確的操作方式是,在外耳道輕輕轉動,並且不可頻繁掏耳,一週一次左右為最佳。
3、遠離噪音及持續高強音場所。比如演唱會現場、ktv娛樂場所、建築施工,因為較大的雜訊可引起雜訊性耳聾,而**聲會造成爆震性耳聾。
4、擤鼻涕時要掌握正確的擤鼻方法。應左右鼻腔乙個乙個地擤,切勿將左右鼻孔同時擤鼻,因為鼻腔後部與中耳腔有一管腔(咽鼓管)相通,擤鼻不當可將鼻腔分泌物驅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5、有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礙者,不宜乘飛機,否則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現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積液,甚至聽力下降。
6、按摩耳垂枝虧前後的翳風穴(耳垂與耳後高骨之間的凹陷處),和聽會穴(耳屏前下方,下頜關節突後緣之凹陷處),可以增加內耳的血液迴圈,有保護聽力的作用。每日早晚各按摩仔搭橡一次,每次5-10分鐘,長期堅持下去有明顯效果。除了以上注意事項外,突然出現聽力下降,一定要第一時間就醫診治。
以上內容參考 百科—全國愛耳日。
2樓:小煙說教育
年3月,在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社會福利組15名委員針對我國耳聾發病率高、數量多、危害大,並灶塵預防薄弱這一現實,提出了《關於建議確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第2330號提案。
年3月3日,是第十六個全國「愛耳日」,也是國際愛耳日。主題為 「安全用耳,保護聽力」。外出一定要給它們「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寬大的帽子、圍巾遮住耳朵。
耳朵是我們聆聽世界的視窗,平時您注意愛耳保護。
年,衛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老齡協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10部委局共同確定:每年的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ear care day)。
4、為貫徹預防為絕禪主的衛生工作方針,每年的「愛耳日」確定乙個主題,在全社會開展以預防耳聾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有關部門要組織各級領導、耳鼻喉科專家、醫務工作者、殘疾人工作者、志願工作者和殘疾人召開座談會,進行現場觀摩,走上街頭諮詢義診,開展聽力助殘活動。
5、預辯慶防孩子耳聾應從母孕時開始,孕婦應避免到過於雜亂的場所去,以免感染傳染病毒**冒、腮腺炎、腦炎等疾病,同時應儘量避免接觸x射線。
6、情緒過於激動、急躁、暴怒也是誘發突聾的重要因素,因為人的情緒發生劇烈波動時,體內的交感、副交感神經會失去正常功能或發生功能紊亂,從而導致內耳聽神經缺血缺氧而引發耳聾。
如廁衛生小知識,求關於廁所的小知識
求關於廁所的小知識 一 廁所臭味怎麼去除 可以用花露水去除,將花露水噴灑在廁所,然後關上廁所門,等幾個小時後,將廁所窗戶開啟通風即可。 可以在廁所角落放些清涼油,這種清涼油有助於去除廁所的臭味。 可以在廁所放些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廁所中的臭味。二 怎麼防凱絕止廁所漏水 不破壞原有防水層...
關於安全的知識,關於安全的小知識
一 不良的交通習慣 1.不走人行橫道,不靠路右邊走。2.不走人行橫道 天橋,隨意橫穿馬路。3.不注意道路和車輛訊號,不服從交通管理。4.在車行道 橋樑 隧道上追逐 玩耍 打鬧。5.穿越 攀登 跨越道路隔離欄。6.在鐵路道軌上行走,玩耍。7.橫穿鐵路和鑽火車。8.不聽從鐵道口管理和訊號管理。二 中學生...
關於愛的小故事,簡短的關於愛的小故事
1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的問 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 他們家竟然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上了!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