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和和德育結合,能夠採用什麼方式?

2025-04-24 21:31:42 字數 4109 閱讀 9303

1樓:冰比化冰河

引言: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結合時代的要求,不斷與時俱進,充滿新鮮活力。新時期的我們要充分認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產生的強大德育力量,利用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來弘揚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用優秀的文化來薰陶學生,感化學生,塑造學生,培養學生的行為美、德育美。

從目前的教育態勢來看,教師講課往往對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和考試來說過於困難,教育目標過於單一。特別是與道德規範密切相關的語文教學等文學、缺殲語文教學、政治教學等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創新,要有效地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和紅色古典教育。我們要改變教學方式,改變枯燥的知識點灌輸。

將傳統的教育模式與資訊化手段相結合,深刻挖掘文學教育的德育資源,使學生不再枯燥被動地學習文學文化。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加強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載體和重要陣地。通過課後文化活動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更有利於學生培養情感,淨化心靈,淨化純潔思想,對青少年道德素質的形成和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們可以利用中談渣國傳統文化節日、重大節日、重要事件、人物進行主題班會教育活動或郊遊活動,瞭解傳統節日的由來和文化遺產。

今天,**網路的發展已經不容忽視。利用好網路平臺,一定會加強傳統文化傳播,促進德育發展。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園數字圖書館。

例如,通過編碼,可以登入閱讀介面,選擇閱讀種類。也可以利用大學開放平臺、微信平臺、類qq群等傳播優秀的文化成果伏侍衝,或者推送優秀的文化文學作品。

2樓:小美美學姐

可以採用創新的方式,利用網路平臺就可以多去宣傳一下,或者可以在學校當中營造乙個道德桐物友教育的氛圍局槐,就可以螞圓結合起來。

3樓:巨蟹阿斯頓

舉辦文學作品賞析活動,歷史知識競賽,繪畫比賽,歷史文化演講比賽,讓學生們踴躍參加,察宴乎採用這種方祥鍵式就能將傳敗悉統文化和德育結合。

4樓:番茄味雞腿堡

可以開展相應舉稿的課程,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進行正坦孝結合了,可以利信培用一些遊戲進行結合,可以組織一些表演節目進行結合,或者開展座談會。

5樓:王志剛剛剛

可以採用德育推廣的方式來進行文化的推廣和宣傳,這種方式能夠很好的讓文化進行貫通和融會。

傳統德育過程模式的代表人物

6樓:楊老師秒懂課堂

傳統道德教育過程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康德從德育過程的內涵來看,構成德育過程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標、遲衝內容、方法、環境以及德育過程調控等。

其中,教育者是德育過程的組織者,在德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學校教師與學校的團隊組織、學生會、社會文化團體和家庭,都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則包括個體教育物件和各種正州昌式的與非正式的團體教育物件。

社會實踐活動。

學生的品德是在各種實踐活動和交往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的,因此,社會實踐活動同樣是學校德育的重要途徑。這種途徑包括生產勞動、勤工儉學活動、社會政治活動等。

校會、班會。

週會、晨會、時事政策學習 校會、班會、週會、晨會是學習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經常冊旦扒性活動。校會是對學生集體進行教育的一種途徑。週會主要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時事政策教育。

晨會一般每天早晨進行,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解決,是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

德育原則,德育途徑,德育方法和德育模式的區別

7樓:匿名使用者

德育的過程就是按照社會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自身的身心發展水平有計劃,有目的的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發生變化的過程,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為發生變化的過程。

德育和品德:品德是人的發展過程。德育是對於人的發展過程中的調節和指導,教育者只有按照受教育者自身的品德發展規律。德育是調節的過程。

德育的構成要素:教育者(組織者發行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方法。

德育的矛盾;教育者和受教育現有的教育水平之間的矛盾,總起來說是一種社會矛盾。

德育的基本規律:情感,知,意志,行為(衡量德育水平高低的最高標準)以知為起點,行為終點,但是也可以情感教育為起點。引起受教育者內部的思想變化,是乙個長期的反覆的發展過程,是交往活動和統一多方面因素的。

德育原則是指導德育活動的綱領,對於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德育組織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德育原則:導向原則,疏導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知行統一原則,集體和個人原則,尊敬信任和嚴格要求原則,正面疏導和紀律要求原則,積極引導和克服消極原則,一致性和長期性原則。

德育模式:認知模式,體諒模式,社會模仿模式,價值澄清模式。

德育的途徑和方法:為達到德育的目標的渠道。德育的途徑主要有兩種:思想道德課和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活動,課外校外活動,班主任課,共青團,班會等。

德育方法:為完成德育目標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相互作用的方法。

德育的方法:說服法,榜樣法,陶冶薰陶法,實踐法,品德評價法,品的指導法。

影響德育方法依據: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學生身心發展發的規律和個性。

我國德育的途徑:社群,心理健康輔導,基地,革命教育滴。

我國德育的問題:重智力教育,輕德育,忽視德育的首要地位。

德育目標不切實際。

德育內容脫離生活。

知行不統一。

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形式主義和誇張主義盛行。

改革趨勢:重視德育的首要地位。

德育目標要切合實際。

德育內容應該從學生的實際生活行為習慣,個性和品質發展水平相適應。

知行統一:社會實踐工作。

德育方法應該多種多樣。

應該因地制宜。

8樓:漫步白雲端

【德育原則】:

1、導向性原則:德育教育有方向;

2、疏導性原則:因勢利導,講明道理,循循善誘,以理服人;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尊重信任,嚴格要求;

4、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相結合原則;

5、因材施教原則:注重個別差異,採取不同措施;

6、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原則;

7、長善救失原則: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8、知行統一原則:理論聯絡實際;

9、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家校聯合。

德育方法】1、說服教育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2、榜樣示範法(榜樣人物的優秀品德);

3、實踐鍛鍊法(有目的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

4、情境陶冶法(環境、藝術、人格陶冶);

5、品德評價法;

6、自我教育法。

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徑有什麼區別,要書面解釋

9樓:網友

德育方法,是為進行德育思想品德教育而採取的各種方式的總和。在現代德育工作中應著重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1、榜樣示範法。

一般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有以下幾種:

1)革命領袖和英雄模範人物,是學生最敬仰、熱愛的榜樣,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影響作用。

2)家長和教師,是學生最直接的榜樣,對學生處處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同學中的好人好事,優秀典型,是教育學生最有感召力、說服力的榜樣。

4)偉大的歷史人物和文藝典型形象。

2、品德評價法。

這是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給予的激勵或抑制,從而控制其品德發展的方向,提高道德的形成、發展的方法。品德評價法有四種主要方式:(1)表揚與獎勵(2)批評與懲罰(3)評比(4)操作評定。

運用品德評價法的要求:(1)要使學生不僅成為評價的物件而且成為評價的主體。(2)品德評價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3)要貫徹獎勵為主,批評懲罰為輔的正面教育方法。

3.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藝術薰陶三種方式。

4.實踐鍛鍊法。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的思想感情發生深刻的變化;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社會適應能力,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更具主動性。

學校德育的途徑有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與實踐、其它學科課堂教學中的德育薰陶、愛國主義等德育專題教育、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等。

10樓:漫步白雲端

德育方法:

1、說服教育法,2、榜樣示範法,3、實踐鍛鍊法,4、情境陶冶法,5、品德評價法,6、自我教育法,德育途徑:

1、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2、課外活動與校外活動;

3、勞動;4、學校共青團、少先隊活動;

5、班主任工作。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怎麼完美結合

這個問題比較寬泛,最好細化以下來說。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西醫是現代文化,中西醫結合治病療效好,這種結合就是一種完美結合。還有繪畫 服飾或者其他藝術活動,都有傳承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元素,結合現在新式材料和先進工藝,創造出了精美的藝術,這就是一種完美的結合。樓上的這位回答的很好,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

有關傳統文化的好詞佳句,傳統文化好詞好句

傳統文化好詞好句 關於傳統蔽滑文化的好詞好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乾 象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第三十三章。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憲問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肆者,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 告子下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 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

關於傳統文化的,關於傳統文化的資料

1 詩詞庫 按朝代劃分為 先秦 漢 魏晉 南北朝 隋 唐 北宋 南宋 遼金 元 明 清 現當代 2 詩集庫 李白詩全集 共25卷 王維詩全集 共10卷 杜甫詩全集 共13卷 唐宋名家詞選 共25卷 唐詩三百首 共8卷 唐五代詩選 共2卷 南北朝詩選 共6卷 宋詩一百首 共3卷 先秦歌謠選 共3卷 先...